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史記·太史公自序》伯夷列傳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史記·太史公自序》伯夷列傳

原文

作《伯夷列傳》第一。晏子儉矣,夷吾則奢;齊桓以霸,景公以治。作《管晏列傳》第二。

李耳無為自化,清淨自正;韓非揣事情,循勢理。作《老子韓非列傳》第三。

自古王者而有《司馬法》,穰苴能申明之。作《司馬穰苴列傳》第四。

非信廉仁勇不能傳兵論劍,與道同符,內可以治身,外可以應變,君子比德焉。作《孫子吳起列傳》第五。

維建遇讒[1],爰及子奢[2],尚既匡父[3],伍員奔吳。作《伍子胥列傳》第六。

孔氏述文,弟子興業,咸為師傅,崇仁厲義。作《仲尼弟子列傳》第七。鞅去衛適秦,能明其術,強霸孝公,後世遵其法。作《商君列傳》第八。

天下患衡秦毋饜[4],而蘇子能存諸侯,約從以抑貪強。作《蘇秦列傳》第九。六國既從親[5],而張儀能明其說,復散解諸侯。作《張儀列傳》第十。

注釋

  [1]建:楚平王太子熊建。

  [2]奢:伍奢,楚大夫,為太子建太傅。

  [3]尚:伍尚。

  [4]衡秦:秦用張儀計,以連衡的策略稱霸,故稱衡秦。

  [5]從:通縱,合縱。[1]

司馬遷

司馬遷(前145年或前135年~不可考),字子長,生於龍門(西漢夏陽、即今陝西省韓城市,另說今山西省河津市),西漢史學家、散文家。他以其「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史識創作了中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史記》(原名《太史公書》)。被公認為是中國史書的典範,該書記載了從上古傳說中的黃帝時期,到漢武帝元狩元年,長達3000多年的歷史,是「二十五史」之首,被魯迅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2]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