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史記·司馬相如列傳《春秋》推見至隱》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史記·司馬相如列傳《春秋》推見至隱》

原文

《春秋》推見至隱[1],《易》本隱之以顯[2],《大雅》言王公大人而德逮黎庶[3],《小雅》譏小己之得失,其流及上[4]。所以言雖外殊,其合德一也。相如雖多虛辭濫說,然其要歸引之節儉,此與《詩》之風諫何異! 揚雄以為靡麗之賦,勸百風一,猶馳騁鄭衛之聲,曲終而奏雅,不已虧乎[5]?余采其語可論者著於篇。

段意

司馬遷評論司馬相如賦作帶有諷諫君上、崇尚節儉的重要思想價值,與《詩經》傳統相符(文中引揚雄之語乃後人所加,非司馬遷本意)。

注釋

  [1]謂《春秋》表現作者的評判褒貶意見,在文字上極為隱微。如晉文公召周天子至河陽,非臣下事君之義,《春秋》即書天子「狩河陽」,而諱言晉文公所召。即隱含着對晉文公的批評之意,又顧及了天子的顏面。

  [2]謂《易》本陰陽之微妙,出而推見人事之善惡吉凶卻頗為顯明。微妙的天道經由對人事的推見而顯示出來,即「本隱之以顯」。

  [3]謂《詩經·大雅》先言王公大人之德,而後及於眾庶百姓。逮:及。

  [4]謂《小雅》中諷喻時世的詩作,總先述說自身(「小己」)所遇之憂苦,而追根究底,關係到在位者施政之得失,是為「其流及上」。

  [5]此揚雄之語出自《揚子法言·吾子篇》:「詩人之賦麗以則,辭人之賦麗以淫」、「或曰:『賦可以諷乎?』曰:『諷乎!諷則已(止);不已,吾恐不免於勸(鼓勵)也」。勸百諷一:指許多賦大事鋪陳聲色淫佚之樂,本意在諷諫君上停止這種享樂,歸於節儉,但實際效果卻是引發、鼓勵了君王對享樂的追求。「勸百」指慫恿、鼓勵多;「諷一」指諷諫效果少。鄭衛之聲:指淫佚之聲(漢儒對「鄭衛之聲」的偏見)。雅:指正聲。不已虧乎:不已使君德虧損了嗎?[1]

司馬遷

司馬遷(前145年或前135年~不可考),字子長,生於龍門(西漢夏陽、即今陝西省韓城市,另說今山西省河津市),西漢史學家、散文家。他以其「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史識創作了中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史記》(原名《太史公書》)。被公認為是中國史書的典範,該書記載了從上古傳說中的黃帝時期,到漢武帝元狩元年,長達3000多年的歷史,是「二十五史」之首,被魯迅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2]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