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包法利夫人》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包法利夫人》


《包法利夫人》是法國作家福樓拜創作的長篇小說。

作品講述的是一個受過貴族化教育的農家女愛瑪的故事。她瞧不起當鄉鎮醫生的丈夫包法利,夢想着傳奇式的愛情。可是她的兩度偷情非但沒有給她帶來幸福,卻使她自己成為高利貸者盤剝的對象。最後她積債如山,走投無路,只好服毒自盡。

內容簡介

包法利夫人小說描寫的是一位小資產階級婦女 因為不滿足平庸的生活而逐漸墮落的過程。主人公愛瑪為了追求浪漫和優雅的生活而自甘墮落與人通姦,最終因為負債纍纍無力償還而身敗名裂,服毒自殺。這裡寫的是一個無論在生活里還是在文學作品中都很常見的桃色事件,但是作者的筆觸感知到的是旁人尚未涉及的敏感區域。愛瑪的死不僅僅是她自身的悲劇,更是那個時代的悲劇。作者用很細膩的筆觸描寫了主人公情感墮落的過程,作者很努力地找尋着造成這種悲劇的社會根源。[1]

創作背景

19世紀40年代,正是資本主義制度在西歐確立的時期,法國的資產階級也在「七月革命」後取得了統治地位,並且,伴隨着工業革命的逐漸推進,法國的資本主義得到了很大的發展,工農業在這一時期都取得了很大的進步。而小說正是刻畫了1848年資產階級取得全面勝利後的法國第二帝國時期的社會風貌。 小說取材於真人真事:一個鄉村醫生夫人的服毒案。

福樓拜寫《包法利夫人》花了四年零四個月,每天工作十二小時。正反兩面的草稿寫了一千八百頁,最後定稿不到五百頁。1856年《包法利夫人》在《巴黎雜誌》上發表。

人物介紹

愛瑪

愛瑪是一個農夫的女兒,在修道院里接受過大家閨秀式的教育,在那裡她學過刺繡,彈鋼琴和屈從,但同時她也閱讀了大量浪漫主義的小說。她深信自己得到了那種不可思議的愛情,因此選擇了結婚。在查理·包法利醫治好她的父親之後,她便嫁給了他。然而愛瑪「結婚以前,自以為就有了愛情,可是,婚後卻不見愛情生出的幸福。」婚後不久,她便對這位鄉村醫生感到不滿,後來越發懷疑自己弄錯了。她是滿懷憧憬嫁給包法利的,但是,包法利是個笨人,他的談吐像人行道一樣呆板,見解庸俗;如同來往行人一般,衣着尋常,激不起情緒,也激不起笑或者夢想。

她討厭平靜的生活,轉而追求自己希望的愛情,一種沒有在現實中得到的愛情。她先後有兩個情人,萊昂與魯道夫。在永鎮她與萊昂發生了一段愛情,但他很快去了巴黎。很快她發現自己的生活既單調又無趣。然後她遇到了魯道夫,當地的一個鄉紳,隨後他們在一起度過了好長一段時間。此後,她在衣着,窗簾以及非常漂亮而毫無用處的裝飾品上花費了很多錢。她厭倦了她那索然無趣的丈夫,繼而打算與魯道夫私奔到較遠的某個地方。但是魯道夫冷眼相待,拋棄了她。一怒之下,她大病一場。她身體康復之後又揮霍掉了她丈夫許多錢。之後去盧昂看戲,她邂逅了萊昂。萊昂變成了一名律師,愛瑪又開始了和萊昂的幽會,過起了奢華的生活。她欠債越來越多,而這一切都是為了營造小說中那種浪漫的貴族男女的情愛生活。最終債務緊逼,丈夫無能,情人無情地迴避,她吞食了砒霜,痛苦地死在了在她丈夫而前。

