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余喬梅鄉情散文漫評(韓樹俊)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余喬梅鄉情散文漫評
圖片來自創意悠悠花園

《——余喬梅鄉情散文漫評》中國當代作家韓樹俊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余喬梅鄉情散文漫評

讀雷州籍女作家余喬梅散文,總有一股暖暖的溫情在富有南國風情的雷歌旋律和鄉音中涌動。

鄉愁是文學作品永恆的題材。在雷州籍女作家筆下,雷歌、雷州話、雷州風情從不缺席,無論是雷歌的鄉土情味、雷州人的年俗年味,還是雷州人吃苦耐勞開拓創業的故事,無不在濕潤的海風中帶着濃濃的鄉情感動着每一位讀者。

擅於創作雷州歌,曾獲得「歌解元」、「歌秀才」獎的余喬梅,她將雷歌植入散文,歌與文相得益彰。她的敘事散文《雷歌中的鄉情》,正是以雷歌為線,鄉情為本的代表;同為敘事散文的《鄉音心中留》則以鄉音為線,鄉情為本,兩文異曲同工,是抒寫與讚美鄉情的代表作。

《雷歌中的鄉情》(刊《散文選刊·下半月》)雷歌開篇,串起濃濃鄉情。雷歌拉近了「我」與素不相識的物業管理老鄉的距離,雷歌引出了水工維修師傅熱心服務的故事。行文又巧妙地插入維修工哼唱的民歌,通篇又以自己作的雷歌《鄉愁》作結,「莫道他鄉多寂寞,雷歌伴隨日與夜」「難忘雷州歌文化,遊子鄉愁寄託者」。在當今很多人浮躁的生活狀態中,一些人活在憤懣、貪婪、妒忌、煩惱、怨恨、欲望、焦慮、紛亂之中,而《雷歌中的鄉情》所敘述的場景,表達和讚美的人際關係,情感世界,溫暖、平和、安詳。這是一種回歸初心的溫暖。

《鄉音心中留》(刊《奔流》)將母親教育孩子不忘雷州方言的故事娓娓道來,結合雷州地區歷代名人人文歷史的介紹,揭示了雷州深厚的文化底蘊。尤其結合當今改革開放時代大潮巧取題材,以新加坡機場「熱烈歡迎來自五湖四海的雷州鄉賢」大幅橫額寫出雷州商界人士心中的自豪。鄉音心中留,留在雷州籍孩子心中,留在遷移雷州的歷代官員心中,留在出洋留學的學子心中,留在海外經商的雷州籍企業家心中……留在心中的是鄉音,更是濃濃的鄉情。「牽個牛仔角欹欹,牽去田頭塍尾養,過路人問幾錢買,唱歌博來不討錢。」在新加坡聽已經八九十歲的第二代新加坡雷州人唱祖輩傳承下來的雷州童謠,聽他們講述他們祖輩、父輩在這塊陌生的土地上艱辛創業生存的故事,怎不令人感慨激動。《鄉音心中留》正是把故事的平台從自家的教子育兒,推向了立足海外代代相傳的雷歌鄉音,無論從時空的橫向還是歷史的縱向,都將作品推向一個新的高度。

母愛題材是女性作家的專利,更是她們駕輕就熟、精耕細作,成果豐厚的自留地。

余喬梅的《與愛同成長》(《中國作家在線》)以細膩深情的筆觸,抒寫了在孩子成長的各個階段從不缺失的母愛。

為了孩子,學會了自己當「醫生」,學會了自己為孩子裁剪衣服,學會了自己為孩子剪頭髮,學會了親自下廚用心地做家人喜愛吃的飯菜,甚至因為超人是孩子的偶像,母親學會了編超人故事來教育孩子……一個母親對孩子的愛,良苦用心,無微不至。憑着一顆純真的母愛之心「伴隨孩子一起成長是磨練、是煎熬、也是幸福」,作者說出了天下所有母親內心深處的話。

巴爾扎克說:「母愛是女人心中是簡單、自然、豐碩、永不衰竭的東西,就像是生命的一大要素。」

是的,也許母親親手為孩子裁剪一件衣服,理一次髮,烹煮一道美味佳肴,這是簡單的,自然的,然而,傾注了無私的母愛,傾注了刻骨銘心的情感,所有的一切過程,就會顯得豐碩而永不衰竭,它強大着作為母親的一種無私、專注、勇敢、一往無前,它成為母親一輩子記憶中的珍寶。也有鑑於此,作品才能把日常生活中的小事,當作珍珠,用愛之線串起,讓平凡的往事,閃爍着母愛的光輝。《中國作家在線》總編尚書在朋友圈裡分享了這篇作品,並熱氣點讚:「祝賀,你被我評為中國好母親!」

