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史記·大宛列傳臣在大夏時》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史記·大宛列傳臣在大夏時》

原文

「臣在大夏時,見邛竹杖[1]、蜀布。問曰:『安得此?』大夏國人曰:『吾賈人往市之身毒[2]。身毒在大夏東南可數千里。其俗土著,大與大夏同,而卑濕暑熱雲。其人民乘象以戰。其國臨大水焉。』以騫度之,大夏去漢萬二千里,居漢西南。今身毒國又居大夏東南數千里,有蜀物,此其去蜀不遠矣。今使大夏,從羌中,險[3],羌人惡之;少北[4],則為匈奴所得;從蜀宜徑,又無寇[5]。」天子既聞大宛及大夏、安息之屬皆大國,多奇物,土著,頗與中國同業,而兵弱,貴漢財物[6];其北有大月氏、康居之屬,兵強,可以賂遺設利朝也[7]。且誠得而以義屬之,則廣地萬里,重九譯,致殊俗,威德遍於四海[8]。天子欣然,以騫言為然,乃令騫因蜀犍為發間使[9],四道並出:出駹[10],出冉[11],出徙[12],出邛、僰[13],皆各行一二千里。其北方閉氐、筰[14],南方閉嶲、昆明[15]。昆明之屬無君長,善寇盜,輒殺略漢使,終莫得通。然聞其西可千餘里有乘象國,名曰滇越,而蜀賈奸出物者或至焉[16],於是漢以求大夏道始通滇國。初,漢欲通西南夷,費多,道不通,罷之。及張騫言可以通大夏,乃復事西南夷[17]。

段意

寫張騫通西南夷。張騫在大夏看見古蜀產的邛竹杖、布匹,得知轉賣它們的身毒距離四川不遠,於是說動漢武帝,開始了從四川出發通西南夷的活動。

注釋

  [1]邛竹杖:邛竹製的手杖。邛,一說即邛山,在邛都(今四川西昌東南);一說即邛來山(在今四川滎經西南)。

  [2]吾賈人往市之身毒:我們的生意人到身毒國買來的。

  [3]險:(處境)危險。

  [4]少北:稍微往北走。

  [5]從蜀宜徑,又無寇:從四川(去身毒)應該說路最直、距離最近,途中又無強盜。

  [6]貴漢財物:看重漢朝財貨物品(想獲得它們)。

  [7]可以賂遺設利朝也:可用賄賂利誘的辦法使他們來朝拜漢朝。

  [8]且誠得而以義屬之句:如果將來用仁義手段使(這些國家)歸屬了漢朝,那麼就可以擴大領土上萬里,再翻譯各種語言,掌握各地不同的風俗,漢朝的聲威恩德就可以傳遍天下了。

  [9]令騫因蜀犍為發間使:命令張騫就在四川犍為郡派遣出使各國的使者。犍(qian)為,郡名,西漢建元六年(前135)置,治所先後在鄨縣(今貴州遵義西)、廣南(今四川筠連)、僰道(今四川宜賓西南)、武陽(今四川彭山東)。轄境約當今四川簡陽、新津以南,大足、合江、貴州綏陽以西,岷江下游、大渡河下游、金沙江下游以東,雲南會澤、貴州水城、金沙江以北地區。

  [10](mang):古民族名,生活在今四川茂汶一帶。

  [11]冉:古民族名 ,也分布在今四川茂汶一帶。

  [12]徙:古縣名,故治在今四川天全東。

  [13]僰(bo):古民族名,自稱一作「白」,主要活動中心在滇池周圍。

  [14]其北方閉氐、筰:其北路被氐、筰所阻斷。氐(di),古族名,分布在今陝西、甘肅、四川北部等地;筰(zuo),古族名,主要分布在今四川漢源一帶。

  [15]南方閉嶲、昆明:南路被嶲、昆明阻斷。嶲(xi),古民族名,西南夷的一種,分布在今雲南保山以東,北至大理境內;昆明,古民族名,居住在今雲南保山東北至大理一帶。

  [16]而蜀賈奸出物者或至焉:而四川商人私下去做買賣的有的到達了那裡。奸,私下。

  [17]乃復事西南夷:就又從事通西南夷的活動了。西南夷,即西夷和南夷,漢時對分布在今甘肅南部,四川西部、南部,貴州西部、北部,雲南和西藏昌都地區各少數民族的泛稱。[1]

司馬遷

司馬遷(前145年或前135年~不可考),字子長,生於龍門(西漢夏陽、即今陝西省韓城市,另說今山西省河津市),西漢史學家、散文家。他以其「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史識創作了中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史記》(原名《太史公書》)。被公認為是中國史書的典範,該書記載了從上古傳說中的黃帝時期,到漢武帝元狩元年,長達3000多年的歷史,是「二十五史」之首,被魯迅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2]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