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史記·刺客列傳專諸者》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史記·刺客列傳專諸者》

原文

伍子胥之亡楚而如吳也[2],知專諸之能。伍子胥既見吳王僚,說以伐楚之利。吳公子光曰:「彼伍員父兄皆死於楚而員言伐楚,欲自為報私仇也,非能為吳。」吳王乃止。伍子胥知公子光之欲殺吳王僚,乃曰:「彼光將有內志[3],未可說以外事[4]。」乃進專諸於公子光。

光之父曰吳王諸樊。諸樊弟三人:次曰餘祭,次曰夷眜,次曰季子札。諸樊知季子札賢而不立太子,以次傳三弟,欲卒致國於季子札。諸樊既死,傳餘祭。餘祭死,傳夷眜。夷眜死,當傳季子札;季子札逃不肯立,吳人乃立夷眜之子僚為王。公子光曰:「使以兄弟次邪,季子當立;必以子乎,則光真適嗣,當立。」故嘗陰養謀臣以求立[5]。

光既得專諸,善客待之。九年而楚平王死。春,吳王僚欲因楚喪,使其二弟公子蓋餘、屬庸將兵圍楚之灊[6];使延陵季子於晉,以觀諸侯之變[7]。楚發兵絕吳將蓋餘、屬庸路,吳兵不得還。於是公子光謂專諸曰:「此時不可失! 不求何獲[8]?且光真王嗣,當立,季子雖來,不吾廢也。」專諸曰:「王僚可殺也。母老子弱,而兩弟將兵伐楚,楚絕其後。方今吳外困於楚,而內空無骨鯁之臣[9],是無如我何。」公子光頓首曰:「光之身,子之身也[10]。」

四月丙子,光伏甲士於窟室中[11],而具酒請王僚。王僚使兵陳自宮至光之家,門戶階陛左右皆王僚之親戚也[12]。夾立侍,皆持長鈹[13]。酒既酣,公子光詳為足疾[14],入窟室中,使專諸置匕首魚炙之腹中而進之[15]。既至王前,專諸擘魚[16],因以匕首刺王僚,王僚立死。左右亦殺專諸,王人擾亂[17]。公子光出其伏甲以攻王僚之徒,盡滅之,遂自立為王,是為闔閭[18]。闔閭乃封專諸之子以為上卿。

其後七十餘年而晉有豫讓之事。

段意

記述專諸為吳國公子光刺剎吳王僚的故事。在吳王僚早存戒心、警衛森嚴的情況下,專諸竟用「置匕首於魚炙之腹中」的辦法而使行刺成功,足見其既智且勇。本段敘事脈絡清楚,條理晰然。

注釋

  [1]堂邑:吳地名,在今江蘇省六合北。

  [2]伍子胥:又名伍員,楚國人,其父伍奢,兄伍尚皆被楚平王所殺,伍子胥逃到吳國。亡:逃亡。如:去、到。

  [3]內志:指欲在國內奪取王位。

  [4]外事:指伐楚等對外用兵之事。

  [5]嘗:「同常」。

  [6]灊:古邑名,在今安徽省霍山東北。

  [7]變:變化、反應。

  [8]不求何獲:自己不追求,哪能得到東西。

  [9]骨鯁之臣:堅持原則、直言敢諫的大臣。此處指得力的助手。

  [10]光之身,子之身也:意謂你的家庭後事一概由我負責,我可以代替你。

  [11]窟室:地下室。

  [12]親戚:親信、親近者。

  [13]鈹(pi):兩邊都有鋒刃的刀。

  [14]詳:同「佯」,假裝。

  [15]魚炙:燒好的魚。

  [16]擘(bo):用手撕開。

  [17]王人:王僚的侍從親近等。

  [18]闔閭(hé lǚ):吳國諸侯王,夫差之父。[1]

司馬遷

司馬遷(前145年或前135年~不可考),字子長,生於龍門(西漢夏陽、即今陝西省韓城市,另說今山西省河津市),西漢史學家、散文家。他以其「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史識創作了中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史記》(原名《太史公書》)。被公認為是中國史書的典範,該書記載了從上古傳說中的黃帝時期,到漢武帝元狩元年,長達3000多年的歷史,是「二十五史」之首,被魯迅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2]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