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史記·呂不韋列傳往來販賤賣貴》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史記·呂不韋列傳往來販賤賣貴》

原文

往來販賤賣貴,家累千金。

秦昭王四十年,太子死。其四十二年,以其次子安國君為太子[2]。安國君有子二十餘人。安國君有所甚愛姬,立以為正夫人,號曰華陽夫人。華陽夫人無子。安國君中男名子楚,子楚母曰夏姬,毋愛。子楚為秦質子於趙[3]。秦數攻趙,趙不甚禮子楚。

子楚,秦諸庶孽孫[4],質於諸侯,車乘進用不饒[5],居處困,不得意。呂不韋賈邯鄲,見而憐之,曰「此奇貨可居」。乃往見子楚,說曰:「吾能大子之門[6]。」子楚笑曰:「且自大君之門,而乃大吾門!」呂不韋曰:「子不知也,吾門待子門而大。」子楚心知所謂,乃引與坐,深語。呂不韋曰:「秦王老矣,安國君得為太子。竊聞安國君愛幸華陽夫人,華陽夫人無子,能立適嗣者獨華陽夫人耳[7]。今子兄弟二十餘人,子又居中,不甚見幸,久質諸侯。即大王薨,安國君立為王,則子無幾得與長子及諸子旦暮在前者爭為太子矣[8]。」子楚曰:「然。為之奈何?」呂不韋曰:「子貧,客於此,非有以奉獻於親及結賓客也[9]。不韋雖貧,請以千金為子西遊,事安國君及華陽夫人,立子為適嗣。」子楚乃頓首曰:「必如君策,請得分秦國與君共之。」

段意

呂不韋本是個從事販運的大商人,因在邯鄲經商時認識處於困境中的秦質子子楚,認定他是「奇貨可居」,便專門晉見,為之出謀劃策,使子楚大為動心,並許下「必如君策,請得分秦國與君共之」的重願。

注釋

  [1]陽翟:今河南禹縣。賈(gu):商人。

  [2]安國君:名桂,後為秦王,諡孝文。

  [3]質子:作為人質的世子。

  [4]庶孽孫:庶出的、非嫡的孫子。

  [5]進用:日常財用。

  [6]大:光大。

  [7]適:通「嫡」。

  [8]無幾:沒有機會。

  [9]非有以:沒有什麼可用以。[1]

司馬遷

司馬遷(前145年或前135年~不可考),字子長,生於龍門(西漢夏陽、即今陝西省韓城市,另說今山西省河津市),西漢史學家、散文家。他以其「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史識創作了中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史記》(原名《太史公書》)。被公認為是中國史書的典範,該書記載了從上古傳說中的黃帝時期,到漢武帝元狩元年,長達3000多年的歷史,是「二十五史」之首,被魯迅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2]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