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朱健康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朱健康

來自 生物探索 的圖片

中 文 名: 朱健康

出 生 地: 安徽省阜南縣

出生日期: 1967年

畢業院校: 普渡大學

職 業: 教學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 2010年當選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

朱健康(1967年-)出生於中國安徽省阜南縣,植物生物學家,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美國普渡大學教授[1],曾任中國科學院上海植物逆境生物學研究中心主任,現任南方科技大學前沿生物技術研究院院長[2]、中國農業科學院基因編輯創新利用實驗室主任。

人物簡介

朱健康,國際著名分子遺傳學家和植物生物學家。

1987年畢業於北京農業大學土化系,1993年獲得美國普渡大學植物生理學博士學位。2000年受聘美國亞利桑那大學植物科學系教授。

曾任加州大學河邊分校整合基因組學研究所所長,沙特KAUST大學植物逆境基因組中心主任,美國普渡大學生物化學系和園藝及園林系傑出教授,中國科學院上海植物逆境生物學研究中心主任。曾獲Charles Albert Shull獎和Herbert Newby McCoy獎。

2010年當選為美國科學院院士。2022年起全職加入南方科技大學,任前沿生物技術研究院院長,中國農業科學院生物產業前沿技術創新中心主任,農業農村部基因編輯創新利用重點實驗室(海南)實驗室主任,深圳細胞與基因產業聯盟理事長。他是Stress Biology、 The Innovation Life主編,National Science Review、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編委會編委,Research、Molecular Plant、Plant Communication、The Innovation、Horticulture Research編委顧問組成員。

朱健康的主要研究內容為滲透脅迫的感應和信號傳導;低溫脅迫的感應和信號傳導;耐鹽和耐氧化的機制;RNA介導的DNA甲基化;DNA去甲基化及其調控。[3]

人物經歷

1967年,朱健康出生於安徽省阜南縣會龍鄉郜莊村後朱莊,小學和初中就讀於臨泉縣呂寨鎮的劉樓學校,高中時升入呂寨中學,後又轉入臨泉一中。

1983年,復讀一年後考取北京農業大學(現中國農業大學)土壤與化學系。

1987年,20歲的朱健康本科畢業後赴美留學,進入加州大學河濱分校主攻生物學專業。

1990年,獲得碩士學位後,進入普渡大學植物生理學攻讀博士學位;

1993年,獲得博士學位。

1994年6月,進入洛克菲勒大學分子生物學,從事博士後工作。

1995年,進入美國奧本大學植物與微生物學系任教,擔任助理教授。

1996年,進入亞利桑那大學植物科學系,先後擔任助理教授(1996-1998)、副教授(1999-2000)、教授(2000-2003)。

2004年,進入加州大學河濱分校植物學與植物科學系,先後擔任特聘教授、研究所所長(2004-2006)、Jane Johnson講座教授(2007-2010)。

2009年7月,擔任阿卜杜拉國王科技大學植物逆境基因組中心主任(2009.07-2011.06)。

2010年,擔任普渡大學生物化學與園藝及園林系傑出教授。[4]

2010年4月27日,朱健康當選為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5]

2011年7月,籌建中國科學院上海植物逆境生物學研究中心,並擔任中心主任、研究組長、博士生導師。

2012年,中科院上海植物逆境生物學研究中心成立,朱健康通過國家首批「千人計劃」被引進回國。[6]

2011年-2022年,擔任中國科學院上海植物逆境生物學研究中心主任。

2022年-至今,任中國農業科學院基因編輯創新利用實驗室主任 。

2022年,朱健康全職加入南方科技大學,任前沿生物技術研究院院長。[7]

研究方向

來自 安徽農業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的圖片

朱健康作學術報告

朱健康主要從事新型CRISPR-Cas基因編輯技術的開發和應用(生物育種、分子檢測和基因治療)、表觀遺傳學(DNA甲基化和去甲基化)、植物逆境生物學(植物對乾旱、高鹽、低溫等非生物脅迫的應答機理)和新型生物刺激劑開發等方面的研究。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理論貢獻綜述

朱健康主要從事植物逆境分子生物學研究。他在國際上率先開展植物抗鹽的分子機理研究,提出植物抗鹽的SOS途徑,為從分子水平揭示植物的耐鹽機理奠定了基礎。同時,在植物抗旱、抗寒分子機理研究中也卓有成效,在植物抗非生物逆境領域,也走在國際前列。

2002年,朱健康研究組通過遺傳學的方法第一個克隆了植物體內的去甲基化酶ROS1,並提出在植物中DNA去甲基化是通過ROS1家族介導的鹼基切除修復機制來實現的 。

2012年6月,朱健康課題組在《科學》雜誌發表的研究揭示了編碼一個組蛋白的乙酰化酶IDM1在植物去甲基化作用機制中的重要作用 。

2015年1月,朱健康課題組在學術期刊《PLOS Genetics》發表題為「An AP Endonuclease Functions in Active DNA Dimethylation and Gene Imprinting in Arabidopsis」的新研究成果,這項研究表明,APE1L蛋白和DNA磷酸酶ZDP是胚乳中FWA及MEA基因印跡所必需的,對於種子的發育非常重要。4月,朱健康課題組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發表研究論文,揭示復甦植物旋蒴苣苔的耐旱機理。

2017年12月,朱健康課題組在學術期刊《Trends in Plant Science》發表題為「UTR-Dependent Control of Gene Expression in Plants」的綜述性文章,系統的綜述了UTR在調控植物基因表達方面的作用。

截至2023年3月,在Cell、Nature、Science、Nature Biotechnology等主流學術期刊發表論文超過500篇,其中19篇論文總被引次數14萬餘次;連續多年入選全球「高被引科學家」名單,是世界自然科學領域發表文章引用率最高的科學家之一。

目前為止, 在Cell、Nature、Science、Nature Biotechnology 等主流學術期刊發表論文超過550篇,其中Cell、Nature、Science 論文18篇,總被引次數15萬餘次;連續多年入選全球「高被引科學家」名單,是世界自然科學領域發表文章引用率最高的科學家之一。2023年Elsevier發布的「全球頂尖科學家排名」中,世界全學科年度影響力排名第43,生物學領域排名第1[8]

社會任職

2015年5月31日,朱健康受聘為安徽省僑聯顧問 。

Stress Biology主編,Research、National ScienceReview、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編委會編委,Molecular Plant、PlantCommunication、The Innovation、Horticulture Research編委顧問組成員。

2024年11月,被聘為仲愷農業工程學院高質量發展戰略諮詢委員會第一屆委員。

人物言論

2020年12月29日,美國科學院院士朱健康表示,生物育種技術用好了,我國的種業就能夠趕超世界,就能夠解決農業面臨的瓶頸問題。他說:「生物育種包括基因編輯技術、轉基因技術、全基因組選擇技術,在我看來最關鍵的是基因編輯技術。」

人物評價

朱健康是新中國成立後第二位在中國內地接受大學教育的美國科學院院士,他是植物抗逆分子生物學領軍科學家,在植物抗旱、耐鹽與耐低溫方面做出了傑出成就,是世界植物科學領域發表論文引用率最高的科學家之一 。(《中國青年報》評)

視頻

朱健康院士為中國打Call:現在是海外人才要回來的時候了

朱健康:表觀遺傳時鐘能否控制人類衰老?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