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第一方」小兒桂枝湯!寶寶風寒感冒就用它排汗驅邪
最近,有家長問夏天的飲食要點是「減苦增辛」,那能不能給寶寶吃點咖喱?天熱寶寶胃口不好,咖喱澆飯好像還能多吃幾口。[1]
咖喱辛辣帶甜,主要由薑黃、桂皮、辣椒、白胡椒、小茴香、孜然等香辛料組合而成。確實能開胃。但對年齡較小的寶寶來說,咖喱過於重口了,刺激胃腸之餘,還可能因控制不好量而導致食滯。大點的孩子,可以在夏天偶爾品嘗些咖喱食物,給身體發發汗。
這個問題不禁讓我想到了一劑「辛酸甜」俱全的中醫經典湯方——桂枝湯。
最近不少寶寶因為空調使用不當導致外感風寒,感冒、咳嗽、流鼻涕的孩子很多,或者自汗、盜汗嚴重。我也常說夏季反而更要注意驅寒。被稱為「傷寒第一方」的桂枝湯,就能比較好地應對這些情況。[2]
目錄
從古代廚房走出的傷寒方,如何給寶寶散表寒?
桂枝湯是「醫聖」張仲景《傷寒雜病論》中的第一方,也是其中最著名的經典驅寒方。值得一提的是,桂枝湯中所需的所有食藥材,在古代常用於烹煮調味。所以用在湯方中給寶寶喝,是比較溫和安全的。桂枝湯最早的食藥材組成為:「太陽中風桂枝湯,芍藥甘草棗生薑。」[3]
桂枝,味辛甘,性溫。有發汗解表,散寒止痛,通陽化氣的功效。桂枝最常與白芍搭配,用於調理惡風怕寒、發「冷汗」等風寒症狀。
白芍,味苦、酸,性微寒。白芍性寒,卻能治風寒證。
我們既要知曉每味食藥材自身的功效,更要看它們君臣配伍的功效。與桂枝搭配後,白芍主要取其調理自汗、盜汗、血虛萎黃的功效。它微寒的性味被其它偏溫的食藥材中和,就沒那麼明顯了。
炙甘草,味甘,性平。常用於給脾胃虛弱、倦怠乏力、心悸氣短者補脾益氣,還可以調和方劑藥性。在後世的方劑中,也有用甘草代替炙甘草的。
這兩味食藥材的區別在於:兩者皆補,炙甘草經過炮製後,有股焦苦的味道,比甘草更多了一份溫補之性,突出其補脾和胃的功效。
究竟用甘草還是炙甘草,可按照寶寶脾胃是否虛寒明顯而決定。比較虛寒的孩子,選擇炙甘草更好一些。
生薑,味辛,性微溫。有解表散寒,溫中止嘔,溫肺止咳的功效。建議去菜市場買姜時選擇老薑,洗淨後連皮切片使用;用藥店的乾薑,發汗的效果會差一些。
大棗,性溫、味甘。具益氣補血、養血安神、健脾和胃、袪風的功效。除了補益氣血,達到「正氣足、解百毒」的功效之外,大棗常在方劑中起到調和各味藥材性味、功效的作用,使整體更相容、溫和。
寶寶是可以對證服用桂枝湯的。不過,劑量要根據寶寶體質而酌減。
減量變成小兒桂枝湯後的服用方法:
小兒桂枝湯
材料:桂枝9g,白芍9g,(炙)甘草6g,生薑6g,大棗3枚。
做法:材料下鍋,加約2碗水,文火煲至1碗,分次服用。
功效:解肌發表,暖中驅寒,調和營衛。 適
用年齡:3歲以上寶寶可服。蠶豆病可服。
注意,並非寶寶一着涼就能服用桂枝湯,也不是任何寶寶都可以喝。它主要適應哪些症狀呢?
桂枝湯不只是普通散寒方,驅邪、扶正它都行
細心的家長一定發覺,桂枝湯中的食藥材不僅能驅寒,大多數還能補血益氣。所以,桂枝湯在驅寒的同時,還兼顧扶正。正氣不足、底子比較虛的寶寶,稍微吹到空調或涼風,本身就更容易被寒邪入侵,患上傷寒。
建議如果體質素來比較健康,平時生點小病好得比較快的寶寶,在受風寒初期、沒有明顯冒冷汗、發熱等症狀時,可以服用我常介紹的紫蘇泡水、紅糖薑茶驅寒,未必要動用桂枝湯。而那些素來就有自汗、盜汗、體質虛弱、陽氣不足的寶寶,受寒初期就容易發熱、冒冷汗、惡風惡寒的,就可以服桂枝湯。
有一些服用小兒桂枝湯的注意事項:煮至半碗後,不要給寶寶「一口悶」,可以先喝幾口看看效果。如果寶寶喝完後開始退熱發汗,鼻塞怕冷的症狀消失了,則無須再服。如果沒有發汗,可以多喝幾口。如此3~4次邊喝邊觀察,通常能很快解表散寒。飲用桂枝湯期間,尤其注意餵養上不要吃生冷食物、肉食麵食,以及黏滑厚膩的食物。
按照「醫聖」的方法,桂枝湯要和煮得稀爛的熱米粥搭配在一起,才能起到最佳療效。溫服桂枝湯之後,喝一碗熱粥,既能促進散寒,還能藉助穀物之氣調和脾胃。喝過之後蓋上被子小睡一覺,使身體微微出汗,排出寒邪,病就能好得快。
「汗寶寶」還要用桂枝湯發汗?
很多家長不太明白,桂枝湯能發汗散寒,但寶寶本身已經很愛出汗了,甚至生病冒冷汗,還要用桂枝湯來繼續發汗嗎?
體虛的寶寶自汗、盜汗,主要是因為陽氣虛弱,失去外固的能力,導致汗液自行溢出。即使沒有發熱,也會大汗淋漓。而因為受涼出的冷汗,往往是因為寒邪入侵肌表,陽氣虛浮,內迫營陰而汗出。身體會出現發熱、自汗的表現。這兩種大汗,都是陽氣弱、氣血不暢通造成的。喝過桂枝湯,調和營衛,氣血運行通暢了,身體自汗的表現就會消減。與此同時,桂枝湯發汗散表寒的功效也上來了。寒邪隨着汗液排出體外,寶寶的精神明顯會好很多。
有用桂枝湯調理寶寶營衛不和造成的發熱證的情況,不過家長比較難辨證,不建議自行服藥。
視頻
參考文獻
- ↑ https://www.kepuchina.cn/health/disease/202006/t20200628_1634852.shtml 科普中國-樂享健康
- ↑ 資料來源:許尤佳育兒堂微信公眾號
- ↑ 本文由廣東省中醫院兒科主任許尤佳進行科學性把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