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T-14阿玛塔主力战车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T-14阿玛塔主力战车
图片来自ettoday

T-14型主战坦克(或称T-14主力战车)是俄罗斯基于新型履带通用平台“阿玛塔重型履带通用平台”为基础研发的一款坦克。为俄罗斯总统普京2011年宣布的10年20兆卢布武器更新计划要角,每辆造价估计达380万美元,预计2020年服役。

在2018年7月30日,俄罗斯副总理告诉俄罗斯媒体,因为经济上的考量,俄罗斯将不会大量生产T-14,而是升级现有的主力战车。

历史

2009年,俄罗斯乌拉尔机车车辆厂开始了阿玛塔重型履带通用平台[1] 的研发工作。阿玛塔重型履带通用平台包括了T-14主战坦克、T-15步兵战车BM-2火箭炮2S35自行火炮T-16装甲维修车

T-14阿玛塔主战坦克抛弃了沿用了半个世纪的125毫米2A46系列滑膛炮,改为搭载一门全新设计的125毫米2A82型滑膛炮,在研制过程中,设计人员和生产人员尽可能地采用了最新技术。该炮采用自紧和部分镀铬炮管的火炮系统,既可以发射类似的现有炮弹,还有未来研发中的新型弹种。2006年秋天,俄罗斯军方在火炮研制单位让3门样炮分别发射了787、613和554发炮弹。测试表明:该炮的炮口能量相对西方90年代初期研发搭载于“豹”2A6坦克等坦克的Rh120-L55相比高17%,炮管长度比后者短60厘米。

车体构造

一反早前曝光的想像图或CG模拟动画,正式亮相的T-14炮塔形状超乎各方想像,T-14显然非常重视环境探知与生存能力,目前可以从炮塔上识别出朝向四面的毫米(亦称釐米)波雷达,用来探测迫近的反战车武器。另外也能见到全向的光学监视器,可建立360度全方位的环境视觉。 配备于炮塔环基部的大型掷弹筒是已经研究多年的主动掷弹防御系统,搭配雷达可以做到全自动发射弹药摧毁敌方的反战车武器,尤其著重对抗近年流行的反战车飞弹威胁。 炮塔上方两侧并装有最新型的小型可旋转式掷弹发射器,可判断是用来发射干扰弹,特别的是,炮塔左后侧装有垂直朝上为数颇多的干扰弹发射器,干扰弹装配数量胜于以往所有战车。

炮塔外型采用减少雷达反射截面积的多面体设计,从实拍照片得以窥见炮塔缝隙的边缘似乎相当薄,以上主要的探测装置都建立在一个只能抵挡轻兵器射击的“外壳”上,真正的炮塔核心宽度只有从左侧大气感测器到右侧通讯天线的长条形范围内,这部分才拥有厚实的装甲。后续量产型号或有可能改变外观。 另外,另一特征是炮管位在炮盾相对低的位置,似乎违反无人炮塔可以设计的更为低矮的概念,合理判断是为了获得突破以往的俯仰角而设计,借由扩张炮膛抬高的空间,使炮管能尽量压低,因此呈现炮塔高度较高的外观。俄系战车向来以俯仰角小于西方同级战车,不友善闻名。小俯仰角很大程度限制了野战条件的战术运用,而西方多款战车设计都拥有过人的俯仰角设计,例如日本74式战车搭配液压系统升降,可获得负12度射角。主炮拥有更大的俯仰角,则可更有效的从反斜面或隐蔽物后方射击,扩大了战术运用的弹性。

战车底盘则为新型的7对乘载轮构型,有别于从T-64以来各型主力战车的6对乘载轮设计,新的底盘更大,乘载力更高,后续改装的潜力也更好。

攻击火力

主炮是新式的2A82型125毫米滑膛炮,可以使用各种俄国制式125毫米炮弹。与以往最大的不同在于,新型炮管没有装置排烟筒,因为是无人炮塔设计,因此不需要排烟,使得炮管结构可以造的更强,承受更大的膛压,在不增加口径的情况下获得更高的威力。也因口径不变而能使用旧型弹药,简化后勤与采购,射速每分钟10-12发,最大有效穿甲距离8km,光学瞄准器对坦克大小目标日间有效距离5km,夜间3.5km,雷射测距器理论可达7.5km,另有性能较差的后备瞄准器。 Vacuum-1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弹头长900mm,是专为2A82型主炮而设计的,能击穿2km外的1000mm等效均质装甲。另一为2A82型主炮设计的是新型的Telnik 高爆弹头。与俄系坦克相同,2A82能发射导弹,编号3UBK21导弹特别为此而研发,除反坦克功能外,同时能作防空用。

