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史記·司馬相如列傳烏有先生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史記·司馬相如列傳烏有先生曰》

原文

「是何言之過也! 足下不遠千里,來況齊國[1],王悉發境內之士,而備車騎之眾,以出田,乃欲戮力致獲,以娛左右也,何名為夸哉!問楚地之有無者,願聞大國之風烈,先生之餘論也。今足下不稱楚王之德厚,而盛推雲夢以為高,奢言淫樂而顯侈靡,竊為足下不取也。必若所言,固非楚國之美也。有而言之,是章君之惡;無而言之,是害足下之信[2]。章君之惡而傷私義,二者無一可,而先生行之,必且輕於齊而累於楚矣[3]。且齊東堵巨海,南有琅邪;觀乎成山,射乎之罘[4];浮勃澥,游孟諸;邪與肅慎為鄰,右以湯谷為界[5];秋田乎青丘,傍偟乎海外[6]。吞若雲夢者八九,其於胸中曾不蒂芥[7]。若乃俶儻瑰偉,異方殊類,珍怪鳥獸,萬端鱗萃,充仞其中者[8],不可勝記,禹不能名,契不能計[9]。然在諸侯之位,不敢言遊戲之樂,苑囿之大。先生又見客,是以王辭而不能復,何為無用應哉!」

段意

烏有先生批評子虛誇耀楚王淫樂乃彰君之惡而傷私義,並以為齊地之廣大、富饒遠勝楚之雲夢。

注釋

  [1]況:同「貺」,惠賜、贈予。

  [2]有:指所說楚王田獵雲夢之事真如子虛所說。章:此為暴露之意。無:所說不實。

  [3]輕於:為齊所看輕。累於:獲罪於楚而受累。

  [4]觀:游觀。成山:在今山東榮成縣東。射:射獵。之罘(fu):山名,在今山東福山縣東北。

  [5]勃澥(xie):今渤海灣。孟諸:古代澤藪。邪:同「斜」。肅慎:古國名,在今遼寧、吉林、黑龍江境內。湯谷:即暘谷,太陽升起的地方。

  [6]青丘:國名,傳說在大海之東三百里。

  [7]蒂(di)芥:刺鯁。

  [8]俶儻(tìtǎng):傑出、不平凡。瑰偉:宏偉瑰奇。鱗萃:如魚鱗齊集。仞:同「牣」,滿。

  [9]契:帝堯時司徒。計:統計。[1]

司馬遷

司馬遷(前145年或前135年~不可考),字子長,生於龍門(西漢夏陽、即今陝西省韓城市,另說今山西省河津市),西漢史學家、散文家。他以其「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史識創作了中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史記》(原名《太史公書》)。被公認為是中國史書的典範,該書記載了從上古傳說中的黃帝時期,到漢武帝元狩元年,長達3000多年的歷史,是「二十五史」之首,被魯迅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2]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