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史記·吳王濞列傳孝景帝三年正月甲子》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史記·吳王濞列傳孝景帝三年正月甲子》

原文

西涉淮[3],因並楚兵[4]。發使遺諸侯書曰[5]:「吳王劉濞敬問膠西王、膠東王、菑川王、濟南王、趙王、楚王、淮南王、衡山王、廬江王、故長沙王子[6]:幸教寡人[7]! 以漢有賊臣,無功天下,侵奪諸侯地,使吏劾系訊治[8],以僇辱之為故[9],不以諸侯人君禮遇劉氏骨肉[10],絕先帝功臣[11],進任奸宄[12],詿亂天下[13],欲危社稷[14]。陛下多病志失[15],不能省察[16]。欲舉兵誅之[17],謹聞教[18]。敝國雖狹[19],地方三千里[20];人雖少,精兵可具五十萬[21]。寡人素事南越三十餘年[22],其王君皆不辭[23],分其卒以隨寡人,又可得三十餘萬。寡人雖不肖,願以身從諸王[24]。越直長沙者[25],因王子定長沙以北[26],西走蜀、漢中[27]。告越、楚王、淮南三王[28],與寡人西面[29]。齊諸王與趙王定河間、河內[30],或入臨晉關[31],或與寡人會洛陽。燕王、趙王固與胡王有約[32],燕王北定代、雲中[33],摶胡眾入蕭關[34],走長安[35],匡正天子[36],以安高廟[37]。願王勉之[38]。楚元王子、淮南三王或不沐洗十餘年[39],怨入骨髓[40],欲一有所出之久矣[41],寡人未得諸王之意[42],未敢聽[43]。今諸王苟能存亡繼絕[44],振弱伐暴[45],以安劉氏[46],社稷之所願也[47]。敝國雖貧,寡人節衣食之用[48],積金錢,修兵革[49],聚穀食[50],夜以繼日,三十餘年矣。凡為此[51],願諸王勉用之[52]。能斬捕大將者[53],賜金五千斤[54],封萬戶[55];列將[56],三千斤,封五千戶;裨將[57],二千斤,封二千戶;二千石[58],千斤,封千戶;千石[59],五百斤,封五百戶:皆為列侯[60]。其以軍若城邑降者[61],卒萬人[62],邑萬戶[63],如得大將[64];人戶五千[65],如得列將;人戶三千,如得裨將;人戶千,如得二千石;其小吏皆以差次受爵金[66]。佗封賜皆倍軍法[67]。其有故爵邑者[68],更益勿因[69]。願諸王明以令士大夫[70],弗敢欺也。寡人金錢在天下者往往而有[71],非必取於吳[72],諸王日夜用之弗能盡。有當賜者告寡人,寡人且往遺之[73]。敬以聞[74]。」

段意

漢景帝三年(前154年)吳王劉濞在廣陵起兵西渡淮河與楚國兵合併後,向諸侯王送去書信。信的主要內容有四個方面:一、說明起兵的理由。信中說,漢朝出了奸臣,他們侵奪諸侯國的封地,派官吏彈劾、審訊、關押、懲辦諸侯,任用壞人,迷惑天子。而天子神智失常不能察覺。二、吳國的軍隊數量。劉濞自稱他可以徵集五十萬精兵,還可以得到南越派來跟隨他的三十多萬人。三、起兵的進軍路線兵力部署。長沙王的兒子們平定長沙以北地區及蜀郡、漢中郡;越王、楚王、淮南王與吳王西進;齊王、趙王平定河間郡、河內郡、臨晉關、洛陽;燕王平定代郡和雲中郡,統帥胡軍入蕭關,和吳王一道直趨長安糾正天子,安定皇室。四、規定軍功獎賞標準。信中具體規定了殺死、俘虜大將、將軍、副將、二千石級官吏、一千石級官吏賞賜黃金的數量和食邑的戶數,獲得上述軍功的都封列侯;還規定了對投降者的獎賞標準。

注釋

  [1]孝景帝:劉啟,前156年即位。三年:即前154年。甲子:古代用干支紀日的日期。

  [2]初:首先。廣陵:縣名,今江蘇揚州市。

  [3]涉:渡。

  [4]並:合併。

  [5]發:派遣。遺(wei):送給。書:信,文書。

  [6]淮南王:劉安,淮南厲王劉長之子,文帝十六年(前164年)立為淮南王。吳楚七國叛亂時因國相反對未參與叛亂。武帝時謀反未遂而自殺。封國在今安徽省淮河以南一帶。衡山王:劉勃,漢高帝七子劉長之子。封國在今安徽、湖北、河南交界地區。吳楚七國反叛時堅決守衛封地無二心,次年徙王濟北,故又稱濟北王。廬江王:劉賜,劉長之子。封國在今安徽南部和湖北東部。武帝時謀反失敗自殺。故長沙王子:高帝時吳芮封長沙王。吳芮第四代無子,其庶子二人封為列侯,未能繼承王位,故稱長沙王子。封國在今湖南省、江西省一帶。

