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怪人」「馬老太」(楊想發)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怪人」「馬老太」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怪人」「馬老太」》中國當代作家楊想發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怪人」「馬老太」

「馬老太」是誰?空降兵離休幹部馬旭同志也。作為新中國第一位女空降兵,馬旭曾獲得無數榮譽:2018年度感動中國十大人物、第七屆全國道德模範、第七屆界軍人運動會火炬傳遞手、全國離退休幹部先進個人、第七屆湖北省道德模範助人為樂模範、2019「荊楚楷模」年度人物等等。

1998年7月,我軍校畢業後分配到了空降兵某師醫院,這也是馬旭退休前工作過的地方。由於馬旭離休後仍一直積極關心、服務部隊官兵,為人善良、和藹可親、熱心快腸,且年事已高,官兵們習慣稱她為「馬老太」。有人說馬老太「很傻」,不知道享福。馬老太放棄武漢城區的大別墅不住,卻住在部隊簡陋的營房裡,免費為官兵們看病,教官兵們防治軍訓傷,並且懸壺濟世,常年為貧困百姓義診,療效顯著,有良好的口碑。有人說馬老太「吝嗇」,一生穿着部隊的迷彩服,捨不得花錢買衣服,無論是炎熱的夏天,還是寒冷的冬天,總是一身迷彩綠或迷彩籃。還有人說馬老太「不服老」。2002年師直機關偵察科的王參謀患了急性闌尾炎,馬老太得知後主動請纓,要親自為其做闌尾切除手術,聲稱自己做的手術切口小、恢復快、效果好,這可把王參謀嚇了一跳,疑惑地對馬老太說:「您都快七十歲了,能行嗎?我可不敢讓您做手術,萬一手一抖,咋辦?我還是保命要緊……」 此事一經傳開,便被部隊官兵們津津樂道。更有意思的是,2018年9月,馬旭老人在銀行轉帳巨額存款,銀行工作人員誤以為老人遭遇詐騙而報警。而事情的真相原來是老人傾情助力家鄉的教育事業……此事迅速在全網、全國傳開。

一生勤儉的簡樸家庭

作為離休幹部,干休所分給她一套住房,在武漢中心城區,但馬老太說住不慣,仍住在空降兵部隊一個幾近廢棄的簡陋家屬區營房裡。2005年6月的一天,我身着迷彩服不請自來獨自探訪馬老太。

敲開馬老太家的鐵柵子門,老人家熱情相迎。一套舊迷彩服穿在身上,像極了在地里幹活的老嫗,實在是不能再簡陋再平凡不過了。院子裡幾塊方方正正的菜地,靠近院牆的角落裡擺放着鐵鍬、水桶等農具。房間十分簡陋,屋內擺放着一張床、一台舊洗衣機、一個木餐桌、幾個舊木凳,再沒有一件像模像樣的現代家具了。

屋裡擺放着幾個一人多高的書櫃,每個書櫃都放滿了書,有《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還有《東北常用中草藥手冊》、《幾種新醫療法介紹》、《空降兵衛生勤務手冊》、《空降兵部隊戰傷自救互救手冊》、《軍事訓練傷防治知識》等等。這些書籍都很有些年頭了。屋裡還有一個很大的老式中藥櫃,櫃斗內裝滿了各種各樣的中草藥,這是馬老太為部隊官兵和地方老百姓看病用的。

馬老太的書柜上、鞋架上和牆壁上到處都貼着小紙條。仔細一看,原來上面寫滿了密密麻麻的日文單詞,什麼平假文、片假文之類的。剛開始我還以為是馬老太抱養的孩子在學日文,經詢問才得知,原來是馬老太在自學日語,年近八旬還在備考研究生呢!她說她要用知識創造「財富」,年紀再大也要「追夢」。

官兵信服的精湛醫術

作為空降兵的一名軍醫,我對空降兵訓練導致的腰腿痛、空暈病等訓練傷有所了解和鑽研,還應邀參加了全軍第六屆軍事訓練醫學學術交流會議,我想以此為內容「考一考」馬老太是否像官兵們所說的那樣醫術高明,是否真有「兩把刷子」。

聽說我正在寫一篇關於空降兵跳傘訓練致腰腿痛防治的文章並特地來請教,馬老太頓時來了興趣,滔滔不絕地給我剖析了跳傘訓練導致腰腿痛的病因、發病機理及防治措施,非常詳細具體,具有很強的指導性,非常接地氣。我決定再考一個病因比較複雜又比較難以防治的空暈病,沒想到馬老太對空暈病的發病機理了熟於心,就像教科書中敘述的那樣翔實,並對防治措施提出了自己獨特的見解。考察完畢,馬老太送我到門口,瘦弱的雙手拉着我說道:「小楊,你有空弄條部隊做實驗用的狗來,我們一起來解剖解剖,練練手,學習野戰外科技術」。我當時心裡一愣:馬老太是不是在開玩笑呀,這一年老人已經73歲了,業也退休18年了,還想解剖動物學醫術。我半信半疑地凝視着馬老太,看着她那堅毅的眼神、誠懇的表情,這下徹底打消了我的疑慮,再也不敢「考評」馬老太了。走在回營區的路上,我為自己試探考察馬老太的「小我」感到羞愧難當。馬老太雖然身材瘦小,但在我心中卻無比高大。

後來我還了解到,那些年,馬老太潛心鑽研業務,積極為官兵們看病治病,發表了多篇學術論文,申請了「單邊高原供氧背心」、「充氣護踝品」、「抗腫瘤藥丸」等多項國家專利,為空降兵部隊醫療衛勤保障做出了突出的貢獻。

感動中國的家鄉情懷

馬老太14歲參軍入伍,歷經磨難和困苦,靠自己堅強的意志和不怕苦不怕死的精神,在部隊的大熔爐里鍛煉了自己,成長為一名英雄的空降兵幹部。馬老太常對部隊官兵說,「小時候是父老鄉親用百家飯養活了我,長大後是黨讓我們過上了好日子」。她的根在家鄉,數十年來不忘初心,早年從家鄉黑龍江省木蘭縣參軍入伍,改變了她當初饑寒交迫和食不果腹的人生現狀,過上了幸福的好日子,因此對家鄉深深的眷戀之情,所以才有她後來捐款畢生積蓄和個人專利發明等所得1000萬給自己家鄉的善舉。她的心在部隊,數載時光服務官兵。正是部隊的教育和培養成就了自己,懷着感恩的心感激的情,馬老太積極努力、拚命忘我工作,「戰友們傘降到哪兒,我就保障到哪兒」是馬老太工作的寫照,她是這麼說的,也是這麼做的。她對部隊有着執着的感情,與官兵有着深厚的友誼。她在常人眼中所有的「傻」、「吝嗇」、「吹牛」、「怪」,都是緣於這份大愛和無私。她感動的不只是我,不只是部隊官兵,她感動了整個中國。[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