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中和精神」對中國古詩的影響作用(邢孔史)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中和精神」對中國古詩的影響作用》中國當代作家邢孔史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中和精神」對中國古詩的影響作用

內容提要本文論述中國古詩強調性情和道德合一、詩品和人品合一的寫意手法,溫柔敦厚、含蓄蘊藉的藝術風格,直接來源於中國文化的「中和精神」,從根本上說是由於中國「天人合一」的文化觀念和審美標準所致。      

關鍵詞中國古詩;中和精神            

「中和精神」是中國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中和精神」是以中庸思想為基礎的。《中庸》說:「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是;和者天下之大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在中國古代文化中,和諧,指事物的多樣統一、平衡協調;中指適度,「不偏不倚,無過無不及」。中是根本,和中的重和去同的思想,是普遍原則,中和狀態是最理想的狀態。「中和精神」本是儒家思想,它首先指人心理上情與理的中和,但更多的是指人與人、人與社會的和諧。它也可以化為人與自然的和諧。道家的人與自然和諧一致的思想也可以說是「中和精神」。孔子繼承了史伯「和實生物,同則不繼」的重和去同的思想,提出「禮之用,和為貴」的主張,並說「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論語·而學》)重和去同的思想肯定事物是多樣性的統一,後來在中國古代文化中發揚光大為不同文化成分的互相補充相融、兼容並包,表現為「有容乃大」的氣魄。      

貴和諧、尚中道的「中和精神」在中華民族和中國文化的發展過程中起過十分重要的作用。「中和精神」作為東方文明的精髓,作為中國文化精神的一個構成部分,它對我們民族的影響是多方面的、深刻的。在中國古代詩史上,「中和精神」對古代詩歌的內容題材、藝術風格和審美標準產生巨大的影響。它首先表現為抒情詩中情和理、文和質的中和的美,主要體現在先秦和漢魏詩中,後來發展為人與社會尤其是與自然界的中和美,其典型就是唐詩宋詞的意境美,即意和象的中和美;此外,詩的虛實相生、剛柔相濟的藝術手法,實際上也是中和美的一種表現。      

中和精神」在審美上體現為中和美。中國古詩中情和理的中和美,講的是「詩言志」、「詩緣情」,要強調詩的培養道德、移風易俗的作用,強調詩的美刺教化功能;情感的瀉泄要有個度的限制,要適可而止,要「發於情,止於禮」;要求詩歌的內容符合儒家的倫理標準,密切為封建統治服務;語言要委宛含蓄,風格要溫柔敦厚。      

儒家主張中庸,中庸反映在文學藝術上就是溫柔敦厚,不偏激,不狂躁。季札評論詩和樂特別強調中和之美,他用「憂而不困」讚美《邶風》、《庸風》、《衛風》,用「思而不懼」讚美《王風》,用「樂而不淫」讚美《豳風》,用「直而不倨,曲而不屈」讚美《頌》。以後孔子也讚美「關睢樂而不淫,哀而不傷」。孔子論詩,說「詩可以怨」,但還是要有個限度,那就是「樂而不淫,哀而不傷」。孔子說:「《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說的是詩經表現的是無邪之思,是表達純潔、中正、符合禮儀的思想感情。」元人楊載《詩法家數》說:「五言古詩,或興起,或比起,或賦起。須要寓意深遠,託詞溫厚,反覆優遊,雍谷容不迫。或感古懷今,或懷人傷已,或瀟灑閒適。寫景要淡雅,推人之心至情,寫感慨之微意,悲歡含蓄而不傷,美刺婉曲而不露,要有《三百篇》之遣意方是。」中國古代影響最大的選本《詩經》、《古詩源》、《唐詩三百首》,以及元明清幾個朝代的《別裁集》,大多是依據這個標準編選的。一般說來,中國古代抒情詩中很少有劍拔弩張地表達狂怒和狂喜的作品。多數古代詩人都自覺或不自學地遵循着「詩教」的精神,以「怨而不怒」、「婉而多諷」的方式來批判現實。詩人在抒寫內心情感時總是委婉曲折,含蓄深沉的。中國古代詩歌中決不缺少深摯的感情,但從未達到西方詩歌那種「酒神」式的狂迷程度。情感渲泄的適度和表現方式的簡約使中國古代文學在總體上具有含蓄深沉、意味雋永的藝術特徵,這正是中華民族平和、寬容、偏重理性的文化性格特徵在古代文學中的積澱。      

