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史記·司馬相如列傳其後人有上書言相如使時受金》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史記·司馬相如列傳其後人有上書言相如使時受金》

原文

居歲餘,復召為郎。

相如口吃而善著書。常有消渴疾[2]。與卓氏婚,饒於財。其進仕宦,未嘗肯與[3]公卿國家之事,稱病閒居,不慕官爵。常[4]從上至長楊獵[5],是時天子方好自擊熊彘,馳逐野獸,相如上疏諫之。其辭曰:

臣聞物有同類而殊能者,故力稱烏獲,捷言慶忌,勇期賁、育[6]。臣之愚,竊以為人誠有之,獸亦宜然[7]。今陛下好陵阻險,射猛獸,卒然遇軼材[8]之獸,駭不存[9]之地,犯屬車之清塵[10],輿不及還轅,人不暇施巧,雖有烏獲、逢蒙之伎,力不得用,枯木朽株盡為害矣。是胡越起於轂下,而羌夷接軫[11]也,豈不殆哉! 雖萬全無患,然本非天子之所宜近也。

且夫清道而後行,中路而後馳,猶時有銜橛之變[12],而況涉乎蓬蒿,馳乎丘墳,前有利獸之樂而內無存變[13]之意,其為禍也不亦難矣!夫輕萬乘之重不以為安,而樂出於萬有一危之途以為娛,臣竊為陛下不取也。

蓋明者遠見於未萌,而智者避危於無形。禍固多藏於隱微而發於人之所忽者也。故鄙諺曰「家累千金,坐不垂堂」[14]。此言雖小,可以喻大。臣願陛下之留意幸察。

段意

司馬相如不慕官爵,但對武帝多所諷諫。此段錄《上書諫獵》全文,力陳天子好獵之害。措辭雖止於天子自身之安危,卻表現了「桀驁不欲迎雄主之意」的作風。

注釋

  [1]受金:收受賄金。

  [2]消渴疾:近人以為即糖尿病。

  [3]與(yu):參與。

  [4]常:嘗,曾經。

  [5]長楊:在今陝西周至縣東南一帶,有行宮長楊宮。

  [6]烏獲:戰國時秦力士。慶忌:春秋吳王僚之子,以勇武著稱。賁、育:指孟賁、夏育,均為古之勇士。

  [7]指獸中也有超常之勇獸。

  [8]卒:通「猝」,突然。軼材:超眾之材。

  [9]不存之地:不可得而安存之地。

  [10]屬車:本應指天子所乘之輿,但不合臣下諫上之禮,故以天子隨從之車代之。正如稱天子為「陛下」一樣。清塵:灰塵。稱「清」,乃因天子之車所捲起而尊之也。

  [11]胡越:北方胡人、南方越人,均曾與漢為敵。此喻禍害。轂(gu):車輪承接車軸處,此藉此車輪。軫:車後橫木。

  [12]銜橛之變:指馬口所銜鉤心鐵(橛)斷落,致使車駕傾覆傷人的災變。

  [13]利獸之樂:貪利獵取獸物的樂趣。存變之意:防備突發災變之心。

  [14]垂堂:指正對堂檐下處。坐不垂堂,防備瓦墮而傷己。[1]

司馬遷

司馬遷(前145年或前135年~不可考),字子長,生於龍門(西漢夏陽、即今陝西省韓城市,另說今山西省河津市),西漢史學家、散文家。他以其「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史識創作了中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史記》(原名《太史公書》)。被公認為是中國史書的典範,該書記載了從上古傳說中的黃帝時期,到漢武帝元狩元年,長達3000多年的歷史,是「二十五史」之首,被魯迅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2]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