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不見》唐朝·杜甫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不見》唐朝·杜甫

《不見》唐朝·杜甫
圖片來自 孔夫子舊書網

[1]

《不見》是唐代詩人杜甫創作的一首五言律詩。詩的首聯寫作者與友人李白許久未見,表達了渴望見到李白的強烈願望,亦流露對其哀憐和同情。頷聯用強烈的對比,寫出作者深切哀憐李白的原因所在。頸聯勾勒出一個詩酒飄零的浪漫詩人的形象,更深一層地抒發了懷念摯友的情思。尾聯寫作者對李白的祝福與和友人再次相聚的憧憬。這首詩在藝術上的最大特色是直抒胸臆,不假藻飾,通篇用傾訴心曲的寫法,不飾景物,感情深厚,同樣產生巨大的藝術感染力。

作品名稱 不見

作 者 杜甫

創作年代 唐代

作品出處 《全唐詩》

作品體裁 五言律詩

作品原文

不見

不見李生久⑴,佯狂真可哀⑵。

世人皆欲殺⑶,吾意獨憐才⑷。

敏捷詩千首,飄零酒一杯。

匡山讀書處⑸,頭白好歸來⑹。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⑴「李生」句:李生,指李白。杜甫與李白於唐玄宗天寶四載(745年)在山東兗州分手後,一直未能見面,至作此詩已有十六年。

⑵佯(yáng)狂:故作顛狂。李白常佯狂縱酒,來表示對污濁世俗的不滿。

⑶「世人」句:指李白因入永王李璘幕府而獲罪,系獄潯陽,不久又流放夜郎。有人認為他有叛逆之罪,該殺。

⑷憐才:愛才。

⑸匡山:指四川彰明縣(今江油縣)境內的大匡山,李白早年曾讀書於此。

⑹「頭白」句:李白此時已經六十一歲。杜甫這時在成都,李白如返回匡山,久別的老友就可以相見了,故云歸來。

白話譯文

沒有見到李白已經好久,他佯為狂放真令人悲哀。

世上那些人都要殺了他,只有我憐惜他是個人才。

文思敏捷下筆成詩千首,飄零無依消愁唯酒一杯。

匡山那有你讀書的舊居,頭髮花白了就應該歸來。

創作背景

這首詩大約作於唐肅宗上元二年(761年)。題下自註:「近無李白消息。」可能是李白因永王事流放夜郎被赦,又得到鄭虔在台州的消息後,引起對李白的思念而寫的。次年即唐代宗寶應元年(762年)李白就去世,所以詩也應是杜甫懷念李白的最後之作。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