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史記·孔子世家追跡三代之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史記·孔子世家追跡三代之禮》

原文

追跡三代之禮,序《書傳》[1],上紀唐虞之際,下至秦穆,編次其事,曰:「夏禮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2]。殷禮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足,則吾能征之矣。」觀殷夏所損益[3],曰:「後雖百世可知也,以一文一質。周監二代[4],鬱郁乎文哉[5]。吾從周。」故《書傳》、《禮記》自孔氏。

孔子語魯大師:「樂其可知也。始作翕如[6],縱之純如,皦如,繹如也[7],以成。」「吾自衛反魯,然後樂正,《雅》、《頌》各得其所[8]。」

古者《詩》三千餘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於禮義,上采契、后稷,中述殷、周之盛,至幽、厲之缺,始於衽席[9],故曰「《關雎》之亂以為《風》始[10],《鹿鳴》為《小雅》始,《文王》為《大雅》始,《清廟》為《頌》始」。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頌》之音[11]。禮樂自此可得而述,以備王道,成六藝[12]。

孔子晚而喜《易》,序《彖》、《系》、《象》、《說卦》、《文言》[13]。讀《易》,韋編三絕[14],曰:「假我數年,若是,我於《易》則彬彬矣。」

段意

孔子致力於研究整理古代文獻,使《詩》、《書》、《禮》、《樂》等六經齊備,為古代文化的保存與發展作出了傑出貢獻。

注釋

  [1]序《書傳》:為《尚書》作序。

  [2]不足征:不足證明,因為文獻資料缺乏。

  [3]損益:此指禮制上的沿革、減增。

  [4]監:鑒。

  [5]鬱郁:盛大的樣子。

  [6]始作:開始演奏。翕(xi)如:互相協調的樣子。

  [7]純如:和諧的樣子。皦如:音節明快。繹如:相繼不絕。

  [8]各得其所:指曲調復原。

  [9]始於衽席:始於閨房之內。《詩經》第一篇是《關雎》,內容是關於男女之情的,古人認為夫婦為人倫之始,故云。

  [10]亂:音樂的尾聲。這裡作為樂章單位。

  [11]《韶》:虞舜時代樂曲。《武》傳為武王所作樂曲。

  [12]六藝:即禮、樂、射、馭、書、數;一作六經,即《討》、《書》、《易》、《禮》、《樂》、《春秋》六種典籍的總稱。

  [13]序《彖》、《系》、《象》、《說卦》、《文言》:指孔子注《易》而作的《十翼》,除《序》、上下《彖》、上下《系》、上下《象》、《說卦》、《文言》外,還有《雜卦》。

  [14]韋編:用皮帶子穿好的竹簡。[1]

司馬遷

司馬遷(前145年或前135年~不可考),字子長,生於龍門(西漢夏陽、即今陝西省韓城市,另說今山西省河津市),西漢史學家、散文家。他以其「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史識創作了中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史記》(原名《太史公書》)。被公認為是中國史書的典範,該書記載了從上古傳說中的黃帝時期,到漢武帝元狩元年,長達3000多年的歷史,是「二十五史」之首,被魯迅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2]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