性情與道德合一,文品與人格合一,這是中國文學的基本特徵之一。中國文學的表達往往是作家性情的表達。這種現象顯然是受了道德精神的影響。如前所述,詩既是言志,又要以「無邪」為準,所以要有偉大的文學,必須有崇高的道德和偉大的人格。而人格是由氣質和性情決定的。儒道兩家在「情」的問題上是相通的。儒家的「中和」和道家的萬物復情說相互補充,深刻影響了中國文學的創作與發展。中國文學之成家,不僅在其文學風格與技巧,而主要在於作家個人的生活陶冶和心情感應;不以表達純情的文學為上品,往往強調情理兼綜,文質並重。在這種思想指導下,中國文學更富有委宛、含蓄、典雅、肅穆,而缺乏直率、狂熱、奔放、瀟灑。      

虛實相生是中國美學思想的核心之一,也是中國古代文學藝術的一條重要的審美原則。中國畫重視留白,中國書法講究疏密布白,中國園林注重空間鋪排,中國詩歌則講究含蓄蘊藉,以實帶虛,以虛帶實;詩人的主觀情意與客觀生活物境兩相交融,情依附於景,景圍繞着情,展開詩歌的結構與形式,創造詩歌的意象與意境。宋人范仲庵在《對床夜雨》中說:「不以虛為虛,而以實為虛,化景物為情思」,此乃中國詩歌的藝術手法之一。以王維的《渭城曲》為例,前兩句「渭城朝雨浥清塵,客宿青青柳色新」純為寫景句,後兩句「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則為抒情,而這種惜別之情,又正是詩人化目前煙雨濛濛之景為悲涼淒切之性的結果。      

朱餘慶是唐代一位詩人,想做官,應考前,當他得知監考官是喜歡吟詩的張籍時,就寫了一首詩寄給他:            

洞房昨夜停紅燭,待曉堂前拜舅姑;妝罷低頭問夫婿,畫眉深淺入時無?            

這首《近試上張水部》從字面看,描寫的是新娘新郎閨房私語,但是言外之意則是含蓄地把自己比做新娘,把張籍比作新郎,把舅姑比作主考官,以畫眉深淺為媒介,借問張他所作之詩是否合乎時宜。      

意境是中國古代詩歌的獨特創造,是」中和精神」在詩歌審美上體現。意境美的營造方法也來源於虛實相生的藝術手法。西方象徵主義和意象派詩歌受中國古詩的影響也注意對意象的營造,講虛和實的效果。但意象只是一首詩的構成元件,而意境則是一個關於藝術整體及其美學效果的概念:是情理形神融合一致而引人聯想和想象的藝術世界。      

讓我們用唐代詩人崔護的一首《題都城南莊》來說明這一問題:            

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東風。            

崔護少年時,有一天在郊外散心,上一農家門前討水解渴,一位美麗的農家少女在桃花樹下給他茶水渴,兩人一見鍾情,私訂佳期。一年後,崔護舊地重訪,少女已因思念而死。崔護在門上題了這首詩,悲痛而去。      

詩人在詩中運用了「桃花」和「人面」兩個意象,並讓兩者疊加、迴環映襯,描寫少女的無比艷麗,青春風韻和含情脈脈、笑語羞妮之態。      

如果說意象在這首詩里給我們的是片斷的美,那麼意境給我們的則是豐富的綜合的整體的美:去年,桃花人面相映,今年空剩桃花;初遇時的美麗和多情,別後的相思,重訪的悲情,有情人難成眷屬,等等;這一切,使單一意象融合在全詩的意境之中,詩的整體意境反過來也大大豐富了個別意象的生動美感,拓展了此詩的張力。      

崔顥《黃鶴樓》之所以千百年來傳唱不衰,就因為它不可重複的獨出機杼的意境創造,以致連才高氣盛、睥睨一切的李白也自嘆難於超越。此外,王昌齡的《閨怨》、孟浩然的《秋登萬山寄北》、李白的《待灑不遇》、杜甫的《春望》、王維的《鹿柴》和《竹里館》都是意境美的成功之作。      

虛實相生既然是中國詩歌的一大特色,它自然也是衡量詩人創作水平的一個重要標準。明代袁宏道對蘇軾的詩備加讚賞,其原因就在於蘇詩能夠做到虛實結合。「青蓮能虛,工部能實。青蓮唯一於虛,故目前每有遺景;工部唯一於實,故其能人而不能天,能大能化而不能神。蘇公之詩,出世入世,粗言細語,總歸玄奧,恍忽變怪,無非情實,蓋其才力既高,而學問見識,又迥出二公之上,故宜卓絕千古」。我們且不去管袁道宏對李杜二人的評價是否準確公允,從這段話我們可以得出這樣的啟示:專心於虛和專心於實都不是詩歌的最高境界,能夠虛實結合才是詩歌的至境。      虛實不僅可以作為衡量詩歌的標準,而且是實現詩歌功能的重要前提。宋人魏泰福雲南:「詩者述事以寄情,事貴詳,情貴隱,及乎感會於心,則情見於詞,此所以入人深也。如將盛氣直述,更無餘味,則感人也淺,烏能使其不知手舞足蹈:又況厚人倫,美教化,動天地,感鬼神乎?」這段話講了一個詩歌要寓情理於事、寓教於樂的道理。只有情與事結合,即虛實結合,才能使讀者在不知不覺中被所讀之事中蘊含的情理所感動,讀者的感動狀態又正是厚人倫、美教化的基礎。      

