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為」是一種境界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無為」是一種境界》是中國當代作家王蒙的一篇散文。
作品欣賞
一位編輯要我寫下一句有啟迪的話。我想到了兩個字,只有兩個字:無為。
我不是從純消極的意思上理解這兩個字的。無為,不是什麼事也不做,而是不做那些愚蠢的、無效的、無益的、無意義的,乃至無趣無聊,而且有害有傷有損有愧的事。人一生要做許多事,人一天也要做許多事,做一點有價值有意義的事並不難,難的是不做那些不該做的事。比如說自己做出點成績並不難,難的是不忌妒旁人的成績。還比如說不搞(無謂的)爭執,還有庸人自擾的得得失失,還有自說自話的自吹自擂,還有咋咋呼呼的裝腔作勢,還有隻能說服自己的自我論證,還有小圈子裡的唧唧喳喳,還有連篇累牘的空話虛話,還有不信任人的包辦代替其實是包而不辦,代而不替。還有許多許多的根本實現不了的一廂情願及為這種一廂情願而付出的巨大精力和活動。無為,就是不幹這樣的事。無為就是力戒虛妄,力戒焦慮,力戒急躁,力戒脫離客觀規律、客觀實際,也力戒形式主義。無為就是把有限的精力時間節省下來,才可能做一點事,也就是——有為。有所不為才能有所為,無為方可與之語獻身。
無為是效率原則、事務原則、節約原則,無為是有為的第一前提條件。無為又是養生原則、快樂原則,只有無為才能不自尋煩惱。無為更是道德原則,道德的要義在於有所不為而不是無所不為,這樣,才能使自己脫離開低級趣味,脫離開雞毛蒜皮,尤其是脫離開蠅營狗苟。
無為是一種境界。無為是一種自衛自尊。無為是一種信心,對自己,對別人,對事業,對歷史。無為是一種哲人的喜悅。無為是對於主動的一種保持。無為是一種豁達的耐性。無為是一種聰明。無為是一種清明而沉穩的幽默。無為也是一種風格。[1]
作者簡介
王蒙,河北南皮人,生於北京。1948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53年開始文學創作,以短篇小說,《組織部來了個年輕人》引起社會關注。1957年被錯劃為右派,六十年代調往新疆。1978年調回北京作協,歷任北京市作協副主席、《人民文學》雜誌主編、文化部部長、中國作協副主席、中國共產黨第十三屆中央委員。1989年辭去文化部部長之職,專心創作。主要作品有長篇小說《青春萬歲》、《活動變人形》、《戀愛的季節》、《失態的季節》、《躊躇的季節》、《狂歡的季節》及大量中短篇小說和散文等。有《王蒙選集》四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