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史記·李將軍列傳頃之》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史記·李將軍列傳頃之》

原文

廣家與故潁陰侯孫屏野居藍田南山中射獵[2]。嘗夜從一騎出,從人田間飲。還至霸陵亭[3],霸陵尉醉[4],呵止廣[5]。廣騎曰[6]:「故李將軍[7]。」尉曰:「今將軍尚不得夜行[8],何乃故也[9]!」止廣宿亭下[10]。居無何[11],匈奴入殺遼西太守[12],敗韓將軍[13],後韓將軍徙右北平[14]。於是天子乃召拜廣為右北平太守。廣即請霸陵尉與俱,至軍而斬之。

廣居右北平,匈奴聞之,號曰「漢之飛將軍」,避之,數歲不敢入右北平。

廣出獵,見草中石,以為虎而射之,中石沒鏃[15]。視之,石也,因復更射之,終不能復入石矣。廣所居郡聞有虎,嘗自射之[16]。乃居右北平射虎,虎騰傷廣[17],廣亦竟射殺之[18]。

廣廉,得賞賜輒分其麾下[19],飲食與士共之。終廣之身,為二千石四十餘年[20],家無餘財,終不言家產事。廣為人長[21],猿臂[22],其善射亦天性也。雖其子孫他人學者,莫能及廣。廣訥口少言[23],與人居則畫地為軍陳,射闊狹以飲[24]。專以射為戲,竟死[25]。廣之將兵,乏絕之處[26],見水,士卒不盡飲,廣不近水。士卒不盡食,廣不嘗食。寬緩不苛[27],士以此愛樂為用[28]。其射,見敵急,非在數十步之內,度不中不發[29],發即應弦而倒。用此[30],其將兵數困辱[31],其射猛獸亦為所傷雲。

段意

寫李廣在降為平民到重新任右北平太守職期間的幾件有關事情。一是,在被削職期間的一次打獵途中,經過霸陵亭時,霸陵尉喝醉了酒,禁止他通行。當他重新任職後,即把霸陵尉殺了。二是,在右北平任太守期間,匈奴人懾其威勢,多年不敢入侵。三是,李廣喜歡射殺老虎,但他也被老虎撲傷過。四是,李廣為政清廉,對待士卒寬厚,士卒也樂於為他效命。五是,李廣喜歡與敵人近距離作戰,就像面對面與老虎搏鬥一樣,雖更能有效地打擊敵人,但也使他多次遭敵人困辱。

注釋

  [1]頃之:很快地,一下子。

  [2]廣家:李廣閒居在家。故潁陰侯孫:原來的潁陰侯的孫子。潁陰侯就是灌嬰,他的孫子名強。屏野:退隱田野。藍田:今陝西藍田縣。南山:即終南山,是當時朝貴的退休之地。

  [3]霸陵:漢代縣名,在今陝西省長安縣東。

  [4]尉:主辦盜賊的官吏。

  [5]呵止廣:大聲呵斥,不准李廣通過。

  [6]廣騎:李廣的從騎。

  [7]故李將軍:原來的李將軍。

  [8]今將軍:現任將軍。

  [9]何乃故也:何況是舊任的呢。

  [10]止廣宿亭下:扣下李廣,讓他在驛亭過夜。

  [11]居無何:過了不久。

  [12]匈奴句:匈奴軍攻進關內,殺害了遼西太守。事在漢武帝元朔元年(公無前128年)。遼西:郡名,治所在陽樂(今遼寧義縣西)。

  [13]敗韓將軍:打敗將軍韓安國。韓安國當時駐守漁陽(今北京市密雲縣西南)。

  [14]右北平:郡名,治所在平剛(今遼寧凌源西南)。

  [15]中石沒鏃(zu):箭射中石頭,箭頭全部陷進石內。

  [16]嘗:通「常」,常常。

  [17]虎騰傷廣:老虎跳躍起來,撲傷了李廣。

  [18]竟:終究,到底。

  [19]麾下:部下。

  [20]終廣二句:李廣一生,總共做了四十多年年俸為二千石的官吏。

  [21]廣為人長:李廣身材高大。

  [22]猿臂:臂長如猿。

  [23]訥口少言:口才遲鈍,不多講話。

  [24]與人二句:閒暇時,就在地上畫些線路當作軍陣,和人比賽放箭射程的遠近或中寬窄等目標來賭酒。

  [25]竟死:一直到死。

  [26]乏絕之處:缺乏糧食和飲水的地方。

  [27]寬緩不苛:對人寬厚,不苛求。

  [28]愛樂為用:樂於聽從指揮。

  [29]度不中不發:估計射不中的就決不放箭。

  [30]用此:因此。

  [31]數困辱:多次受到圍困和侮辱。[1]

司馬遷

司馬遷(前145年或前135年~不可考),字子長,生於龍門(西漢夏陽、即今陝西省韓城市,另說今山西省河津市),西漢史學家、散文家。他以其「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史識創作了中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史記》(原名《太史公書》)。被公認為是中國史書的典範,該書記載了從上古傳說中的黃帝時期,到漢武帝元狩元年,長達3000多年的歷史,是「二十五史」之首,被魯迅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2]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