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開夜合」(心聲)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明開夜合」》是中國當代作家心聲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明開夜合」
2011年盛夏,較往年更為「熱烈」。當京城街巷、樓群的人們扇不離手、揮汗如雨時,我與好友相約出遊,飛車離京,奔河北承德、入內蒙寧城,日過當午時分,隔窗外望,但見西北方向黑雲低垂,不多時,狂風驟雨突降,車身,在風雨迷離的顛簸路途中多燈齊開、上下起伏、左右搖擺,顯得有些無助。幸好,我們在岔道口依稀發現了路標,找准了路徑,果斷扭轉方向盤,直取位於赤峰以北的馬鞍山。
盤旋在馬鞍山之巔時,風雨倏然遠去。停車遠眺,遠空高懸兩道壯觀的彩虹,七色光彩映照下,峰巒上蔥鬱的枝葉如寶石般熠熠閃光。探看山景,空曠、靜謐、清爽,帶有絲絲草香的氣流隨縷縷山風撲面而來,我不禁自問:「夏日的溽熱已被我們拋在了身後?」
翻過馬鞍山,一座整潔、精緻的縣城進入視野,那便是「京北第一旗」——內蒙赤峰的喀喇沁旗。翌日拂曉,我穿着夾克衫、迎着略帶涼意的晨風,獨自徜徉於錦山鎮的街頭巷陌。徘徊之間,偶見鬧市之側有一寺院,我嘗試着輕推門,木門無聲而開。於是,我輕步走入。
這座寺院的殿堂設置,與我多年來遊走四方時見到的諸多寺院有所不同,門殿(山門)雄立四大天王,山門內的前殿(天王殿)供奉的也是四大天王。我對這類重複設置有所不解,疑惑間,前殿與中殿之間的又一建築進入眼帘,那是一座內設七尺大小、有一筒形「嘛尼輪」的嘛尼亭。數百年來,無數善男信女匯聚於此,合掌閉目、口誦真言,而後,依次走入亭中,按順時針轉動嘛尼輪,以求在世間免災增福,離世後升入天堂。多少年花開花落,多少次風霜雪雨,嘛尼輪的形狀未變、轉速未變,而轉輪的人,卻各懷不同心事,各有不同結局。
前殿之前,一株匍匐延伸、形如臥龍、狀如盆景、枝如龍爪、葉呈桃形、根深葉茂,被當地人成為「古合歡」的樹。枝杈間的「樹齡牌」明示:此樹已歷經260餘年風雨。
因在中國旅遊權威新聞媒體供職,以采寫為業。數十年來,我去過的名山古剎不計其數。印象中,在青煙繚繞、鐘磬聲聲的寺院內,大多植有古樹名木,其種類大致相同:或蒼松翠柏,或老藤修竹,或名蘭碧荷,或銀杏丁香。無論是四季常青木還是秋冬凋零樹,都不失其優雅淡定、古風悠悠的姿態。而在這座古寺的庭院正中,竟然生長一株被人們稱為「古合歡」的豆科合歡屬植物!由此,讓我忽然憶起,北京林業大學教授曾向我介紹過這類暖溫帶樹種,說這類植物大多生長在我國中部及東部。誰料想,今日,在京北數百公里的內蒙古喀喇沁,竟然與數百年飽經風霜,枝葉繁盛、晝開夜合、愛意綿綿的「古合歡」邂逅!
史料與專業書,無疑是打開困惑之鎖的鑰匙。當晚,我在賓館客房迎着晨曦,品茶展卷,這株獨特的古樹連同與之相關的往事便清晰入眼。第二天,當我再次走入古寺,與好友再次欣賞這株古樹時,以「專業范兒」姿態,對古樹道了一句它的學名:桃葉衛矛,又悄聲呼了一句它最為形象的別名:「明開夜合」。剎那間,一陣晨風悄然掠過古樹濃密的碧葉,枝葉間輕輕抖動了幾下,莫非它在用肢體語言答我所問?我古樹周邊環繞細看時,隨即想起,在北京宋慶齡故居遊覽,曾見到過納蘭性德手植的「明開夜合」樹。那株樹與此樹生長在一個朝代,所承載的情景卻有所不同。納蘭性德手植的那株樹,與多情詩人的纏綿戀情相關,這位因填詞絕佳,被王國維稱為「北宋以來,一人而已」的清代才俊,直到離世的前幾年,在每天日暮時分,常常站於樹前,思念遠去的情人。而靈悅寺這株「明開夜合」,從幼苗到蒼古,從枝葉稀疏到根深葉茂,既見證了清帝力推漢、蒙聯姻,促進民族和諧的懷柔政策,也留下一段悲歡離合的記憶。
我見到幾隻雀,落於古樹枝杈間,與這株古樹啾唧對語,敘述着古寺、古樹那些事……
我似乎聽到「明開夜合」向鳥兒述說……那年暮春,當內蒙古喀喇沁草原翻卷着濃密的「綠浪」時,它被園藝匠人從京城移植於此。早於這株樹苗數百日來到喀喇沁的,是康熙帝的一道聖旨——讓自己心愛的女兒——五公主和碩端靜遠嫁內蒙,成為喀喇沁王爺扎什之子噶爾藏的福晉。在此時段,「明開夜合」,也從京城運到這裡,栽到內蒙古王子與清廷公主的「家廟」——現今的靈悅寺,以寄託康熙帝的政治願望以及對新人的祝福。
曾經讓「明開夜合」感到欣然的是,公主下嫁,進一步拉近蒙古包與紫禁城的距離。這株老樹真的沒有忘卻,那年,康熙帝出京,繞古北口去盛京拜謁先王陵寢,而後,專程來到喀喇沁,那夜,迎駕的鼓樂聲與酒宴的歡笑聲持續到夜半,草原山谷的夜風伴隨笑聲與歌聲縈繞在京北第一旗。
古樹與鳥兒敘述到這裡,話音忽然淒婉起來。古樹繼續說着……那夜的迎駕酒宴之後,僅僅過了10多年寒暑,為實現父皇「懷柔政策」而遠嫁漠北的和碩端靜便離世而去。儘管公主的死因當下有多類版本,儘管那位性情暴戾、形象粗鄙的駙馬與容貌姣好、知書達理的公主之間沒有留下任何恩愛佳話,甚至在野史頁面上,出現了令後人不悅甚至辛酸的情節,但一切一切都無從考究,總被雨打風吹去!數百年彈指一揮間,今人實實在在看到的是:噶爾藏與公主共眠於喀喇沁「十家滿族鄉」的公主陵內,引來眾多遊人憑弔追懷。當地史志上明確記載,當年建陵時,有10戶滿族人家奉旨守陵,年復一年,10戶人家的子孫繁衍不斷,直至成為讓今人撫今追昔的滿族鄉。
作者簡介
心聲,先後加入連雲港市作家協會、中國散文詩作家協會、江蘇省作家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