童心雀躍的生活場景記錄了不同年代的孩童生活,留下了時代的印記。

試看余喬梅散文作品以下兩個寫童年生活的片斷——

從小學三年級開始,我跟妹妹隔天就要去我爸的船廠撿木糠,大概隔一兩周,我們還要到海灘上的樹林裡耙樹葉。耙樹葉辛苦,每次去媽媽都給我們毎人三五分錢。家裡離海灘上的樹林大約四五里路程,早上太陽沒岀就出發,我挑着兩個大筐,妹妹扛着耙子,走一個多小時才到。一路上從來不捨得花錢買東西吃,到了就趕緊耙樹葉,一個人耙成小堆另一個跟着裝進筺里。樹葉掉多的時候就耙得快,要儘量趕中午前回來,海邊都是軟軟的沙灘地,到了中午太陽把沙子曬得很燙,我們沒有布鞋穿,拖鞋在沙路不能穿,光着腳就被燙得很痛。如果趕不上中午前回來,得等到下午太陽下山,沙子不燙才敢走。這樣,就得餓一天。口渴了,如果有漁船停在海邊就跑過去跟人家要水喝。當時還是個不到十歲的小姑娘,現在回想起來,總有點害怕與辛酸。

《躲在門後的新年》原載《參花》

「我想擁有一台自己的電腦,想編寫更多的漫畫作品保存在電腦里……wiwi(孫兒用「梅梅」這樣的愛稱稱呼姥姥)您可以送我嗎?」他有點不好意思地吐吐舌頭。

「用電腦學習當然可以送你啦」,我順便問了他一句,「你爸爸媽媽送你什麼禮物了?」「他們送三套XXX書。」我聽不懂英文,他把書搬過來讓我看。哇!三套書共十八本,每本書都那麼厚,你啥時候才能看得完呀?Ethyn說:「每本書都是360多頁沒有插圖,一多個月就可以看完了。」「啊!那麼快?你走馬觀花?」我半信半疑地逗他。「我每本書都不止看一遍,有時候一本書反覆看十幾遍。」他一本正經而且輕鬆淡定地看着我說。

前一則,20世紀六七十年代的姐妹倆的童年,雷州老家海灘、苦難、辛酸、節儉、耐勞。辛酸的幸福,貧乏的富有!

後一則,21世紀十年代孫輩的童年,美國內華達州,天真、好學、可愛、幸福。物質的富有、精神的充裕,自信、前衛,與時代同步的童年。

而這兩個不同時代、不同地域、不同情境的片段,卻有着它們內在的關聯,原來,前一則「船廠撿木糠」的「我」,正是若干年之後後一則中被外孫兒叫作「梅梅」的姥姥。烙上了時代印記的童年題材更有其深刻的內涵。

法國著名文學家巴爾扎克曾經說過:「童年原是一生最美妙的階段,那時的孩子是一朵花,也是一顆果子,是一片朦朦朧朧的聰明,一種永不停息的活動,一股強烈的欲望。」余喬梅的散文中有眾多書寫童年的作品,自己的,同伴的;兒輩的,孫輩的;上世紀的、當今的;故鄉的、海外的……不同地域、不同年代、不同情趣的童年題材,其價值,正在於記住初心的美好,留下時代的印記!

生命的感悟、魂靈的慰藉,這是喬梅的散文作品生命力的體現。誠如著名散文家王劍冰說:「散文的生命力在於它能讓讀者從中獲得生命的感悟、思想的啟迪、魂靈的慰藉、學養的滋潤和審美的愉悅」。

《靈魂深處的守望》(《西部散文選刊》)一文是余喬梅散文生命的感悟的代表作。

與大洋彼岸的女兒視頻,與在異地同樣掌管着一家公司的兒子電話談工作,「親人之間的牽掛與思念,就像這繚繞的祥雲一樣稍微撫平了一點點憂傷」。司空見慣的生活情景,注入了作者內心最深處的情感波瀾,有了「生命內里的粘附和吸引,就是靈魂深處的執着相守與深情對望」,作品便有了生命力。原來,作者是用自己一雙明澈的眼睛,在替代已故的丈夫在觀望兩個孩子,作者用自己特殊的方式在慰藉一個已逝的魂靈——

不由得抬起頭,看看星空的那片祥雲,它在湛藍湛藍的天空之間飄浮,潔白的顏色那樣純淨,柔美的情態,那樣婀娜多姿,剔透玲瓏的光澤像愛情的火焰那樣熱烈純真,在茫茫天空中,唯有它,輕輕柔柔地籠罩在我的頭頂,與我在這一刻無聲的對視,心有靈犀的默默相許,最深的歡喜,最長久的情意,就是生命內里的粘附和吸引,就是靈魂深處的執着相守與深情對望……

