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史記·商君列傳鞅少好刑名之學》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史記·商君列傳鞅少好刑名之學》

原文

鞅少好刑名之學[4],事魏相公叔座為中庶子。公叔座知其賢,未及進。會座病,魏惠王親往問病,曰:「公叔病有如不可諱,將奈社稷何?」公叔曰:「座之中庶子公孫鞅,年雖少,有奇才,願王舉國而聽之。」王嘿然。王且去,座屏人言曰[5]:「王即不聽用鞅[6],必殺之,無令出境[7]。」王許諾而去[8]。公叔座召鞅謝曰[9]:「今者王問可以為相者,我言若[10],王色不許我[11]。我方先君後臣[12],因謂王即弗用鞅,當殺之。王許我。汝可疾去矣[13],且見禽[14]。」鞅曰:「彼王不能用君之言任臣[15],又安能用君之言殺臣乎[16]?」卒不去[17]。惠王既去[18],而謂左右曰:「公叔病甚,悲乎,欲令寡人以國聽公孫鞅也[19],豈不悖哉[20]!」

段意

介紹商鞅的身世及在魏國不被重用的情況。公叔座為了魏國的利益,主張不重用商鞅就殺掉他,不能讓他到其他諸侯國去,以免將來危害魏國。商鞅沉着冷靜,認識到魏惠王目光短淺,既然不聽公叔座重用商鞅的建議,也不會聽公叔座殺商鞅的話,沒有離開魏國。

注釋

  [1]庶孽公子:不是正妻所生的兒子。公子,沒有繼承權的貴族子女。周朝是實行嫡長子繼承制,嫡長子稱「太子」或「世子」,其他兒子都叫「公子。」

  [2]公孫氏:先秦時期姓和氏有區別。表示同一血緣關係的部族符號叫姓,由姓又衍生出的分支叫氏,後來姓氏逐漸合而為一。公孫氏,表示是諸侯的分支。

  [3]姬姓:衛國是周文王封康叔的地方,商鞅是衛君的後裔,故姓姬。

  [4]刑名之學:指先秦以申不害為代表的一個法家學派,講求名與實的關係。

  [5]屏人:讓手下人退避。屏,同「摒」。

  [6]不聽用鞅:不接受重用商鞅的建議。聽,接受。

  [7]無令出境:不要讓他到外國去。令,使,讓。境,國境。

  [8]許諾:應允,贊同。

  [9]謝:告訴。

  [10]言:談到。若,你。

  [11]色:表情,臉色。

  [12]方:才,現在。

  [13]疾:迅速,趕快。

  [14]且見禽:將要被捉拿。且,將要。禽,通「擒」,逮捕。

  [15]用君之言任臣:意為聽從您的建議重用我。

  [16]安:怎麼。

  [17]卒:終於。

  [18]去:離開。

  [19]令寡人句:讓我把國家交給公孫鞅治理。寡人,諸侯王的自己謙稱,謂寡德之人的意思。聽,治理。

  [20]悖(bei):糊塗,荒謬。[1]

司馬遷

司馬遷(前145年或前135年~不可考),字子長,生於龍門(西漢夏陽、即今陝西省韓城市,另說今山西省河津市),西漢史學家、散文家。他以其「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史識創作了中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史記》(原名《太史公書》)。被公認為是中國史書的典範,該書記載了從上古傳說中的黃帝時期,到漢武帝元狩元年,長達3000多年的歷史,是「二十五史」之首,被魯迅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2]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