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史記·孔子世家如顏濁鄒之徒》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史記·孔子世家如顏濁鄒之徒》

原文

如顏濁鄒之徒,頗受業者甚眾[1]。孔子以四教:文,行,忠,信。絕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2]。所慎:齋[3],戰,疾。子罕言利,與命與仁[4]。不憤不啟,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弗復也[5]。

其於鄉黨[6],恂恂似不能言者[7]。其於宗廟朝廷,辯辯言[8],唯謹爾[9]。朝,與上大夫言,誾誾如也[10];與下大夫言,侃侃如也[11]。入公門,鞠躬如也[12];趨進,翼如也[13]。君召使儐[14],色勃如也[15]。君命召,不俟駕行矣[16]。

魚餒[17],肉敗,割不正,不食。席不正,不坐。食於有喪者之側,未嘗飽也。是日哭,則不歌。見齊衰、瞽者,雖童子必變[18]。「三人行,必得我師。」「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使人歌,善,則使復之,然後和之。子不語:怪,力,亂,神。

段意

孔子致力於教育事業,培養了大批人才。孔子倡立的教學原則。他的處世為人,一舉一動皆能以身作則。

注釋

  [1]如顏濁鄒之徒,頗受業者甚眾:七十二人外像顏濁鄒那樣曾請教過孔子的學生太多了。

  [2]毋意:不猜測。毋必:不武斷。毋固:不固執。毋我:不自是。

  [3]齋:祭祀前的齋戒。

  [4]子罕言利,與命與仁:孔子很少談利,除非以天命和仁道為前提。

  [5]則弗復也:就不重複了。

  [6]鄉黨:猶鄉里。

  [7]恂恂:溫和而恭敬的樣子。

  [8]辯辯:會說話的樣子。

  [9]唯謹耳:但是很謹慎的。

  [10]誾(yin)誾如:端莊嚴肅的樣子。

  [11]侃侃如:慷慨親切的樣子。

  [12]鞠躬如:低頭彎腰,恭敬的樣子。

  [13]翼如:垂手,恭謙的樣子。

  [14]儐:迎接賓客。

  [15]勃如:鄭重的樣子。

  [16]二句說:國君召見,來不及駕車就動身走。

  [17]餒:腐敗。

  [18]二句說,看到穿喪服的和瞎子,那怕是小孩,臉色必變為悲憫。[1]

司馬遷

司馬遷(前145年或前135年~不可考),字子長,生於龍門(西漢夏陽、即今陝西省韓城市,另說今山西省河津市),西漢史學家、散文家。他以其「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史識創作了中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史記》(原名《太史公書》)。被公認為是中國史書的典範,該書記載了從上古傳說中的黃帝時期,到漢武帝元狩元年,長達3000多年的歷史,是「二十五史」之首,被魯迅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2]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