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史記·三代世表第一》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史記》有十篇年表,用表格形式譜列某一時期的史事人物。年表前面有一段文字概說,習慣稱之為表序。表序集中地闡述司馬遷通古今之變的史學理論,同時提示年表內容,言約義豐,必須作貫通的閱讀,方知司馬遷作史之意。

前人闡釋史表,主要是從組織材料上立論。唐司馬貞曰:「《禮》有《表記》,而鄭玄雲『表,明也』。謂事微而不著,須表明也,故言表也。」(《三代世表·索隱》)。清趙翼說:「《史記》作十表,仿於周之譜牒,與紀傳相為出入,凡列侯、將、相、三公、九卿功名表著者,既為立傳,此外大臣無功無過者,傳之不勝傳,而又不容盡沒,則於表載之,作史體裁,莫大於是。」(《二十二史札記》卷一)。准此,則「表」之義有三:其一,表隱微細事,使之鮮明;其二,擴大紀、傳的記事範圍;其三,表與紀傳互為經緯,是聯繫紀傳的橋樑。從編纂方法看,這些解釋無疑是正確的。但這只是表層意義。從史學構架立論,十表為司馬遷精心之作,每篇年表均有切合內容的特殊結構。十表合成一系統結構,深微的史學義理蘊藏於年表的結構之中。十表的史學義例也可以概為三點:其一,編年記正朔,與本紀互相貫通,發明補充,展現天下大勢為全書之綱;其二,打破王朝體系,劃分歷史變革的時代段落;其三,各表結構與表序結合,闡述深微大義,最具《春秋》筆法。

十表篇目依年代順序排列,按時代斷限將黃帝至漢武帝近三千年歷史劃分為三個階段,即上古、近古、今世;五個時期,即三代、春秋十二諸侯、戰國、秦漢之際、漢興以來。具體內容,在各表的「提示」中再作詳述,這裡從略。

《三代世表》譜列五帝三代世系,而篇名只稱「三代世表」,不命名為「五帝三代世表」,這是因為五帝禪讓,不是傳代;且五帝之世為傳說之史,世系也不可確考;而三代稱王以後世系才較為明晰,故定名「三代世表」。全表分為兩截,譜列內容以帝王世次為經,前半截以不居帝王位者世次為緯,後半截以周初所封自魯至曹十國世次為緯。主旨是「觀百世之本支」,追溯歷史起於黃帝,宣揚大一統。

原文

   太史公曰:五帝、三代之記[1],尚矣[2]。自殷以前諸侯不可得而譜[3],周以來乃頗可著[4]。孔子因史文次《春秋》[5],紀元年[6],正時日月[7],蓋其詳哉。至於序《尚書》則略[8],無年月;或頗有,然多闕,不可錄。故疑則傳疑[9],蓋其慎也。

段意

以上第一段,說明《三代世表》所譜列的世系,周代以來較為可靠,周代以前為傳說之史,疑則傳疑。

注釋

[1]五帝:傳說上古時代氏族公社軍事民主制時期的五位帝王。《史記》開篇為《五帝本紀》,以黃帝、顓頊、帝嚳、帝堯、帝舜為五帝。三代:夏、殷、周。 [2]尚:通「上」,久遠。 [3]譜:按類編列。這裡指填制表格。 [4]頗:略,稍稍。 [5]因:憑藉。次:編次。這裡指撰寫。《春秋》:孔子依據魯國史記資料編撰的一部編年史,記載起魯隱公元年(前722)至魯哀公十四年(前481)間東周王室及諸侯列國間的史事。後世稱《春秋》所載這段歷史為春秋時代。 [6]紀元年:按年編次帝王相承的歷史。紀,條列。元年,帝王即位之始年。 [7]正:矯正,考核。 [8]序《尚書》:編次、整理《尚書》。《尚書》,五經之一,孔子選編的一部古典文獻集。 [9]疑則傳疑:對不可確考的傳說,或同一事物的不同異說,只作客觀記載,稱疑則傳疑。這裡指殷以前的帝王世次,不可確考。

原文

余讀《諜記》[1],黃帝以來皆有年數。稽其《歷譜諜》、《終始五德之傳》[2],古文咸不同[3],乖異[4]。夫子之弗論次其年月,豈虛哉[5]!於是以《五帝系諜》、《尚書》集世紀黃帝以來訖共和為《世表》[6]。

