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史記·外戚世家四子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史記·外戚世家四子曰》

原文

曰:王太后在民間時所生(子)[一]女者[4],父為金王孫。王孫已死,景帝崩後,武帝已立,王太后獨在,而韓王孫名嫣素得幸武帝,承間白言太后有女在長陵也[5]。武帝曰:「何不早言!」乃使使往先視之,在其家。武帝乃自往迎取之。蹕道[6],先驅旄騎出橫城門[7],乘輿馳至長陵。當小市西入里[8],里門閉,暴開門,乘輿直入此里,通至金氏門外止,使武騎圍其宅,為其亡走,身自往取不得也。即使左右群臣入呼求之。家人驚恐,女亡匿內中床下。扶持出門,令拜謁。武帝下車泣曰:「嚄![9]大姊,何藏之深也!」詔副車[10]載之,回車馳還,而直入長樂宮。行詔門著引籍[11],通到謁太后。太后曰:「帝倦矣,何從來?」帝曰:「今者至長陵得臣姊,與俱來。」顧曰:「謁太后!」太后曰:「女某邪[12]?」曰:「是也。」太后為下泣,女亦伏地泣。武帝奉酒前為壽[13],奉錢千萬,奴婢三百人,公田百頃,甲第[14],以賜姊。太后謝曰:「為帝費焉。」於是召平陽主、南宮主、林慮主三人俱來謁見姊,因號曰修成君。有子男一人,女一人。男號為修成子仲,女為諸侯王王后。此二子非劉氏,以故太后憐之。修成子仲驕恣,陵折吏民[15],皆患苦之。

段意

武帝偶聞母后有女曰金氏,尚在長陵民間,即親往迎入宮中,使母女姊妹得以團圓。金氏封為修成君,闔家得享榮華富貴。

注釋

  [1]褚先生:即褚少孫,穎川(今河南禹縣)人。西漢史學家,為《史記》補寫了《孝武本紀》、《三王世家》、《日者列傳》、《龜策列傳》等篇,又為《滑稽列傳》、《外戚世家》增補了一些內容。

  [2]郎:帝王侍從官的通稱。

  [3]習:熟悉。故事:舊事。

  [4]此句謂,王太后入宮前在金家生過一女,名俗。

  [5]承間白言:找機會稟告。

  [6]蹕道:帝王出行時開路清道,禁止行人通行,稱為蹕道,又稱警蹕。

  [7]旄騎:皇帝儀仗中警衛先行的騎兵。橫城門:長安北面西頭第一門。

  [8]當:從。里:民戶居住的宅院。

  [9]嚄(huo ):象聲詞,驚喜而大呼聲。

  [10]副車:隨從之車。

  [11]行詔門著引籍:武帝在半道上就下令通告宮門守衛,記下金氏姓名形狀。

  [12]女某邪:指王太后呼叫女兒名字,你是某某嗎?

  [13]奉:「捧」的古字。為壽:亦稱上壽,古代給尊長獻上酒並祝健康長壽的禮節。

  [14]甲第:豪門貴族的住宅。

  [15]陵折:欺壓。[1]

司馬遷

司馬遷(前145年或前135年~不可考),字子長,生於龍門(西漢夏陽、即今陝西省韓城市,另說今山西省河津市),西漢史學家、散文家。他以其「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史識創作了中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史記》(原名《太史公書》)。被公認為是中國史書的典範,該書記載了從上古傳說中的黃帝時期,到漢武帝元狩元年,長達3000多年的歷史,是「二十五史」之首,被魯迅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2]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