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MLT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MLT
圖片來自天眼查网图片

MLT是Multi-link Trunking(多链路聚合)的英文缩写,多链路聚合可以有效地避免单点故障引发网络中断情况的发生。

基本信息

MLT允许在两台交换设备之间建立两条或更多的物理链路,它可以将两台交换设备之间所有的物理连接绑定为一条虚拟的传输链路,交换机之间的数据交换由这条虚拟的传输链路完成。构成虚拟传输链路的所有物理链路互为冗余备份。当构成虚拟传输链路的物理链路中有一条或多条由于端口或传输介质发生故障时,数据的传输由剩余的有效物理链路完成。

由于构成虚拟传输链路的所有物理链路共同参与数据的传输,虚拟传输链路的带宽会成倍增加,从而带来网络传输性能的提升。

MLT主要应用于网络主干交换机之间,以及网络汇聚层交换机接入到网络主干交换机(核心交换机)的连接。

变压器参数

匝的平均长度(mean length of turn)

简介

在很多方法都在检测上做文章的时候,能看到MLT这样一篇在Public赛道做研究并取得相当好的效果的文章是很难得的,就像论文的标题一样,它直面了MOT目前针对二维图像的一个痛点,那就是遮挡问题尤其是密集人群场景下的遮挡问题。论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图的near-online跟踪方法,该方法设计了一种检测multiplexing(多路复用)技术并设计了一种多标签图(multiplex labeling graph,MLG)模型,这种一个检测框可以拥有多个ID的复用思路是本文最大的创新点之一。此外,这篇文章还引入LSTM来对构建的MLG进行优化,实验证明其在多个数据集上达到了SOTA表现,在MOT Challenge公榜(public赛道,不使用私有检测,将研究重点放在跟踪问题上)成为了新的SOTA,最新的MOT17的全榜结果如下图,其实可以看到,在整个榜单上,它MOTA距离第一不算太多,IDF1和Frag这些比较依赖跟踪性能而不是检测性能的指标上相对于其他方法都是当之无愧的SOTA。[1]

参考来源

  1. MLT解读,知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