段意

以上第二段說明作《三代世表》的資料來源。

注釋

[1]諜記:《索隱》認為是記載古代帝王世系和諡號的書。《漢書·藝文志·歷譜》有:《黃帝五家歷》三十三卷,《顓頊曆》二十一卷,《古來帝王年譜》五卷等書。這些書均是春秋以後的偽托書,所記古帝王年數、世系,乃傳聞奇說的記錄,司馬遷認為不可靠,棄而不取,表現了他的科學精神。 [2]稽其句:稽,考核,校勘。《歷譜諜》:《索隱》認為是歷代的《諜記》。按,應指歷譜家所寫《諜記》。《終始五德之傳》:陰陽家所論著的五德循環更替之書。《藝文志·陰陽家》有《公檮生終始》十四篇,班固論云:「傳鄒奭《始終書》。」又《鄒子》四十九篇。這些書就是所謂「終始五德之傳。」終始,即循環、更替。陰陽家認為古代帝王相承及朝代更替,依金、木、水、火、土五德相生相剋之理轉次相承,循環無已。 [3]古文:指用古代文字書寫的先秦古籍,重點指儒家典籍。先秦古文字稱籀書,又叫大篆。秦漢文字改革,秦用小篆,漢用隸書,稱今文。 [4]乖異:牴牾,矛盾。司馬遷將歷譜家的《諜記》與陰陽家的「五德終始」互校,又與儒家古文對照,結果出入很大,矛盾百出。 [5]夫子句:夫子,指孔子。這裡說孔子序《尚書》略無年月,並非寫作上的疏失,而是文獻無征,故闕而不載,正是科學的態度。《尚書》即為古文典籍之一。 [6]於是句:《五帝系諜》,古書名,《大戴禮》中有《五帝德》、《帝系》兩篇。這句是說《三代世表》是根據《五帝德》和《帝系姓》並參考《尚書》編次而成的。集世,指編述了世系。共和,公元前841年西周國人趕走了殘暴的厲王,王室政權由周公、召公兩卿共同執政,史稱共和。共和維持了十四年後,大臣們擁立了厲王之子即位,就是周宣王,恢復了周天子的統治。這一重大事件司馬遷作為歷史斷限的臨界點,所以《三代世表》起於黃帝,迄於共和,而以共和元年為《十二諸侯年表》之起點。

原文

   張夫子問褚先生曰[1]:「《詩》言契、后稷皆無父而生[2]。今案諸傳記咸言有父,父皆黃帝子也[3],得無與《詩》謬乎[4]?」

褚先生曰:「不然。《詩》言契生於卵,后稷人跡者,欲見其有天命精誠之意耳[5]。鬼神不能自成,須人而生,奈何無父而生乎!一言有父,一言無父,信以傳信,疑以傳疑,故兩言之。堯知契、稷皆賢人,天之所生,故封之契七十里,後十餘世至湯,王天下。堯知后稷子孫之後王也,故益封之百里,其後世且千歲,至文王而有天下。《詩傳》曰[6]:『湯之先為契,無父而生。契母與姊妹浴於玄丘水。有燕銜卵墮之,契母得,故含之,誤吞之,即生契。契生而賢,堯立為司徒[7],姓之曰子氏。子者茲;茲,益大也。詩人美而頌之曰「殷社芒芒,天命玄鳥,降而生商[8]」。商者質[9],殷號也。文王之先為后稷,后稷亦無父而生。后稷母為姜嫄,出見大人跡而履踐之,知於身,則生后稷。姜嫄以為無父,賤而棄之道中,牛羊避不踐也。抱之山中[10],山者養之。又捐之大澤[11],鳥覆席食之[12]。姜嫄怪之,於是知其天子,乃取長之[13]。堯知其賢才,立以為大農,姓之曰姬氏。姬者,本也。詩人美而頌之曰「厥初生民[14]」,深修益成,而道后稷之始也。』孔子曰[15]:『昔者堯命契為子氏,為有湯也。命后稷為姬氏,為有文王也。太王命季歷[16],明天瑞也[17]。太伯之吳[18],遂生源也[19]。』天命難言,非聖人莫能見。舜、禹、契、后稷皆黃帝子孫也。黃帝策天命而治天下,德澤深後世,故其子孫皆復立為天子,是天之報有德也。人不知,以為氾從布衣匹夫起耳[20]。夫布衣匹夫安能無故而起王天下乎? 其有天命然。」

