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史記·太史公自序》袁盎晁錯列傳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史記·太史公自序》袁盎晁錯列傳

原文

為國家樹長畫[2]。作《袁盎晁錯列傳》第四十一。

守法不失大理,言古賢人,增主之明。作《張釋之馮唐列傳》第四十二。敦厚慈孝,訥於言,敏於行,務在鞠躬,君子長者。作《萬石張叔列傳》第四十三。

守節切直,義足以言廉,行足以厲賢,任重權不可以非理撓。作《田叔列傳》第四十四。

扁鵲言醫,為方者宗,守數精明;後世循序,弗能易也,而倉公可謂近之矣。作《扁鵲倉公列傳》第四十五。

維仲之省[3],厥濞王吳,遭漢初定,以填撫漢、淮之間。作《吳王濞列傳》第四十六。

吳楚為亂,宗屬唯嬰賢而喜士,士鄉之[4],率師抗山東滎陽。作《魏其武安列傳》第四十七。

智足以應近世之變,寬足用得人。作《韓長孺列傳》第四十八。

勇於當敵,仁愛士卒,號令不煩,師徒鄉之。作《李將軍列傳》第四十九。自三代以來,匈奴常為中國患害,欲知強弱之時,設備征討,作《匈奴列傳》第五十。

注釋

  [1]以達主義:以使主上的行為合乎道義。

  [2]樹長畫:作長久之計。

  [3]仲:高祖之兄劉仲。省:減削,指劉仲被免去王位。

  [4]鄉:通「向」。[1]

司馬遷

司馬遷(前145年或前135年~不可考),字子長,生於龍門(西漢夏陽、即今陝西省韓城市,另說今山西省河津市),西漢史學家、散文家。他以其「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史識創作了中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史記》(原名《太史公書》)。被公認為是中國史書的典範,該書記載了從上古傳說中的黃帝時期,到漢武帝元狩元年,長達3000多年的歷史,是「二十五史」之首,被魯迅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2]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