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冷泉亭記》唐朝·白居易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冷泉亭記》唐朝·白居易

《冷泉亭記》唐朝·白居易
圖片來自 孔夫子舊書網

[1]

《冷泉亭記》是唐代文學家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期間所作的一篇風景小品,小品介紹了冷泉亭宜人的景色。

文章雖是為冷泉亭而作,但亭的位置、體貌略寫,而把重點放在登亭觀景時的種種感受,情隨景生,境與意諧,從另一個角度展現了冷泉亭的獨特魅力。

全篇構思精巧,落筆輕靈,雖是一篇景物小記,卻寫得別具匠心,風神俊爽。

作品名稱 冷泉亭記

作 者 白居易

創作年代 唐代

作品出處 《白居易全集》

文學體裁 風景小品

作品原文

冷泉亭1記 東南山水,餘杭郡2為最。就郡言,靈隱寺3為尤4。由寺觀,冷泉亭為甲5。亭在山下,水中央,寺西南隅6。高不倍尋7,廣不累丈8,而撮奇得要9,地搜勝概10,物無遁形11。春之日,吾愛其草薰薰12,木欣欣,可以導和納粹13,暢人血氣。夏之夜,吾愛其泉渟渟14,風泠泠15,可以蠲煩析酲16,起人心情17。山樹為蓋18,岩石為屏,雲從棟生19,水與階平。坐而玩之者,可濯20足於床21下;臥而狎22之者,可垂釣於枕上。矧又潺湲23潔沏,粹冷柔滑24。若俗士,若道人25,眼耳之塵,心舌之垢26,不待盥滌27,見輒除去28。潛利陰益29,可勝言哉30!斯所以最餘杭而甲靈隱也。 杭自郡城抵四封31,叢山復湖,易為形勝。先是領郡者32,有相里君造33虛白亭,有韓僕射皋34作候仙亭,有裴庶子棠棣35作觀風亭,有盧給事元輔36作見山亭,及右司郎中37河南元藇38最後作此亭。於是五亭相望,如指之列39,可謂佳境殫40矣,能事畢矣。後來者雖有敏心巧目41,無所加焉42。故吾繼之,述而不作43。 長慶44三年八月十三日記。

注釋譯文

1. 冷泉亭:在杭州西湖靈隱寺西南角,原在水中,是唐代杭州刺史元莫所建。 2. 餘杭郡(jùn):今浙江杭州市。杭州在唐天寶年問曾稱為餘杭郡,後不久又廢郡為州。作者沿用前稱。 3. 靈隱寺:杭州名寺。東晉成帝司馬衍咸和元年(326年)僧人慧理修建。 4. 尤:突出。 5. 甲:第一。 6. 隅(yú):角。 7. 尋:古代長度單位,八尺為尋。 8. 累(lěi)丈:兩丈。累:連接,重迭。 9. 撮(cuō)奇得要:亭子選取了奇妙和重要的地勢。 10. 地搜勝概:所處的地方包羅了最美的景色。 11. 物無遁(dùn)形:美景無所遺漏。遁:逃過。 12. 薰(xūn)薰:草的香氣。 13. 導和納粹(cuì):導與納指引入納進。 14. 浮淬(cuì):泉水緩緩流動的狀態。 15. 泠(líng)泠:清涼。 16. 蠲(juān)煩析酲(chéng):免除煩惱,消去睏乏。蠲:免除;酲:酒醉後的困頓疲乏。 17. 起人心情:振奮人的心情。 18. 蓋:傘。 19. 雲從棟生:雲彩繚繞在屋宇之旁,好像從房屋棟樑上生出來。 20. 濯(zhuó):洗。 21. 床:坐的用具。 22. 狎(xiá):玩樂。 23. 潺(chán)諼(xuān):水慢慢流動的樣子。 24. 粹冷柔滑:形容水的清涼和緩。 25. 若俗士,若道人:不論是普通人還是出家人。 26. 眼耳之塵,心舌之垢:人們在世俗中沾染的不純潔的東西。 27. 盥(guàn)滌(dí):洗滌。 28. 見輒(zhé)除去:看到這種景色就立即除去(塵垢)。輒:立刻,就。 29. 潛利陰益:看不見的好處。 30. 可勝言哉:能說得完嗎? 31. 封:邊界,範圍。 32. 先是領郡者:以前在這裡作郡守的人。 33. 相里尹(yǐn)造:相里造,任杭州刺史後,又為河南尹,故稱相里尹。相里:複姓。 34. 韓仆(pú )射(yè)皋(gāo):韓皋,字仲聞,任杭州刺史後,又為尚書右僕射及左僕射。僕射:唐朝尚書省長官。 35. 裴(péi)庶(shù)子棠棣(dì):太子宮中的屬官裴棠棣。裴棠棣:吳人;庶子:太子宮中的屬官。 36. 盧給事元輔:盧元輔字子望,任杭州刺史後曾為給事中。給事中:門下省的官員。 37. 右司郎中:尚書省官員,協助尚書右丞管理兵、刑、工三部十二司之事。 38. 元芎(xiōng):白居易的前任,任職約在唐憲宗元和十五年(820年)前後。 39. 如指之列:像五個手指的排列。 40. 殫(dān):盡。 41. 敏心巧目:聰敏的思考和靈巧的眼睛。 42. 無所加焉:沒有什麼可增加的了。 43. 述而不作:出自《論語》,原意是只陳述前人的成說,自己並不創作。這裡是說只作修葺整理,不在創造新的。 44. 長慶:唐穆宗李恆年號。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