段意

以上為褚補第一段,寫褚少孫借與張夫子問答來解釋司馬遷記載殷、周始祖一言有父,一言無父,乃兩傳存疑。

注釋

[1]張夫子:即張長安。褚先生,即褚少孫。兩人均是西漢《詩經》大儒王式的學生,對魯詩有貢獻。事見《漢書·儒林傳》。「夫子」、「先生」均是尊稱。兩人為元、成間博士。褚少孫雅好《太史公書》,即《史記》,他續補了十篇,附驥《史記》而行,用「褚先生曰」來說明續補之由,並與司馬遷原作相區別。此篇是褚少孫為《三代世表》寫的後錄,解釋兩傳存疑。《史記·殷本紀》載殷始祖契為其母簡狄吞玄鳥卵而生;《史記·周本紀》載周始祖后稷名棄,其母姜嫄踐巨人跡而生,是為無父。又姜嫄為帝嚳元妃,簡狄為帝嚳次妃,棄、契兩人皆帝嚳之子,《三代世表》載其所出,是為有父。這兩種說法,司馬遷皆有根據。在漢代經學分為古文、今文兩派。古文家從父權制觀念立說,主張三代始祖皆父生;今文家為了神化帝王受命,取神生說,是無父而生。兩種觀念皆有傳說史影,反映人類從母權制到父系社會的歷史過程。褚少孫時代的學者還不能科學地解釋這兩種傳說史影,於是褚少孫用兩傳存疑來解釋。所謂兩傳存疑,就是把兩種或兩種以上的說法加以並存,留待後人去稽考,叫兩傳存疑。 [2]《詩》言句:指《詩經·商頌·玄鳥》和《大雅·生民》兩首詩。《玄鳥》頌商始祖契,《生民》頌周始祖后稷。 [3]黃帝子:黃帝子孫。司馬遷作《史記》將三代始祖、列國諸侯、周邊民族都追溯為黃帝子孫,因黃帝完成了父權制的統一,結束了部落紛爭,所以司馬遷有意識地以黃帝為述史開端,借黃帝來構成大一統歷史觀,在心理上消除各種氏族的畛域偏見,走向中央一統。北齊魏收作《魏書》,在《序紀》中說:「黃帝以土德王,北俗謂土為拓,謂後為跋,故以為氏。」魏收把拓跋氏附會為黃帝子孫是效法司馬遷的大一統歷史觀,為拓跋氏入主中原製造輿論。中華民族皆黃帝子孫就奠基於《史記》,《三代世表》具體譜列世系,這是當時的一種進步歷史觀,不僅在中華民族大融合的歷史上起了巨大的進步作用,而且「黃帝子孫」這一觀念至今乃至永遠都有無限的號召力,它是民族精神的象徵。 [4]得無:難道不。謬:違背,矛盾。 [5]天命:上天意旨。精誠:真誠。 [6]《詩傳》曰:這裡引文為魯詩的解說。傳,解說文字。 [7]司徒:古代掌土地、戶籍的最高長官。 [8]殷社芒芒等句:這裡的詩句引自《詩經·商頌·玄鳥》。原詩作:「天命玄鳥,降而生商,宅殷土芒芒。」殷社,指商地。盤庚遷殷前國號商,故城在今河南商丘縣;盤庚遷殷國號殷,殷墟在今河南安陽市小屯村。芒芒:廣大的樣子。玄鳥:燕子。 [9]質:樸質。 [10]抱:讀為「拋」。 [11]捐:丟棄。 [12]鳥覆席食之:鳥覆蓋着他,又鋪墊着他,還餵食給他。席,《周本紀》作「薦」,即鋪墊。 [13]長:撫養使之成長。 [14]厥初生民:引自《詩經·大雅·生民》。厥,其。生民,指后稷。 [15]孔子曰云云:引自緯書。 [16]太王:文王祖父古公亶父,為周族先公傑出首領之一。太王為周武王所追封。季歷:太王少子,文王之父。 [17]天瑞:上天降下的祥瑞。 [18]太伯:古公亶父長子,他為了讓位季歷,逃奔勾吳成為吳國始祖,史稱吳太伯。 [19]生源:指周代產生的本源。由於太伯奔吳,季歷嗣位,所以才有文王、武王建立周朝。 [20]氾:通「泛」,普遍。