副武器包括有12.7mm 的Kord重机枪(GRAU编号6P49),及7.62mm PK通用机枪(6P7K), 12.7mm 机枪备弹量300发,置于炮塔顶、车长观测器之上。而7.62机枪备弹量1000发,另有1000发分开存放,与主炮同轴。所有机枪都是可摇距操控 ,显然汲取近年城市战教训,具有扫荡步兵或游击队,兼具一定防空能力的设计。

动力系统

T-14动力系统源自T-95,使用ChTZ的 12Н360 (A-85-3A)柴油引擎,4行程X型12汽缸设计,正常输出1,500hp马力,需要时可达至2,000hp,但会大幅缩短寿命。输出1,500hp时寿命为2000小时,降低输出至1,200hp时,寿命可长达10,000小时,以控制电子化。

使用12段自动变速器,最高速度80-90km/h(50-56mph),最大行程500km。路轮设计基于T-80,有7对700mm路轮 ,配以主动悬挂

防护力

T-14使的装甲除了Malachit反应装甲,同时也有Afghanit主动防御系统,此系统包含有毫米波雷达,使T-14能探测、追踪及栏截从任何方位来袭反坦克攻击,动能穿甲弹纵列弹头均可应付。目前,该系统可以拦截最高速度目标为1700m/s,预计将可改进能对付3000m/s的目标。

网上防卫杂志Defense Update分析结果是Afghanit的主要探测器是四块装在炮塔则疑似主动阵列雷达作360度探测,也有可能有第五面置于炮塔顶部。系统拥有硬杀及软杀手段,系统会主动地击毁来犯物体(如火箭或弹头),同时对敌方制导系统进行干扰。该杂志认为这个系统能有效地应付现代反战车导弹(例如地狱火拖式标枪式长钉式导弹、Brimstone)的攻击。

Afghanit硬杀发射器是长管状,每五个为一组置于炮塔前方及车身,以电子讯号触发发射爆炸成形弹头全方位对付目标。T-14另有NII Stali的上半球保护装置,拥有两个可操控弹仓,每个含12发弹药。炮塔顶部的垂直发射装置也有两个同类弹仓。另外防空机枪配合主动阵列雷达的话有可能足以击毁来犯导弹或低速飞行弹头。

目前已经确定T-14阿玛塔战车配备全自动装填的无人炮塔,车辆的三名组员(车长、驾驶、炮手)均坐在炮塔前方一个等效900mm均质装甲的装甲防护舱以增加被致命性击中时成员的存活率。原本猜测三人是并坐,但从2015年卫国战争70周年阅兵典礼曝光的照片来看,暂时无法判断第三人(炮手)坐在什么位置,目前猜测驾驶后方的舱盖为炮手位置。车身及炮塔的前、顶及则均装有反应装甲,炮塔的外形有降低电波及讯号。所有的系统的功能状态全由电脑化的综合控制系统监控,作战时,软件能分析威胁,并作出应对的建议,甚至自动作出处理行动。一般运作时,系统能查测及修正乘员不慎的操作错误。2015年中,T-14所用的陶瓷装甲开始批量生产。

北京卫视的专题报导中分析T-14下了极大功夫在解决以往俄制坦克的一大通病:就是弹药诱爆导致的炮塔被炸飞,除了人员伤亡大以外炮塔分离的画面在媒体四处传播对于士气和装甲兵战斗积极性有较大影响,也给全世界一种俄制坦克中看不中用、只能靠便宜的数量优势当炮灰打消耗战印象。T-14由于人员已经借由装甲与炮塔篮分开配置,即使弹药受攻击发生诱爆,也能较以往战车有更好的人员幸存率;装弹机的弹药仓较以往俄系战车更下沉,位于装甲更多的车体所以更难被击中,由于无人在炮塔中所以灭火剂装置更加强力。其众多的光电干扰和十门主动硬杀伤拦截弹,本身也让坦克更难被击中。

感测器及通讯系统

T-14备有工作在26.5-40GHz (100km)频段的主动阵列雷达,主要用作构成主动防御系统,能同时追踪40个空中或25个地上小至0.3m的目标。追踪系统能把目标位置传送给主动防御系统或主炮控制电脑,建构成全自动攻击功能。目标资料也能传送至炮兵部队,使T-14能协助防空及侦测。

车长与炮手使用相同的大型多频段影象观测器,覆盖可见光热成像,并备有激光测距仪。车长的观测器位于炮塔顶,覆盖360°视野,炮手的则位于主炮左旁,用作操作主炮及反坦克导弹。所提供的影象能在日间分辨出7500m外的坦克大小目标,而夜间用的热成象仪则是3500m远。另有一后备观测仪,作用距离2000m(日间)/1000m(夜间)。而驾驶员除潜望镜也附设了前视红外线及围绕车身的多个闭路电视。由于乘员都座于车前,失去了在全车最高点360°的观测点—炮塔顶,为弥补失去的状况警觉,车身各处安装了多个视像镜头,为乘员提供360°的视野。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