  [7]幸:表敬副詞。表示對方這樣做使自己感到慶幸。

  [8]使:派遣。劾:彈劾,揭發檢舉。系:拴,指拘捕。訊:審訊。治:懲處。

  [9]僇(lu)辱:侮辱。之:他們。指諸侯王。為故:當作能事。故,事。

  [10]人君:君主。遇:對待。

  [11]絕:拋棄,免除。先帝:指漢高祖劉邦等已故君主。

  [12]進任:提拔任用。奸宄(gui):為非作歹的人。

  [13]詿(gua):欺詐。亂:迷惑。

  [14]危:危害。社稷:國家政權。本指帝王立國所祭祀的土神和穀神,象徵國家,故用以指代國家。

  [15]陛(bi)下:對皇帝的尊稱。本指殿階之下,臣下與帝王言,不敢直訴,呼在陛下者轉告,故轉而用作對帝王的尊稱。志失:神志失常。

  [16]省(xing)察:醒悟察覺。

  [17]舉兵:出動軍隊。

  [18]謹:恭敬。

  [19]敝:稱自己一方的謙詞。狹:小。

  [20]方:方圓。

  [21]具:備辦,準備。

  [22]素事南越:一向結交南越。南越,古代越人的一支,分布在今廣東、廣西及越南北部,漢朝建立後向漢稱臣。

  [23]王君:指南越的頭領國王、君長。辭:推辭,拒絕。

  [24]以身從:親自跟隨。

  [25]越:南越。直:當,臨。長沙:長沙郡,今湖南長沙市。

  [26]因:由。王子:長沙王之子。定:平定。

  [27]蜀:蜀郡,治所今四川成都市。

  [28]告:告訴。

  [29]西面:面向西,即向西進軍。

  [30]河內:郡名,在今河南武陟西南。

  [31]或:有的,即一部分。臨晉關:關名,舊址在今陝西大荔縣東北。

  [32]燕王:劉澤,漢高祖從祖兄弟,文帝元年封為燕王。劉濞謀反時的燕王是劉澤之孫劉定國。封國在今河北省北部。固:原來。胡王:匈奴王。

  [33]代:代郡,今河北蔚縣西南。雲中:雲中郡,今內蒙古托克托東北古城。

  [34]摶(tuan):聚集。胡眾:指匈奴軍隊。蕭關:關名,舊址在今寧夏回族自治區固原縣東南。

  [35]走:奔向。

  [36]匡正:糾正。

  [37]高廟:漢高祖劉邦死後的祠廟,此代指皇室、朝廷。

  [38]願:希望。勉:努力。

  [39]楚元王:劉交。漢高祖同父異母弟,初封文信君,高帝六年(前201年)立為楚王。卒諡元王。其子有劉禮、劉富、劉歲、劉藝、劉調。淮南三王:指淮南、衡山、廬江三王,他們三兄弟是淮南國分立出來的。或:有的人。不沐洗:不洗頭洗腳。表示念念不忘報仇雪恨而忘了洗頭洗腳。

  [40]怨:恨。

  [41]一:一旦。出之:離棄朝廷,指背叛。出,離棄。此句言,想有朝一日背離朝廷已經很久。

  [42]意:同意。

  [43]聽:聽從。

  [44]苟:如果。存亡繼絕:使滅亡的國家恢復存在,使斷絕了的後代能夠繼續。

  [45]振弱伐暴:拯救弱小,討伐強暴。

  [46]安劉氏:安定劉氏政權。

  [47]願:希望。

  [48]用:財用,費用。

  [49]修:造。兵:兵器,武器。革:皮革制的護身衣和盾牌。

  [50]聚穀食:積蓄儲備糧食。

  [51]凡為此:全都是為了這個目的。指發動叛亂,奪取國家政權。

  [52]用:使用。之:指代上述金錢、兵革、穀食。

  [53]斬:殺。捕:俘獲。

  [54]金:銅。漢代把金子叫黃金,把銅叫金或赤金。

  [55]封萬戶:封賜有萬戶人口的食邑。


  [56]列將:一般將軍。此指斬捕一般將軍。

  [57]裨(pi)將:副將。

  [58]二千石:官秩等級。此指俸祿為二千石的官員,如將作大匠、水衡都尉等列卿及郡太守、諸侯王國相一級的官員。

  [59]千石:指俸祿為千石的官員,如丞相長史、太尉長史、御史中丞、太中大夫等。

  [60]列侯:漢代二十等爵位的最高一級爵位。

  [61]若:或者。

  [62]卒萬人:指投降的士兵一萬人。

  [63]邑萬戶:指封賜給頭領有一萬戶人口的食邑。

  [64]如:比照,按照。

  [65]人戶五千:指軍隊人數五千,城邑戶口五千。

  [66]差次:等級次序。爵金:爵位和賞金。

  [67]佗:同「他」,其他,別的。倍軍法:比照軍功法加倍。

  [68]有故爵邑者:原來有爵位食邑的人。

  [69]更益:另外增加(爵邑)。勿因:不止沿襲保持(故爵邑)。

  [70]明以令:明確地發布命令。士大夫:此指軍士、官吏。

  [71]往往:處處。

  [72]非必:不一定。

  [73]且:將。遺(wei):送給。此指封賜。

  [74]敬以聞:恭敬地讓(各位諸侯王)知道。[1]

司馬遷

司馬遷(前145年或前135年~不可考),字子長,生於龍門(西漢夏陽、即今陝西省韓城市,另說今山西省河津市),西漢史學家、散文家。他以其「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史識創作了中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史記》(原名《太史公書》)。被公認為是中國史書的典範,該書記載了從上古傳說中的黃帝時期,到漢武帝元狩元年,長達3000多年的歷史,是「二十五史」之首,被魯迅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2]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