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史記·張丞相列傳四年》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史記·張丞相列傳四年》

原文

四年,丞相灌嬰卒,張蒼為丞相。

自漢興至孝文二十餘年,會天下初定,將相公卿皆軍吏。張蒼為計相時,緒正律歷[1]。以高祖十月始至霸上[2],因故秦時本以十月為歲首[3],弗革[4]。推五德之運,以為漢當水德之時,尚黑如故[5]。吹律調樂,入之音聲[6],及以比定律令[7],若百工[8],天下作程品[9]。至於為丞相,卒就之[10]。故漢家言律歷者,本之張蒼。蒼本好書,無所不觀,無所不通,而尤善律歷。

張蒼德王陵[11]。王陵者,安國侯也。及蒼貴,常父事王陵。陵死後,蒼為丞相,洗沐,常先朝陵夫人上食,然後敢歸家。

蒼為丞相十餘年,魯人公孫臣上書言漢土德時,其符有黃龍當見[12]。詔下其議張蒼,張蒼以為非是,罷之。其後黃龍見成紀[13],於是文帝召公孫臣以為博士[14],草土德之歷制度,更元年[15]。張丞相由此自絀[16],謝病稱老。蒼任人為中侯[17],大為奸利,上以讓蒼[18],蒼遂病免。蒼為丞相十五歲而免。孝景前五年,蒼卒,諡為文侯。子康代侯,八年卒。子類代為侯,八年,坐臨諸侯喪後就位不敬[19],國除。

初,張蒼父長不滿五尺,及生蒼,蒼長八尺餘,為侯、丞相。蒼子復長。及孫類,長六尺餘,坐法失侯。蒼之免相後,老,口中無齒,食乳,女子為乳母。妻妾以百數,嘗孕者不復幸。蒼年百有餘歲而卒。

段意

張蒼為丞相,完成訂定律歷,整齊度量的工作。然不能順時隨俗,終被免相。附記張蒼幾件佚事。

注釋

  [1]緒正:探討訂正。

  [2]以:因。

  [3]因:沿襲。

  [4]弗革:不改變。

  [5]推五德之運句:推算五德運轉情形,認為漢朝正值水德時代,所以像過去一樣崇尚黑色。按:戰國時期陰陽家鄒衍創「五德轉移」說,認為水、火、木、金、土五種物質的德性相生相剋,運轉變化,形成王朝的興替,因此一個朝代建立,要相應改正朔,易服色。照五德轉移的說法,周是火德,以十一月為歲首,色尚赤;秦勝周是水克火,以十月為歲首,色尚黑。漢初主張更歷者認為,漢勝秦是土克水,漢為土德,應以正月為歲首,色尚黃。張蒼認為漢仍為水德,應尚黑如故。

  [6]吹律調樂:吹奏律管,校正音階。律:定音笛。

  [7]比定律令:比照制定法令。

  [8]若:與。

  [9]程品:度量標準。程:度量總名;品:標準規格。

  [10]卒就之:終於完成這些事。

  [11]德王陵:感戴王陵的恩德。

  [12]符:祥瑞的徵兆。見:同「現」。

  [13]成紀:縣名。故城在今甘肅靜寧西南。

  [14]博士:學官名。

  [15]更元年:改稱元年,即後元元年(前163)。

  [16]絀:通「黜」(chu),貶退。

  [17]中候:官名,將作少府(主管宮室修建)的屬官有左右中候。

  [18]讓:責備。

  [19]臨(lin):弔唁死者。[1]

司馬遷

司馬遷(前145年或前135年~不可考),字子長,生於龍門(西漢夏陽、即今陝西省韓城市,另說今山西省河津市),西漢史學家、散文家。他以其「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史識創作了中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史記》(原名《太史公書》)。被公認為是中國史書的典範,該書記載了從上古傳說中的黃帝時期,到漢武帝元狩元年,長達3000多年的歷史,是「二十五史」之首,被魯迅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2]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