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韻》主要內容簡介及賞析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切韻》是我國現存最早的韻書。隋陸法言撰。成書於隋仁壽元年(601)。原書已散佚。二十世紀初以來,在敦煌千佛洞石窟、新疆吐魯番一帶以及北京故宮博物院等地陸續發現三十餘種唐、五代和宋初韻書的寫本和刻本,其中有陸法言原書寫本的殘頁,也有唐長孫訥言箋注本殘卷,又有唐王仁昫的刊謬補缺本、唐裴務齊的正字本等,而以故宮本王仁昫《刊謬補缺切韻》為全本。這些韻書的影印件都收錄在周祖謨《唐五代韻書集存》一書中,部分抄件也見於北京大學出版的《十韻匯編》和姜亮夫 《瀛涯敦煌韻輯》二書。[1]
陸法言(生卒年不詳),名詞,又名慈,以字行。隋魏郡臨漳(今屬河北省)人,音韻學家。祖先是鮮卑人步陸孤氏,魏孝文帝遷都洛陽,步陸孤氏漢化而改姓「陸」。其父陸爽在隋文帝時官太子洗馬。陸法言敏學有家風,官承奉郎。開皇二十年(600)因其父替廢太子勇之子改名事,被屏黜。
據 《切韻序》,隋開皇九年(589)某日,有劉臻、顏之推、盧思道、李若、蕭該、辛德原、薛道衡和魏彥淵八人,同詣陸法言家中,聚會飲宴,並論及音韻之事。以為 「古今聲調,既自有別」,諸家韻書的取捨,亦復不同,於是眾人評論「南北是非,古今通塞」,「捃選精切,除削疏緩」,而由陸法言 「燭下握筆,略記綱記」。十一年以後,法言罷官,屏居山野,交遊阻絕,「遂取諸家音韻,古今字書,以前所記音,定之為 《切韻》五卷」。
《切韻》共五卷,平聲字多,占一、二兩卷,上、去、入聲各一卷。《切韻》的收字,據封演 《聞見記》,「凡一萬二千一百五十八字」;而《式古堂書畫匯考》載孫愐 《唐韻序》雲: 「今加三千五百字,通舊為一萬五千字」,《唐韻》是就 《切韻》加字編成的,則 《切韻》原本收字當為11500字,與封演所記不同。本書分韻193韻,其中平聲54韻,上聲51韻,去聲56韻,入聲32韻。
《切韻》主要內容簡介及賞析
根據唐人抄本 《切韻》殘頁、唐人增訂本 《切韻》和其他文獻資料,可知陸法言《切韻》的體例有以下特點:1.平聲54韻序號一連到底,不象《廣韻》那樣上、下分斷。2. 《廣韻》的真與諄、寒與桓、歌與戈合為一韻。3. 覃、談二韻在歌、麻二韻之後,蒸、登二韻在鹽、添二韻之後,去聲霽、祭、泰、卦的次序作泰、霽 、祭、卦;入聲次序也和 《廣韻》不同。4. 書首列韻目表,每一韻目前,大多有一個數字標明韻目次第。5.多韻之中的字按同音關係分成不同的小韻,各小韻首字下先出訓釋,後注反切,再出字數。6. 韻字的注釋十分簡單,有的根本沒有注釋;注釋一般不注出處。7.不正字形。
陸法言《切韻序》雲: 「欲廣文路,自可清濁皆通;若賞知音,即須輕重有異。」文路是指創作詩文的用韻,知音是指語音方面的審音和正音,所謂 「切韻」,正是指切正語音。又對於《切韻》一書「多所決定」的顏之推曾批評「陽休之造《切韻》,殊為疏野」,「王侯外戚,語多不正」。( 《顏氏家訓·音辭篇》) 由此可知,《切韻》一書的編撰目的,一方面是為詩文創作中的選韻檢字之用,另一方面又是為語音的辨正和研究之用。由於這兩個目的,所以陸氏等人把當時的讀書音作為標準音,依照標準音來評判各家韻書,依照標準音來進行分韻。這樣,凡是主元音和韻尾不同的讀音,必定分入不同的韻,而凡是主元音和韻尾相同的讀音,不管韻頭如何,也必定合併在一韻之中。因此《切韻》的分韻要比當時其他粗疏的韻書細密得多,其193韻實在是當時實際語音的忠實描寫。
