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史記·劉敬叔孫通列傳漢七年》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至晉陽[2],聞信與匈奴欲共擊漢,上大怒,使人使匈奴。

原文

   至晉陽[2],聞信與匈奴欲共擊漢,上大怒,使人使匈奴。匈奴匿其壯士、肥牛馬,但見老弱及羸畜。使者十輩來,皆言匈奴可擊。上使劉敬復往使匈奴,還報曰:「兩國相擊,此宜夸矜見所長。今臣往,徒見羸瘠老弱[3],此必欲見短,伏奇兵以爭利。愚以為匈奴不可擊也,」是時漢兵已逾句注[4],二十餘萬兵已業行[5],上怒,罵劉敬曰:「齊虜! 以口舌得官,今乃妄言沮吾軍[6]!」械繫敬廣武[7]。遂往 ,至平城,匈奴果出奇兵圍高帝白登[8],七日然後得解。高帝至廣武,赦敬,曰:「吾不用公言,以困平城。吾皆以斬前使十輩言可擊者矣。」乃封敬二千戶,為關內侯,號為建信侯。

段意

寫劉敬告訴劉邦「匈奴不可擊也」,結果惹怒劉邦,獲罪被囚。後來證明他的意見正確,於是又得封為侯。

注釋

  [1]漢七年:公元前200年。

  [2]晉陽:縣名,在今山西太原市西南。

  [3]羸(lei)瘠老弱:瘦弱的牲畜和老弱的士卒。

  [4]已逾句注:已翻過句注山。此山在今山西代縣西北。

  [5]業行:全都出動。

  [6]沮吾軍:阻撓我出兵。沮:同「阻」。

  [7]廣武:縣名,在今代縣西南。

  [8]白登:山名,在平城東北。平城縣在今大同市東北。[1]

司馬遷

司馬遷(前145年或前135年~不可考),字子長,生於龍門(西漢夏陽、即今陝西省韓城市,另說今山西省河津市),西漢史學家、散文家。他以其「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史識創作了中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史記》(原名《太史公書》)。被公認為是中國史書的典範,該書記載了從上古傳說中的黃帝時期,到漢武帝元狩元年,長達3000多年的歷史,是「二十五史」之首,被魯迅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2]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