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罪羊」一詞最初並不是貶義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替罪羊」一詞最初並不是貶義我們平常最喜歡用的一個詞語就是「替罪羊」。那麼這個說法最早是怎麼來的呢?[1]
據《孟子·梁惠王上》中的記載,有一次梁惠王坐在朝堂之上,有人牽了一頭牛從他面前走過,於是就問道:「你牽這頭牛要幹嘛去啊?」只見牽牛的人回答說:「將以釁鐘。」何為「釁鐘」呢?就是在當時剛鑄好的大鐘,需要宰殺牲口,用它們的血來塗在鐘上的一種儀式。梁惠王聽後不忍心無辜的牛死去,於是便叫讓放了那頭牛,這時有人就問了,那是不是要廢除「釁鐘」這項儀式?梁惠王接着反問道:「為什麼要廢除,可以用羊來代替啊。」
所以說替罪羊的源頭,應該是始於上古時期的祭祀活動。當時的祭品稱為「犧牲」,有「三牲」、「五牲」的區別。這裡所說的「三牲」就是指豬牛羊,羊是小牲口,所以被稱之為「少牢」;牛是大牲口,只有重大儀式才會使用,是為「太牢」。雖說羊是小牲口,但也不能隨便亂殺,只有祭祀時才會宰殺,《禮制·王制》中曾寫道:「大夫無故不殺羊」。
那麼「替罪羊」難道最早就是出自梁惠王之口嗎?非也,最早的由來可以追溯到殷商時期。當時有所謂的「人祭」惡習,就是用奴隸獻祭,這在後來的考古過程中已經被大量的證實。在當年,特別是殷人的敵人,羌人被大量地捕殺用於祭祀,而他們的圖騰正好就是羊。後來隨着羌人的反抗,社會文明的進步,人祭這一制度逐漸被取締,慢慢地演變成用他們的圖騰羊來替代,這也許才是「替罪羊」最初的開始。
隨着大量考古工作的進行,越來越證實了這一點。比如在殷墟一座宮殿的基礎儀式上,一次就埋了101隻羊;另外從殷墟中出土的甲骨文記載來看,用羊祭祀的記載也非常多,幾乎是每逢祭祀就必定會用羊。所以說在殷商時期,羊是被使用做多的犧牲,是真正名符其實的「替罪羊」。
所以說別看現在「替罪羊」一詞是貶義,可實際上最初並不是這個意思,替人受罪的羊是神聖的,它們是代人受過、替人赴死,這種奉獻精神着實難能可貴。所以大家董仲舒才會在《春秋繁露·執贄》中對羊在臨死前的表現大為稱讚:「執之不鳴,殺之不諦,類死義者。」[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