查理·包法利

查理·包法利是一名鄉村醫生,前後有兩位妻子,但無論是作為哪一任妻子的丈夫,查理在家中都是毫無地位可言的。他的丈夫角色形同虛設。

作為丈夫,查理在生活中,無論大小事,他都極力順從愛瑪的要求。然而,在精神層面,查理對妻子的心靈世界是一無所知的,更不用說滿足妻子對浪漫愛情的需求了。所以,包法利醫生和愛瑪之間缺乏心靈上的溝通,一個是現實的另一個則是幻想的。

老包法利先生

老包法利先生是查理的父親,與查理的木鈉、呆板不同,當過外科軍醫的老包法利先生在早年是個美男子,於是,漂亮的外表為他帶來了六萬法郎和一個女人任勞任怨的付出。

結婚後,老包法利先生理應在家庭中扮演好丈夫的角色,然而,他依靠妻子的財產生活,吃好、喝好、睡好,騎馬遊樂,將自己肩上作為丈夫和男人的責任交由妻子去承擔。老包法利先生在家庭中的丈夫角色是名存實亡的。這樣的老包法利先生,顯然不是一位合格的丈夫。

除了不是一位合格的丈夫,老包法利先生也不是一位合格的父親。他想要以斯巴達式的嚴格教育使孩子能有一個強健的體魄。或許,這個初衷是好的。可是,他忽略了孩子天生性情溫和,並且,他的教育方式也是荒謬的。

郝麥

郝麥是藥劑師,在醫生查理到來後,表現得十分熱情,主動向醫生介紹了永鎮的各種情況,包括該地區的常見病例、氣候條件以及醫生家的住房條件等等。

萊昂

萊昂是一名實習生,後來成為書記員。這個俊美的金髮青年愛上了愛瑪。可此時的萊昂還只是一個靦腆害羞的小伙子,他雖然愛慕愛瑪,可是道德的束縛和天性的純真令他不敢越雷池半步,只能一面心中苦惱,一面默默地關注着她。他看似言行脫俗,其實骨子裡非常膚淺,很快就厭倦了沒有結果的愛情和千篇一律的生活,開始嚮往浮華的巴黎。不久,他便離開了榮維爾鎮,遠赴巴黎求學。

作品影響

《包法利夫人》不僅標誌着19世紀法國小說史的一個轉折,而且在世界範圍影響了小說這個文學體裁在此後一個多世紀的演變和發展過程。

作品評價

法國作家左拉:「以《包法利夫人》為典型的自然主義小說的首要特徵,是準確複製生活,排除任何故事性成分。作品的結構僅在於選擇場景以及某種和諧的展開秩序……最終是小說家殺死主人公,如果他只接受普通生活的平常進程。」

法國詩人波德萊爾:包法利夫人沉酒於想入非非的浪漫愛情的遐想中,她像男性一樣痴心地、慷慨地委身於那些卑劣的傢伙,也如同一些詩人醉心於女人一樣。其實這個女人在她的同類中,在她狹窄的世界裡和局限的視野中是很崇高的。

法國學者布呂納:「在法國小說史里,《包法利夫人》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它說明某些東西的結束和某些東西的開始。」

作家蘇童:《包法利夫人》是一部包含人性弱點的百科全書,認為它幾乎不帶評判色彩地描述了一個女人在追求愛情和物質享樂時的可愛與可氣、激情與痴狂以及任性與墮落。

作者簡介

居斯塔夫·福樓拜(Gustave Flaubert,1821-1880),法國作家。生於法國西北部魯昂城一個世代行醫的家庭。父親是魯昂市立醫院院長兼外科主任。他的童年是在父親的醫院裡度過的。福樓拜從中學時代起就開始嘗試文學創作。1841年他就讀於巴黎法學院,22歲時因被懷疑患癲癇病而輟學,此後他一直住在魯昂,專心從事創作,終生未婚。《包法利夫人》是福樓拜用了將近5年的時間於 1857年完成的。這部作品開創了文學史上的一個新紀元,也成為他的代表作。隨後他又創作了《薩朗寶》(1862)、《情感教育》(1869)和《三故事》(1877)。

參考資料

  1. 《包法利夫人》簡介。2013-09-03 來源: 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