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三王世家褚先生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史記·三王世家褚先生曰》
原文
傳中稱《三王世家》文辭可觀[2],求其世家,終不能得。竊從長老好故事者取其封策書,編列其事而傳之,令後世得觀賢主之指意。
蓋聞孝武帝之時,同日而俱拜三子為王:封一子於齊[3],一子於廣陵[4],一子於燕[5]。各因子才力智能,及土地之剛柔,人民之輕重,為作策以申戒之。謂王:「世為漢藩輔,保國治民,可不敬與!王其戒之。」夫賢主所作,固非淺聞者所能知,非博聞強記君子者所不能究竟其意[6]。至其次序分絕,文字之上下,簡之參差長短,皆有意,人莫之能知。謹論次其真草詔書[7],編於左方,令覽者自通其意而解說之。
段意
褚少孫敘說其補作《三王世家》的原委。
注釋
[1]褚先生:褚少孫,漢元、成二帝時人。曾續補《史記》。
[2]傳中:指《太史公自序》。
[3]齊:諸侯國名。漢時治所在今淄博市。
[4]廣陵:國名。西漢元狩三年改江都國置廣陵國,治所在今揚州市。
[5]燕:諸侯國名,治所在今北京市西南。
[6]究竟:詳盡探求。
[7]真草:疑即草隸,漢初開始通行的一種書寫字體。[1]
司馬遷
司馬遷(前145年或前135年~不可考),字子長,生於龍門(西漢夏陽、即今陝西省韓城市,另說今山西省河津市),西漢史學家、散文家。他以其「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史識創作了中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史記》(原名《太史公書》)。被公認為是中國史書的典範,該書記載了從上古傳說中的黃帝時期,到漢武帝元狩元年,長達3000多年的歷史,是「二十五史」之首,被魯迅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2]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