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創造日》宣言(郁達夫)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創造日》宣言》中國現代作家郁達夫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山川草木,鳥獸蟲魚和世界萬物,都是由無而有,由黑暗而光明,漸漸的被創造者創造出來的。我們不信受天惠特厚,人數眾多的中華民族裡,就不會現出光明之路來。

不過我們不要想不勞而獲,我們不要把伊甸園內天帝吩咐我們的話忘了。我們要用汗水去換生命的日糧,以眼淚來和葡萄的美酒。我們要存謙虛的心,任艱難之事。我們正在拭目待後來的替民眾以聖靈施洗的人,我們正預備着為他縛鞋洗足。

現在我們的創造工程開始了。我們打算接受些與天帝一樣的新創造者,來繼續我們的工作。

同人皆各有別業,不能日日擔任稿件,本欄文字,除外來稿件外,都是我們幾個心愛的弟兄姊妹負責。讀者若能指正錯誤,賜以教訓,是我們莫大的光榮。

我們想以純粹的學理和嚴正的言論來批評文藝政治經濟,我們更想以唯真唯美的精神來創作文學和介紹文學。現代中國的腐敗的政治實際,與無聊的政黨偏見,是我們所不能言亦不屑言的。

我們這一欄是世界人類共有的田園,無論何人,只須有真誠的精神和美善的心意,都可以自由來開墾。

王母的蟠桃,不是一日結得成,羅馬的城壁,不是一人築得就,縱使我們的努力,不過和沙上的足印一般旋即消去,然而投在太平洋東岸的一石,也許有微波傳到太平洋的西岸去,我們的希望,原不過如此而已。

朋友們喲,梅雨期過了,「自然」的威勢已經達到最高潮,我們的精神不是沉潛的時候。朋友們喲,來!來!我們每日地開荒播種。

七月二十一日

(原載一九二三年七月二十一日上海《中華新報.創造日》第一期,據《達夫全集》第四卷《奇零集》) [1]

作者簡介

郁達夫(1896-1945),原名郁文,幼名蔭生,浙江富陽人。早年留學日本,1921年出版小說集《沉淪》,與郭沫若等發起成立創造社。回國後從事新文學創作,主編《創造季刊》《洪水》等文學刊物。1928年與魯迅合編《奔流》雜誌,1930年參加左聯。郁達夫是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最活躍的作家之一,在小說、散文、舊體詩詞及評論方面都有佳作。同時,郁達夫具有強烈的民族氣節,積極從事抗日宣傳活動,後被日軍憲兵殺害。 主要作品有:《沉淪》,《蔦蘿集》、《小說論》,《日記九種》、《空虛》、《迷羊》、《她是一個弱女子》和《閒書》等。[2]

郁達夫作為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的著名作家,其舊體詩歌具有獨特的美學風貌,即情感的真摯美、詩歌的意境美、語言和音韻律的通俗流暢美.在風格上,其前期詩歌充滿憂鬱、哀傷的婉約陰柔美,後期詩歌則大多體現出慷慨悲壯的陽剛美.[3]

郁達夫散文特點:首先,強烈地表現作家個性,這是郁達夫散文創作的理論認識,也是他「散文的心」。他在散文中無所顧忌地對自己的思想、生活細節進行詳細的描寫,非常強效地表現了他「自敘傳」的獨特風格。第二,憂鬱感傷的情凋。郁達夫的散文,與小說一樣與眾不伺,憂鬱感傷的情調深深地烙印在他的創作中。第三,恣肆坦誠、熱情呼號的自剖式的文字。第四,迴腸盪氣的詩的調子。另外,郁達夫散文中那種不拘形式縱情宜泄的抒情方式,郁達夫的散文發出的是帶有強烈個性的自己的聲音,篇篇洋溢着迴腸盪氣的詩的情調,熱情坦白,毫無遮掩地表現了一個富有才情的知識分子在動亂社會裡的苦悶心情,展現出一幅幅感傷,憂鬱而又秀麗、雋永的情景交融的畫面。[4]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