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史記·孔子世家陽虎絀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史記·孔子世家陽虎絀曰》

原文

陽虎絀曰[3]:「季氏饗士,非敢饗子也。」孔子由是退。

孔子年十七。魯大夫孟釐子病且死[4],誡其嗣懿子曰[5]:「孔丘,聖人之後[6],滅於宋[7]。其祖弗父何始有宋而嗣讓厲公[8]。及正考父佐戴、武、宣公[9],三命茲益恭,故鼎銘云:『一命而僂,再命而傴,三命而俯[10],循牆而走,亦莫敢余侮。��於是,粥於是[11],以糊余口。』其恭如是。吾聞聖人之後,雖不當世[12],必有達者[13]。今孔丘年少好禮,其達者歟?吾即沒,若必師之。」及釐子卒,懿子與(魯人)南宮敬叔往學禮焉[14]。是歲,季武子卒[15],平子代立[16]。

孔子貧且賤。及長,嘗為季氏史,料量平[17];嘗為司職吏而畜蕃息[18]。由是為司空[19]。已而去魯,斥乎齊,逐乎宋、衛,困於陳、蔡之間,於是反魯。孔子長九尺有六寸,人皆謂之「長人」而異之。魯復善待,由是反魯。

魯南宮敬叔言魯君曰:「請與孔子適周。」魯君與之一乘車,兩馬,一豎子俱[20],適周問禮,蓋見老子云。辭去,而老子送之曰:「吾聞富貴者送人以財,仁人者送人以言。吾不能富貴,竊仁人之號[21],送子以言,曰:『聰明深察而近於死者,好議人者也。博辯廣大危其身者,發人之惡者也。為人子者毋以有己,為人臣者毋以有己[22]。」孔子自周反於魯,弟子稍益進焉。

是時也,晉平公淫,六卿擅權,東伐諸侯;楚靈王兵強,陵轢中國;齊大而近於魯。魯小弱,附於楚則晉怒;附於晉則楚來伐;不備於齊,齊師侵魯。

段意

孔子而立之年以前的事跡。包括赴宴時受陽虎侮慢、魯大夫孟釐子臨終遺言對孔子的推重、孔子早年貧賤失職的情況、孔子到周學禮後老子對他的贈言等等,順便交待了魯國所處的國際形勢的微妙。

注釋

  [1]要絰(die):腰着孝麻。一作「要經」,隨身攜帶典籍。要,同「腰」。

  [2]季氏:季孫氏,魯國三大貴族之一。饗士:宴請士人。

  [3]陽虎:人名,即陽貨,季氏當權的家臣。絀:同「黜」,斥退。

  [4]按孟釐子之死在魯昭公廿四年,時孔子應為三十四歲,此處接敘孟釐子事,是為說明其看法與別人不同。

  [5]嗣:嗣子。即繼承其位的長子。

  [6]聖人:指宋公室始祖商湯。

  [7]滅於宋:孔子的祖先孔父嘉在宋為華督所殺,他的子孫流亡到了魯國。

  [8]弗父何:乃孔父嘉的曾祖,本宋湣公長子,厲公的哥哥。

  [9]正考父:孔父嘉的父親。他連任戴、武、宣公,故曰「三命」。

  [10]這三句是說正考父三命,一次比一次更謙恭。從僂(lou)到傴(yu)到俯,是腰越彎越低。

  [11]��(zhan)於是,粥於是:在這鼎中煮��、煮粥。��,稠粥。

  [12]當世:指執政掌權。

  [13]達者:通曉事理而聞名於世的人。

  [14]南宮敬叔與懿子皆為孟釐子之子,故此句不當有「魯人」二字。

  [15]季武子:魯執政。

  [16]平子:季武子之孫。

  [17]此二句一作「嘗為委吏料量平」是,意即曾作管理倉庫的職員而會計精當。料量,計算。平,準確,精當。

  [18]司職吏:管理牧場的職員。蕃息:孳生繁盛。

  [19]司空:掌管工程的官。

  [20]豎子:童僕。俱:同往。

  [21]此句言徒有仁人之虛名。

  [22]老子贈言大意是:亂世不宜過分聰明好辯,議論別人、揭發別人的罪惡,會遭到忌刻及殺身之禍;作兒子的應為父母着想,為臣下的應為君主着想,不當只為自己着想。[1]

司馬遷

司馬遷(前145年或前135年~不可考),字子長,生於龍門(西漢夏陽、即今陝西省韓城市,另說今山西省河津市),西漢史學家、散文家。他以其「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史識創作了中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史記》(原名《太史公書》)。被公認為是中國史書的典範,該書記載了從上古傳說中的黃帝時期,到漢武帝元狩元年,長達3000多年的歷史,是「二十五史」之首,被魯迅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2]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