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史記·屈原賈生列傳賈生為長沙王太傅三年》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史記·屈原賈生列傳賈生為長沙王太傅三年》

原文

楚人命鴞曰「服」。賈生既以適居長沙,長沙卑濕,自以為壽不得長,傷悼之,乃為賦以自廣。其辭曰:

單閼之歲兮[2],四月孟夏,庚子日施兮,服集予舍[3],止於坐隅,貌甚閒暇。異物來集兮,私怪其故,發書占之兮,策言其度[4]。曰「野鳥人處兮,主人將去」。請問於服兮:「予去何之?吉乎告我,凶言其災。淹數之度兮,語予其期[5]。」服乃嘆息,舉首奮翼,口不能言,請對以意[6]。

萬物變化兮,固無休息。斡流而遷兮,或推而還[7]。形氣轉續兮,變化而嬗[8]。沕穆無窮兮[9],胡可勝言!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憂喜聚門兮,吉凶同域[10]。彼吳強大兮,夫差以敗;越棲會稽兮,勾踐霸世。斯游遂成兮,卒被五刑[11];傅說胥靡兮,乃相武丁[12]。夫禍之與福兮,何異糾纆[13]。命不可說兮,孰知其極?水激則旱兮,矢激則遠[14]。萬物回薄兮,振盪相轉[15]。雲蒸雨降兮,錯繆相紛[16]。大專槃物兮,塊軋無垠[17]。天不可與慮兮,道不可與謀。遲數有命兮,惡識其時?

且夫天地為爐兮,造化為工;陰陽為炭兮,萬物為銅[18]。合散消息兮,安有常則;千變萬化兮,未始有極。忽然為人兮,何足控搏;化為異物兮,又何足患[19]!小知自私兮,賤彼貴我;通人大觀兮,物無不可[20]。貪夫徇財兮,烈士徇名;夸者死權兮,品庶馮生[21]。怵迫之徒兮,或趨西東[22];大人不曲兮,億變齊同[23]。拘士系俗兮,攌如囚拘[24];至人遺物兮,獨與道俱。眾人或或兮,好惡積意[25];真人淡漠兮,獨與道息。釋知遺形兮,超然自喪[26];寥廓忽荒兮,與道翱翔。乘流則逝兮,得坻則止;縱軀委命兮,不私與己。其生若浮兮,其死若休[27];澹乎若深淵之靜,氾乎若不系之舟[28]。 不以生故自寶兮,養空而浮[29];德人無累兮,知命不憂。 細故葪兮[30],何足以疑!

段意

賈誼以服鳥入舍為因由,作《服鳥賦》。賦中借道家「禍福倚伏」、「吉凶同域」思想寬解自己「壽不得長」的傷悼,以樂天知命、遺物超脫的曠達之思,化解久貶長沙、生死不測之悲哀。從寫法上看,正有沈德潛論詩之「透過一層法」所謂「轉作曠達,彌見沉痛矣」(《說詩晬語》)的效果。

注釋

  [1]鴞:即俗稱為「貓頭鷹」之鳥,楚人稱為「服」(亦作「��」)。

  [2]單閼(chanyan)之歲:古代歲星紀年以太歲在卯之年為「單閼」,此指漢文帝五年(前175年)。

  [3]庚子:四月庚子這一天。日施(yi):日斜,傍晚時分。集:止。

  [4]策言其度:占卜書上預言的吉凶之數。度,定數。

  [5]淹數之度:生死的遲速。淹,遲。期,死期。

  [6]意:服鳥不會說語,可以意度之。

  [7]斡(wo)流:運轉。推:推移。還:回折。

  [8]形氣轉續:有形(形)無形(氣)之間的轉化相續。變化而蟺(chan):變化如蟬之蛻化。而,如。

  [9]沕(wu)穆:精微深遠。

  [10]伏:藏。倚:靠。聚門:聚集在一門之內。同域:同在一個區域。

  [11]斯:李斯。游:遊宦。遂成:達到成功。五刑:古之酷刑,包括黥、劓、刖、宮、殺五種。

  [12]傅說(yue):殷代賢人,後為武丁之相。胥靡:以繩相系服勞役。傅說曾為罪徒,被相繫着服苦役。武丁:殷高祖。

  [13]糾:兩股擰成的繩索。纆(mo):三股擰成的繩索。此指禍福如糾纏在一起的繩索。

  [14]旱:通「悍」,迅疾。矢:箭。激:激盪、觸發。

  [15]回薄:往返相激。振:震盪。轉:轉化。

  [16]錯繆:交錯、相纏。紛:紛亂。

  [17]大專:大鈞,指製造陶器的轉輪,此喻造化、天地。槃:轉。坱(yang)軋(ya):無邊無際貌。垠(yin):邊際、界限。

  [18]爐:冶金之爐。工:冶金工匠。陰陽為炭:陰陽所以鑄化萬物,故喻為爐炭。萬物為銅:物由陰陽鑄成,故喻以為爐中之銅。

  [19]控搏(tuan):控制握持,此有貪戀、執着之意。異物:指死後化為他物。患:擔憂。

  [20]小知:智慧淺狹者。通人:通達大度者。大觀:見識遠大。物無不可:或生或死,或化為人或化為物,均合適不憂。

  [21]徇:同「殉」,以身從物。夸者:貪求虛名者。權:權勢。品庶:眾人。馮生:貪生。馮,持念之意。

  [22]怵(chu):驚動,此指為利所動心。迫:此指為貪賤所逼迫。趨西東:趨利避害、東奔西走。

  [23]大人:君子、偉人。不曲:不為物慾所屈。億變齊同:對億萬變化等量齊觀、一視同仁。

  [24]攌(huan):木柵,指囚系之所。囚拘:如罪人被拘系。

  [25]至人:有最高道德的人。遺物:遺棄物類。道:大道。眾人或或:一般人惑亂之甚。積意:積聚心中。

  [26]釋知遺形:放棄智慮,遺棄形體。自喪:自忘其身。

  [27]浮:浮寄。休:休息。

  [28]澹(dan):安靜。汜:浮游。

  [29]養空而浮:涵養空虛之性浮游於世。

  [30]細故:細小事故。葪(di jie):鯁刺,通「蒂芥」。[1]

司馬遷

司馬遷(前145年或前135年~不可考),字子長,生於龍門(西漢夏陽、即今陝西省韓城市,另說今山西省河津市),西漢史學家、散文家。他以其「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史識創作了中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史記》(原名《太史公書》)。被公認為是中國史書的典範,該書記載了從上古傳說中的黃帝時期,到漢武帝元狩元年,長達3000多年的歷史,是「二十五史」之首,被魯迅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2]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