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再別康橋》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再別康橋》

《再別康橋》是現代詩人徐志摩膾炙人口的詩篇,是新月派詩歌的代表作品。全詩以離別康橋時感情起伏為線索,抒發了對康橋依依惜別的深情。語言輕盈柔和,形式精巧圓熟,詩人用虛實相間的手法,描繪了一幅幅流動的畫面,構成了一處處美妙的意境,細緻入微地將詩人對康橋的愛戀,對往昔生活的憧憬,對眼前的無可奈何的離愁,表現得真摯、濃郁、雋永,是徐志摩詩作中的絕唱。

作品原文

再別康橋

輕輕的我走了,

正如我輕輕的來;

我輕輕的招手,

作別西天的雲彩。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陽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艷影,

在我的心頭蕩漾。


軟泥上的青荇,

油油的在水底招搖⑵;

在康河的柔波里,

我甘心做一條水草!


那榆蔭下的一潭,

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間,

沉澱着彩虹似的夢。


尋夢?撐一支長篙⑶,

向青草更青處漫溯⑷;

滿載一船星輝,

在星輝斑斕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

悄悄是別離的笙簫;

夏蟲也為我沉默,

沉默是今晚的康橋!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來;

我揮一揮衣袖,

不帶走一片雲彩。[1]

創作背景

此詩寫於1928年11月6日,初載1928年12月10日《新月》月刊第1卷第10號,署名徐志摩。康橋,即英國著名的劍橋大學所在地。1920年10月-1922年8月,詩人曾遊學於此。康橋時期是徐志摩一生的轉折點。詩人在《猛虎集·序文》中曾經自陳道:在24歲以前,他對於詩的興味遠不如對於相對論或民約論的興味。正是康河的水,開啟了詩人的心靈,喚醒了久蟄在他心中的詩人的天命。

1928年詩人故地重遊。11月6日在歸途的中國南海上,他吟成了這首傳世之作。這首詩最初刊登在1928年12月10日《新月》月刊第1卷10號上,後收入《猛虎集》。可以說"康橋情節"貫穿在徐志摩一生的詩文中,而《再別康橋》無疑是其中最有名的一篇。

此詩作於徐志摩第三次歐遊的歸國途中。時間是1928年11月6日,地點是中國上海。7月底的一個夏天,他在英國哲學家羅素家中逗留一夜之後,事先誰也沒有通知,一個人悄悄來到康橋找他的英國朋友。遺憾的是他的英國朋友一個也不在,只有他熟悉的康橋在默默等待他,一幕幕過去的生活圖景,又重新在他的眼前展現……由於他當時時間比較緊急,又趕着要去會見另一個英國朋友,故未把這次感情活動記錄下來。直到他乘船離開馬賽的歸國途中,面對洶湧的大海和遼闊的天空,才展紙執筆,記下了這次重返康橋的切身感受。

作品評價

陳偉農:《再別康橋》一個不可缺少的魅力在於它的音樂美!

章景曙:(徐志摩)和林徽因在康河相識相戀後,他期盼着能生活在一起,不料當他和張幼儀離婚後,林徽因卻突然回國和梁思成結婚,一向有紳士風度的詩人,只能將往昔生活的甜蜜回憶,通過詩歌委婉而又含蓄地表達。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詩中的很多地方都有暗示。比如"夕陽中的新娘",這作為美好生活象徵的新娘,就有林徽因的影子;尋夢中的"夢",是指兩人當年在康河感情交流的夢,向青草更青處漫溯則暗含了不淺的感情記憶,只能暗藏在心裡,獨自享受。

霍秀全:《再別康橋》就是徐志摩一生追求"愛,自由,美"的理想的具體反映。詩中理想主義的情感表白是分為兩個層次的,一是對往昔劍橋留學生活的回憶,二是對當年愛情挫折的追述。

作者簡介

徐志摩(1897年1月15日-1931年11月19日),現代詩人、散文家。原名章垿,字槱森,留學英國時改名志摩。新月派代表詩人。先後就讀於上海滬江大學、天津北洋大學和北京大學。1918年赴美留學學習經濟,1921年赴英國留學,入劍橋大學當特別生,研究政治經濟學。在劍橋兩年深受西方教育的薰陶及歐美浪漫主義和唯美派詩人的影響。1923年成立新月社。1924年任北京大學教授。1926年任光華大學、大夏大學和南京中央大學(1949年更名為南京大學)教授。1931年11月19日因飛機失事罹難。代表作品有《再別康橋》《翡冷翠的一夜》等。

參考資料

  1. 再別康橋原文與賞析2018-03-06 來源: 快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