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基礎紮實又勤勞步步登高步步高(劉軍)

基礎紮實又勤勞步步登高步步高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基礎紮實又勤勞步步登高步步高》中國當代作家劉軍寫的散文。

目錄

作品欣賞

基礎紮實又勤勞步步登高步步高

2

有人仰望參天大樹後道:「大樹,您為什麼能長這麼高?」大樹回答:「因為我把牢靠的根深深地扎在泥土中,從而實現壯志凌雲的夢想。」劉剛的學習基礎相當紮實,他通過3年的學習,以優異的成績出色地完成了在通安城糖坊私塾的各項學習任務。

翌年的秋天,在一個天高雲淡的早晨,10歲的劉剛挎着書包,跟着父親,滿懷信心地西行越過通安河,攀上鏵尖壩,轉過咀頭灣,經過南張里,登上麻家峴,過了中腰河,翻過三家溝,來到袁咀小學。經入學考試,以第一名的成績編入三年級(1)班就讀。由於他學習基礎雄厚,學習習慣好,再加上聰明善思,在張東明(數學)、孟姜會(語文)和郭永濟(校長兼任歷史課)等老師的培養下,故在各門功課的考試中成績遙遙領先,袁咀小學畢業後,於1956年6月考入會寧縣初級中學。

入學的第一天,他感受到了這所學校的新鮮:寬敞明亮的教室,用松木做的書桌和木凳,學生坐在凳子上讀書寫字正好合適,教師個個知識淵博,講起課來引經據典滔滔不絕。劉剛聽得入了迷,教師對課文內容描述,使他身臨其境,如醉如痴,欣賞着作者筆下的山山水水,風土人情,個個人物形象生動,活靈活現地在他腦海里不斷浮現……臨下課時,語文老師楊瑾珍布置了當天的作業,讓同學們各寫一篇讀後感,放學之前放到講桌左角處。

第二天早上第一節課是語文課,楊老師來到教室,與學生行禮還禮畢,激情澎湃地講道:「同學們,我們會寧,隸屬於甘肅定西(當時,會寧歸定西地區管轄),位於甘肅中部;地勢由東南向西北傾斜,梁峁起伏、溝壑縱橫;屬中溫帶半乾旱氣候;總面積6439平方千米。

我們會寧素有「秦隴鎖鑰」之稱,早在5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時代,境內就有人類生息繁衍;公元前114年設置祖厲縣,已有2100多年的建縣歷史。民國25年(1936年)10月,中國工農紅軍三大主力在會寧勝利會師,是中國革命走向勝利的轉折點。

我們會寧人傑地靈。會師聖地,詩與遠方的心靈交融;我們會寧,是隴中腹地一顆璀璨的星;我們會寧,是黃土高原一本厚重的書。這裡從遠古走來,是詩與遠方的追夢之地。我們會寧是享譽隴原的歷史文化名城……

秦皇、漢武曾到此西巡,歷史的風雲在這裡掠過,華夏文明在這裡紮根。我們會寧,是古絲綢之路的戰略要道。

我們會寧,浸透着革命情結的紅色聖地,在中國波瀾壯闊的革命史上,寫下了光輝的一頁,築起了長征史上的巍巍豐碑。我們會寧人民勤勞勇敢,會寧大地人才輩出,明清時期,就有曹銘、張勳、栗在庭、李玩蓮、柳邁祖、吳思權、康節、柳淵、劉灝、吳耀曾、張汝洽、劉慶篤、楊思、蘇源泉、秦望瀾、萬寶成等進士。

同學們,新中國的建設渴求有文化的勞動者,我從本屆新生的作業中看到了希望,同學們的第一次作業做得挺好,思維活躍,想象豐富,思想健康,從現實出發,寫出了自己對美好生活的憧憬。從思想內容和藝術形式等方面兼顧考查,作業最優秀的有15名,前3名的作業我們共同來賞析,第3名是劉剛同學。我這裡把劉剛同學的讀後感作為範文,展示給大家。於是掌聲一片,楊老師讓同學們安靜,接着展開劉剛的作業本,從講台上走下來,從第一排首行開展,楊老師徐徐移動腳步走到教室後排,再從第二行後排開始,這樣兩個來回。「w」式的展示,在學生的心靈深處刻下了深深的烙印。接着楊老師讀了劉剛的文章,大家聽後,倍受感觸,深受鼓舞,讚不絕口,又響起了雷鳴般的掌聲![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