《切韻》在漢語音韻學史上具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1.《切韻》如實記錄了一個內部一致的語音系統,使後人能夠據以考證出隋代和唐初的漢語語音系統,並以此為基礎,上溯漢語上古音,下推漢語近代音。2.從《切韻》出發,可以說明現代漢語各方言的語音變遷和方言之間的語音關係。除閩方言部分語音現象外,幾乎所有現代分歧巨大的方言,甚至包括日語吳音、漢音、高麗譯音和漢越語這些域外方言,都可以合理而系統地從《切韻》推導出它們的演化軌跡。3. 利用《切韻》可以糾正《廣韻》等韻書的訛誤。如《廣韻》梵韻「劍、欠、俺」三字反切下字與本韻其他字不相系聯,陳澧《切韻考》以互見法並為一類,而在《切韻》中此三字並在去聲嚴韻,可見此三字與梵韻本不同類,《廣韻》誤植。4.《切韻》影響了包括 《唐韻》、《廣韻》、《集韻》、《五音集韻》和《平水韻》在內的一大批韻書,形成了整整一個系列的韻書,並在音韻史上長期占據着統治地位,被稱為「正統韻書」。《切韻》的研究對於《唐韻》 以下諸韻書的研究具有重要意義。
《切韻》主要內容簡介及賞析
《切韻》雖是一部極有價值的韻書,但仍有一些不足之處,主要是: 1. 分韻欠精密。如《切韻》無上聲廣韻、去聲嚴韻,後由王仁昫《刊謬補缺切韻》補足。2. 收字歸韻尚有錯誤。如「恭、蚣、樅」三字當屬鍾韻,《切韻》誤入冬韻。3. 訓釋和反切有誤。如「蕃」為草盛,誤訓為蕃屏;「��」為火戈反,又希波反,《切韻》誤漏反切。4. 許多韻字沒有訓釋或訓釋過簡。
歷史上關於《切韻》性質的討論,可以分為三個時期:1. 從唐代至清代乾嘉學派以前,討論內容主要集中在《切韻》是不是吳音的問題上。如唐李涪《刊誤》以晚唐洛陽音與《切韻》音比較,認為陸法言所記為吳音,與中州音不合,而蘇鶚《蘇氏演義》則認為陸氏本鮮卑族子孫,非吳郡人,《切韻》所記為當時的正聲雅音。2. 從清乾嘉學派開始到章炳麟、黃侃為止,討論內容主要集中在 《切韻》分韻的問題上,如戴震認為《切韻》是「有意求其密,用意太過,強生輕重」,陳澧則認為陸氏分韻,「非好為繁密也,當時之音,實有分別也」。3. 從高本漢以後至今,討論內容主要是: (1)《切韻》是單一音系還是綜合音系?《切韻》是不是一時一地方音的記錄?(2)如果《切韻》是綜合音系,那末它有沒有基礎音系?基礎音系是什麼?(3) 《切韻》與現代方言之間的關係如何?主要代表如高本漢、周法高認為《切韻》代表了隋唐時代的長安方音;王力認為《切韻》代表當時文學語言的語音系統,這個系統是參照古音和方音來規定的;羅常培認為《切韻》是各地方音的最小公倍數,只要當時或前代某地的語音有別,《切韻》就從分不從合;王顯、邵榮芬認為《切韻》以洛陽音為基礎方言,並吸收了金陵話的特點;周祖謨認為《切韻》具有嚴整的體系,音系基礎是公元六世紀南北士人通用的文學語言,即讀書音系統。
從本世紀二十年代以來,《切韻》的研究受到了漢語音韻學界極大的重視。瑞典漢學家高本漢利用韻書、韻圖和前人的研究成果,整理出《切韻》的音類系統,又參照現代漢語各地方音和中外譯音,成功地構擬出《切韻》的音值,從而使漢語語音發展的歷史軌跡重現在世人面前。以後許多卓越的中國學者,如趙元任、羅常培、李方桂、王力、陸志韋、董同和等分別從各個不同的角度,對高說進行修訂和補充。其中討論最為集中的問題是:1. 喻化聲母;2. 重紐;3. 介音;4. 重韻;5. 唇音字; 6. 元音的數量; 7. 純四等韻有無i介音等。到目前為止,雖然學者們的許多分歧意見仍然存在,但是作為中古音代表的《切韻》的語音面貌已經基本搞清。普遍的認識是《切韻》有35個左右聲母,110個左右韻母,4個聲調,10個左右元音,2個介音,3個塞音韻尾,3個鼻音韻尾和2個元音韻尾等。[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