中西相比,從詩的虛實上來看,西方哲學和詩學偏重「有」和「實」,甚至沒有「虛」的觀念,詩人的創造偏於實在性:着意刻劃意象,表現詩人實在的自我感受或者獨特的形而上思考。中國詩人則重視「虛」,注意虛實結合,並不重在個別新奇意象的營造,而是着力描繪一個由諸多意象構成的藝術天地——一個能讓人文氣流轉、氣韻生動和神韻天成的藝術境界。外國詩人不可能那樣去創造,所以我們說意境是中國古代詩歌的獨特創造。      

剛柔相濟,是中國文化「中和精神」在詩歌中的另一種反映。剛柔在詩中指兩種風格,一為雄偉勁鍵,一為徐緩幽婉。剛柔觀念來自中國古代哲學上的陰陽觀念。陰陽觀念把凡在向上的、明亮的、強壯的、動的等東西或狀態叫做陽,相反的則為陰,認為對立統一、相互作用是世界的根本規律。魏晉時開始把陰陽觀念引入詩學,與剛柔觀念結合,把詩的雄健風格稱為陽剛,把幽婉風格稱為陰柔。詩云:「駿馬秋風冀北,杏花春雨江南」,是對這兩種不同風格的形象概括。據說,有一次蘇東坡問一位善歌舞的幕士,他的詞與柳永的詞有什麼差別?幕士回答說:「郎中(柳永)詞,只合十八歲女子,執紅牙板,歌楊柳岸曉風殘月,學士詞,須關西大漢,綽鐵板,唱大江東去」。蘇東坡為之絕倒。絕倒的原因恐怕與那位幕士準確地把握住他們的風格差別並能含蓄地以形象說明有關。試比較: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崩雲,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      

……      

——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      

……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柳永《雨霖鈴》      

蘇詞所抒發的是一種豪情壯志,抒情方式顯得豪放恣肆,所描寫的是一幅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和壯麗的自然景觀,在筆法上大筆勾勒、大開大合,構成一種氣勢磅礴的特點,表現出一種力量和氣概的美。柳詞所抒發的是他那抑鬱的心情和失去愛情慰藉的痛苦,這不同於蘇東坡的豪情而是柔情似水、纏綿悱惻、如泣如訴。這首詞運筆輕巧細膩,離情別出心裁,表現得含蓄而又曲盡情致。詞采華潤,力度輕柔。色彩綺麗,表現出一種細膩精緻的美感。      

此外,李白的「君不見長河之水天上來」屬陽剛美,晏殊的「無可奈何花落去」屬陰柔美,「春風得意馬蹄輕,一日看盡長安花」(孟郊)屬陽剛美,「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朱淑真)則屬陰柔美;「黃河之水天上來」屬陽剛美,「無可奈何花落去』必屬陰柔美。一般地說,偏於儒家思想的詩人的作品,如屈原、李杜、蘇辛等的作品陽剛的成分較重;偏於道佛兩家思想的作品,如陶謝、王孟和李清照等的作品,陰柔的成份較重。其實,傑出詩人的作品往往是「剛柔相濟」的,李清照有「人比黃花瘦」的難言惆悵,也有「生當做人傑」的驚人豪語;屈原、李白、蘇軾、王維等也然。      

總之,中國古代詩論一再強調「詩言志」,「興觀群怨」,「發於情、止於禮」的詩歌的功利目的,這是古人針對詩歌內容和作用而提出的創作和鑑賞標準。在創作形式上,古人對詩歌的要求是含蓄蘊藉、空靈沖淡。這些特點直接來源於中國文化的「中和精神」,從根本上說是由於中國文化的「天人合一」文化觀念和審美標準所致。      

中國古代詩歌和西方詩在情趣上就有很多不同,這是不同的文化影響使之然。中西文化的一個重要差異,就是中國文化重和諧統一,西方文化重分別和對抗,由此形成了顯然不同的文化傳統,因而,也造成詩歌藝術風格上的不同。對立鬥爭給西方詩歌帶來了藝術上和審美上悲劇感和崇高感。中國古代文化缺乏西方這種通過對立鬥爭而革舊鼎新的精神,在文藝上則是悲劇感和崇高感。西方則缺乏中國古代文化中人與社會、自然和諧一致的「中和精神」,也缺乏由這種精神造成的抒情詩的優美性。因此,我們也可以這麼說,中國古詩中表現出來的「中和精神」,是它區別於西方詩的最顯著的特徵。       [1]

作者簡介

邢孔史,男,中文本科學歷。人文社科學院中文副教授,省作家協會會員。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