== 原文 ==  

「黃帝後世何王天下之久遠邪?」

曰:「《傳》雲天下之君王為萬夫之黔首請贖民之命者帝[1],有福萬世。黃帝是也。五政明則修禮義[2],因天時舉兵征伐而利者王,有福千世。蜀王[3],黃帝後世也,至今在漢西南五千里,常來朝降[4],輸獻於漢,非以其先之有德,澤流後世邪?行道德豈可以忽乎哉!人君王者舉而觀之。漢大將軍霍子孟名光者[5],亦黃帝後世也,此可為博聞遠見者言,固難為淺聞者說也。何以言之?古諸侯以國為姓,霍者,國名也。武王封弟叔處於霍[6],後世晉獻公滅霍公,後世為庶民,往來居平陽。平陽在河東[7],河東晉地,分為魏國。以《詩》言之,亦可為周世[8]。周起后稷,后稷無父而生。以三代世傳言之,后稷有父名高辛;高辛,黃帝曾孫。《皇帝終始傳》曰[9]:『漢興百有餘年,有人不短不長[10],出白燕之鄉[11],持天下之政,時有嬰兒主[12],卻行車[13]。』霍將軍者,本居平陽白燕。臣為郎時[14],與方士考功會旗亭下[15],為臣言,豈不偉哉[16]!」

段意

以上為褚補第二段,寫古代諸侯及偉大歷史人物皆黃帝子孫,用以說明五帝三代之君是積德累善得天下,並且澤流後世。

注釋

[1]《傳》雲句:傳,泛指經傳古書。此句有訛文,《史記會注考證》認為「黔首」當作「元首」。贖,通「續」,延續。句意謂,古書上說,作為天下的君王,他是萬民的元首,也就是能延續人民生命的人才能成為帝王。 [2]五政:古以興農桑、審好惡、宣文教、立武備、明賞罰為五政。 [3]蜀王:名蠶叢,傳說為昌意之庶子封於蜀的後裔。昌意,黃帝次子。蜀王為昌意之後,故為黃帝子孫。 [4]朝降:義不通,降字為衍文。朝,朝見天子。 [5]霍子孟:霍光的字。霍光,平陽(今山西臨汾)人,官至大將軍,輔佐昭宣中興的大政治家。《漢書》有傳。 [6]霍:西周武王弟姬處的封國。古霍邑在今山西霍縣西南。 [7]河東:漢郡名,治所安邑,在今山西夏縣西北。 [8]世:世系,子孫。霍氏為姬處後裔,因此為周之子孫。 [9]《皇帝終始傳》:陰陽家言五行讖緯之書。 [10]不短不長:中等身材。指霍光。《漢書·霍光傳》載,身高僅七尺三寸,合1.69米。 [11]白燕之鄉:鄉名白燕。《正義》作「白彘」。 [12]嬰兒主:指昭帝劉弗陵,八歲即位,霍光輔政。 [13]卻行車:倒退行車,喻霍光擅權,帝輦不得前行。 [14]臣為郎時:褚少孫在宣帝五鳳四年(前54)應博士弟子選,甘露元年(前53)以高第為郎,元、成間為博士。郎,宮廷禁衛官,屬郎中令。 [15]與方士考功會旗亭下:曾和有職銜的老資格方士在旗亭下相會。方士,醫卜星相一類人的通稱。考功,方士的官銜,授予年老資深的方士。旗亭,即市樓,古時建於集市之中,上立旗,故稱旗亭,為觀察指揮集市之所。[16]為臣言。豈不偉哉:指方士在旗亭下對褚少孫講述了霍光執政的故事,霍光雖然身材矮小,但卻是一個偉大的人。[1]

司馬遷

司馬遷(前145年或前135年~不可考),字子長,生於龍門(西漢夏陽、即今陝西省韓城市,另說今山西省河津市),西漢史學家、散文家。他以其「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史識創作了中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史記》(原名《太史公書》)。被公認為是中國史書的典範,該書記載了從上古傳說中的黃帝時期,到漢武帝元狩元年,長達3000多年的歷史,是「二十五史」之首,被魯迅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2]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