愛人已經離開我整整六個年頭了,可是愛,在我生命里永遠熊熊燃燒,在我靈魂深處還是那樣久久的映刻,相信愛從來都是執着相守與傾心相許,一直不曾離開過。這粘附在生命里的愛,一直陪伴着我度過一個個寂寞煎熬的長夜,我在心裡痛罵着他。這粘附在生命里的愛,也讓我積極向上地堅強生活着,並對未來充滿憧憬和希望。在愛人離開的第一個清明節,我給他在遙遠的天堂發短信說:親愛的,我們不必再感慨人生苦短,世事無常,我倆有過深厚的感情,也真正地愛過,生命里便不存在遺憾,因為我們曾經愛得那樣痴迷,愛得那樣瘋狂,愛得那樣天昏地暗,愛得這個世界好像只有我們倆。現在,我們兩個即使是陰陽兩隔,即使相隔着無法跨越的鴻溝,但只要心中有愛,還愛着對方,生活的明天將把陰霾吹去,你的愛永遠進扎在我的心中,在我的生活中也從未離去。我活着好像你也活着,我們的靈魂在一起相守,相互依附着奔走在人生的道路上,你可以用我的眼睛去看這個五彩繽紛的世界,看你的可愛的兒女,看你至親至愛的妻子,看你在這個世界上還愛你的所有人。

親愛的,我會堅強起來,好好地活下去,把你對父母未盡的孝心、對子女未付出的愛,未完成的心愿,我全部完成。我相信這也是你在天之靈最牽腸掛肚的事,我一定會滿足你的心愿,讓你看到愛的力量,讓你看到堅強與希望……

溫暖中有一點寒冷,甜美中有一點傷痛的文學,是作者自身生命的感悟,也是對於活着的以及以及逝去的每一個善良的魂靈的慰藉。

漫步在余喬梅鄉情、母愛、童年題材散文,如陣陣清風撲面而來,它撩動着你的思緒,催發着你的鄉愁,共鳴着你對母愛的感悟,慰藉着你的魂靈,鄉情、母愛、愛情、童年,這一切,正是初心的回歸,回歸到那份最真誠質樸的情感,從那份最真誠質樸的情感再出發,奔向詩與遠方。廣東省作家協會會員、雷州藉本土作家余喬梅用樸實而真切的文字,再現她心中的雷州半島,書寫她心中的雷州人、雷州事、雷州物、雷州情,詠唱她內心深處一曲深情的雷州歌。

余喬梅是一個好學的作家,今年4月有幸參加河南文學院作家研修班,聆聽閻連科、王劍冰、喬葉等多位名家談創作。閻連科說:「今天咖啡館文學非常盛行,並不是說在咖啡館寫作就叫咖啡館文學,而是這種文學的風格:溫暖中有一點寒冷,甜美中有一點傷痛的文學,這是我們今天的作家整體在追求的一個文學局限。」如何突破「咖啡館文學」,或者說是突破「前提是溫暖的,一定也有苦澀,它有寒冷但一定很人性的,人性又是非常溫暖的」(閻連科語)這種「苦咖啡文學」,是閻連科向廣大作家提出的一個時代的思考,一個作家的自覺擔當,這也正是作家余喬梅正在認真思考的一個問題。閻連科說:「一個偉大的作家,一部偉大的作品如果不給讀者和批評家展示他本民族人群最艱難的生存境遇和生存困境,這個作家的偉大是值得懷疑的。」我想,閻連科對於我們時代偉大作家的這番話,也正是對於我們這個時代每一位有擔當的作家自我反思的啟示。對於在文學創作上升期的余喬梅而言,我以為,在題材的拓展上,開闢在改革開放大潮中企業家的激流奮進、勇立潮頭的創作題材可以成為首選。余喬梅本身就是一位成功企業家,並就讀於清華大學MBA高級工商管理總裁班。我們期待着喬梅的作品,在繼續發掘雷州人文景觀、風土人情題材的同時,能涉足雷州企業家的創業故事,展示經濟大潮中這群弄潮兒最艱難的生存境遇和生存困境,以及最輝煌的創業業績和企業家精神。

相信余喬梅在今後的創作中,會有更多個性的體現,給人以更多生命的感悟與魂靈的慰藉,讓讀者通過其作品,感受到「你所處的時代,你遇到的最大困境是什麼,人的生存境遇是什麼」(閻連科語)。百尺竿頭,更上層樓,期待着喬梅更多雷州題材的作品問世,更好地謳歌生於斯養於斯的雷州大地![1]

作者簡介

韓樹俊,江蘇蘇州人。江蘇省蘇州實驗中學高級教師。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