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三國》中的碟中諜(為生歌唱)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三國》中的碟中諜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三國》中的碟中諜》中國當代作家為生歌唱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三國》中的碟中諜

中國的四大名著,可謂家喻戶曉,如果說中國人不知道四大名著的,那簡直就是奇葩。我是高中時讀的《三國》,正好電視劇也同期播映,於是記住了桃園三結義、三顧茅廬草船借箭空城計,當然也記住了重情義,一代武神,手握青龍偃月刀,過五關斬六將的關羽;記住了粗中有細,勇猛善戰的黑張飛;記住了鞠躬盡瘁,足智多謀的諸葛亮;記住了心胸狹隘的周逾,梟雄曹操等等眾多歷史人物。這本小說講情講義,讀後可以學到很多,如劉備的遇事需冷靜,關羽的忠肝義膽,諸葛亮的大局為重,人生就是如此,如果你想做得更好,那就要取長補短,終有一天你會出類拔萃。

今天與大家分享的是何慕著的《三國諜影2:霧鎖荊州》,第一部《三國諜影:暗戰定軍山》我沒讀過,不過據網友透露,那是一部故事情節緊湊、抓人,文筆純熟,腦洞大開的好書,書中的魏蜀吳「進奏曹」「軍議司」「解煩營」三大情報機構輪番角逐,故事情節安排的刺激、過癮。我一直有個疑問?何慕寫《三國諜影》,是心血來潮嗎?是想獨樹一幟嗎?當然不是。何慕還真是有心人,他為了讓《三國諜影》的故事紮實有料,可謂煞費苦心,先確定創作思路,然後分別從歷史和間諜兩個方向研究《三國》,用了十多年的時間,翻閱了《三國志集解》《後漢書集解》《晉書》《世說新語》《太平廣記會校》《秦漢魏晉史探微》等書籍,就這份執着足矣令大家稱讚。當然為了寫好《三國諜戰》系列,光研究《三國》還是不行的,他還得精通古代的情報傳遞細節,於是他又看了諸如《中國古代情報史》《中國古代火藥火器史》《中國科學技術史》之類的科技史著。有了這些儲備,何慕才開始著書,我雖然沒有看到第一部,這第二部講述的故事同樣精彩。

誰謀殺了關羽?關羽大意失荊州,是謀略失誤,還是情報失利?就是這部小說要向大家講述的故事。如果說《三國演義》還原的是歷史,那麼《三國諜影》講述的就是人與人之間的誠信,講述的是國與國之間的智斗。在這部小說中曹魏「進奏曹」、蜀漢「軍議司」、孫吳「解煩營」3大情報機構,以及劉備、曹操、孫權、諸葛亮、司馬懿等188個三國人物悉數登場。聽瓮(竊聽術)、礬書(密寫術)、陰符(密碼術)、紙鳶(通訊術)、摹跡(仿造術)等等影響古今的情報秘術,全面呈現了情報獲取、傳遞、分析、鬥爭、影響三國戰局的歷史細節。讀這部小說,我怎麼覺得眼前的景象完全是《風聲》的樣子,故事情節不斷反轉,再反轉,沒有點耐心,恐怕你是無法釐清鹿死誰手的。

本書中,在魏蜀吳的每一個角落,都潛伏着各色間諜,他們或聽命於曹丕、司馬懿主持的「進奏曹」,或效忠於劉備、諸葛亮主管的「軍議司」,或正在為孫權的「解煩營」捨命奔走;他們身份隱秘,來去無蹤,卻左右着三國大小戰役的局勢,成為冷兵器時代最可怕的傳奇。當然這部小說主要是寫關羽大意失荊州的,所以不管劇情多複雜,關羽多機智,最後都難逃名將隕落的悲情結局。也正是因為如此吧,我才非常想看看何慕是怎樣來設計他的碟中諜戰局,如何能讓這場大戲不落入人們根深蒂固的原有故事情節中,能讓讀者想像到另外一種可能,這才是最重要的。

何慕確實厲害,他首先得非常喜歡《三國》,才會如此痴迷地編寫自己的《三國》。如今他又加上諜戰題材,硬生生將歷史故事與現代謀略結合在一起,自然會讓讀者拍手稱快。不過我也有一份小擔心,這個系列能否長久寫下去,如果接下來的諜戰戲寫不出新意,就沒意思了,諜戰故事需要一些推理成分,僅僅是智謀,原著中也涉獵不少,如今大家更想看到的是與眾不同。記得有一個綜藝類節目,華晨宇就曾將一首《滑板鞋》改編得非常動聽,我覺得這才是才華。何慕也是一樣,如果想像經典致敬,必須有勇氣將這個作品改編的獨具特色,否則自然火一陣子就涼快了,這可不是我想看到的結果。

現在是網絡小說的時代,不管你寫得多神奇,都能有導演將其搬上熒幕,期待何慕的作品也能被導演相中,儘早搬上熒幕,那樣看起來更立體,更過癮。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