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楊秀清之死的警示(侯文君)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楊秀清之死的警示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楊秀清之死的警示》中國當代作家侯文君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楊秀清之死的警示

三綱五常的君為臣綱即使現在也有其重要的現實意義,否則何談統一籌劃指揮若定?楊秀清對太平天國的建立的確功莫大焉,但他大權在握之後,沒有擺正自己的位置,君臣秩序顛倒,竟然假借天父下凡,杖責天王,逼封萬歲。以此天平天國變得君不是君,臣不像臣,淆亂了朝綱,悖逆了秩序,錯紊了人心,導致了君將不君,臣將不臣,國將不國的不倫不類現象出現,此政治權力結畸形構的惡變必然如同癌症腫瘤的後期擴散,那是有代價的義無反顧。如此說來,楊秀清確實有着禍亂國家的彌天大罪,雖然本質不壞。

這種情景的出現實則有其發端、發展、高潮和結局的漸進過程,請看其推進發展經歷。

發軔的楊秀清假扮天父,穩定人心。識字不多的他卻深諳世故、擅長交際,在紫荊山區人緣頗廣。拜上帝會的馮雲山以私塾是身份融入紫荊山,不久,楊秀清隨即加入,是該會的早期普通會員。轉折是在1847年2月底,恰值洪秀全營救搗毀廟宇入獄的馮雲山,拜上帝會突遭地主勢力迫害,會眾又群龍無首,陷於癱瘓,心旌動搖。楊秀清的靚麗登場就在此時,他忽然神靈附體,假代天父傳旨,穩定了人心。洪馮二人返歸廣西後,知道楊之所為乃是巫術,但見其作用巨大,隨即認可其代天父傳旨的特殊地位,並一躍成為拜上帝會的核心領導。這也就為後來的洪楊之爭埋下了伏筆,因為洪秀全才是天兄的代言人。 發展的是楊秀清整飭軍隊,提高戰力。金田起義後,會眾多是烏合之眾的山民,紀渙律散,自私自利,誤打誤撞,楊秀清多次藉助天父下凡,傳達必勝信念,凝聚了民心,集結了意志,增強了力量。楊秀清突圍途中,成功伏擊了清軍提督向榮,攻克永安後,天王洪秀全分封諸王,並成功突出重圍。此時的楊秀清受封東王,已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掌管兵權的太平軍統帥,隨即假託天父下凡,鎖拿叛徒周錫能,鼓舞了士氣,堅定了信心。其後,楊秀清在大峒山谷地成功伏擊殲滅清軍四個總兵共二千餘人;但南王馮雲山卻在全州中炮犧牲,是為太平天國重大的損失,乃至決定最終的成敗,假如此公活着,也許會改天換地。但楊秀清毫不氣餒,轉而攻取道州、江華、永明等地,進入湖南

1852年6月,楊秀清與西王蕭朝貴發布三篇檄文:《奉天誅妖救世安民諭》、《奉天討胡檄布四方諭》和《救一切天生天養諭》,聲討清王朝引發了各地各族起義。其後,楊蕭圍攻長沙,但久攻不下,楊秀清轉而進軍江南,起義開始推向全國不久即攻破武漢,並抵達占領南京。

高潮的是楊秀清把持朝政,獨攬大權。進駐南京後,洪楊改南京為天京,並定都於此,正式建立對峙清朝的太平天國政權。楊秀清此時已是大權在握,整頓營規,立法安民,分派兩路精兵猛將西征北伐,不久北伐失利,兵敗馮官屯,西征軍也疊遭重挫,但翼王的增援卻使太平軍取得湖口大捷,西征軍重新占領湖北江西大片土地,而此時清軍構建的江北江南大營不斷進攻天京。楊秀清令下秦日剛一鼓作氣摧毀了兩座大營,當時的秦日剛陳玉成李秀成卻都存有修整再戰的申述,楊秀清聲望一時無兩,集教權、政權和軍權於一身的他實質上已經是太平天國的最高統治者。

結局是楊秀清逼封萬歲,株連部眾。為處理內部矛盾,排除異己,楊秀清頻繁假借天父傳旨,甚至幾欲杖責天王,還要逼迫天王加封自己為萬歲。天王發出密詔,詔令北王翼王回京勤王,誅殺東王,雖事實不詳,但此事定然存在,否則北王也不敢如此膽大妄為。北王早已狼子野心昭彰,竟率三千精兵突襲東王府第,東王與家屬及其部眾兩萬多久經沙場的精銳部隊盡皆遭受屠戮,可惜了,那是抵過十萬甚至百萬雄兵的鐵血戰士。甚至北王意欲兵指翼王,翼王雖墜城逃生,但親屬部眾盡遭殺戮。隨着北王的被誅和翼王的出走,太平天國從此滑入下坡,朝中再無精明大臣主持朝政,楊秀清的輝煌往昔難以再見天日。

那麼曾經的權臣東王楊秀清為何卻在北王面前不堪一擊呢?主要是他疏於大意,根本沒把北王看在眼裡,就是過於狂妄自大,飛揚跋扈。頻繁地假借天父傳旨,無疑架空了天兄的天王,此舉已經嚴重威脅到天王的皇權尊嚴,哪個君王會聽之任之?而東王又不知自保,掉以輕心,竟然被殺王府,也夠可悲可嘆!但天王對東王北王還是區別對待,甚至多年後還將其四子過嗣東王,是為幼東王,說明東王所作所為都是光明磊落,而貶稱北王為北孽,這也說明天王還是同情東王,而怨恨北王的存在事實。其後,儘管因素諸多,天國國祚又延續了8年,但其與清廷的生死存亡之爭,自此天平已然偏向後者,且再也沒有矯正的可能機會。

而多人對東王的評價相對客觀:忠王《李秀成自述》中對楊秀清評價說「東王佐政事,事事嚴整,立法安民,民心佩服。」湘軍采編所主持張德堅《賊情集要》中評論楊秀清:「於行陣機宜,山川形勢,頗能諳習。雖不讀書,罔知兵法,然皆譎詐機警,逞其毒焰,竟能成燎原之勢。」 太平天國軍師洪仁玕評論說:「過去東王在世時,拓土開疆,猶有日辟百里之勢,而今進寸退尺,戰勝攻取,大遜於曩時!」歷史學家羅爾綱評價說:「楊秀清妄逞個人威風,要奪取皇帝寶座,乃天京事變的禍首。」這就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自己想吧![1]

作者簡介

侯文君,山東沂源人,中學退休語文教師。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