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王子》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小王子》
著名兒童文學短篇小說。主人公是來自外星球的小王子。以飛行員作為故事敘述者,講述了小王子從自己星球出發前往地球的過程中,所經歷的各種歷險。
以小王子的孩子式的眼光,透視出成人的空虛、盲目,愚妄和死板教條,用淺顯天真的語言寫出了人類的孤獨寂寞、沒有根基隨風流浪的命運。
作者簡介
安托萬 • 德•聖埃克蘇佩里(1900年6月29日-1944年7月31日)生於法國里昂,法國作家、飛行員。
1944年,獲得「法蘭西烈士」。在他的經典兒童小說《小王子》出版一年後,為祖國披甲對抗納粹德軍。
1944年7月31日,執行一次飛行任務時失蹤。
1943年出版的童話《小王子》(Le Petit Prince/The Little Prince)而聞名於世,其他著名的小說分別有《夜間飛行》、《手斧少年》、《空軍飛行員》等。位於其家鄉的里昂聖埃克絮佩里機場是以他命名的。
2004年4月,離奇失蹤近60年的修伯里飛機殘骸才在法國南部馬賽附近海域被尋獲。在他逝世50周年時,法國人將他與小王子的形象印在50法國法郎的鈔票上。
內容
〔第一章〕 當我六歲的時候,有一次我在一本敘述有關原始森林名叫「往日真實故事集」的書上看到一張美麗奇特的畫。它上面畫有一隻蟒蛇在吞吃一隻野獸。這裡就是那張畫的複寫。
那本書上說:「那些蟒蛇連一口都沒有咀嚼,就把牠們獵獲的動物整個兒吞吃掉,然後就一動也不動的長眠六個月,來消化肚子裡的東西。」
那時候我對這類叢林中發生的奇怪事情想了又想,之後輪到我動手,我拿了一支彩色鉛筆完成了我生平第一張畫。我的第一號畫就像這樣。
我把我的傑作拿給大人看,我問他們我的畫是不是很可怕。
他們回答我說:「一頂帽子怎麼會很可怕?」
我畫的並不是一頂帽子。它表示一隻蟒蛇正在消化一隻象。為了使大人暸解我的意思,我就把蟒蛇的內部也畫出來。大人們經常需要很多的解釋。我的第二號畫就像這樣。
那些大人們勸我放下那些看得見內部或看不見內部的蟒蛇的畫,而把興趣轉到地理、歷史、算術和文法上面。就這樣,在六歲的時候,我放棄了畫家的很好的事業。我第一號和第二號的畫未得到成功使我很灰心。大人們從來不會一下子暸解一件事,而向他們一遍又一遍的說明,對孩子來說,是件令人疲乏的事。
因此我不得不另外選擇一項職業,而我學會了駕駛飛機。世界上的每個角落我差不多都飛過了。不錯,地理對我很有用。我只要睜眼一看,就可以分辨中國和亞利桑那。當一個人在夜間迷失了路的時候,這會是很有用的。
就這樣在我的一生中,我和一大堆嚴肅的人有了密切的往來。我在大人群中生活了很久。我仔細的觀察過他們。我對他們的意見並不因此而改變。
當我遇見一位看起來比較明理一點的大人時,我就將我經常保存著的第一號畫在他身上做試驗。我想知道他是否真正有理解力。但他經常回答:「這是一頂帽子。」
於是我就不再跟他談蟒蛇,也不談原始森林,也不跟他談星星。我遷就他。我跟他談橋牌,談高爾夫球,談政治,談領帶。於是那位大人滿意了,他高興於能認識這樣一位識時務的人。 [1]
小王子全文列表
第一章-第二十七章[2]
小王子給了人生的六個關係練習
從小王子裡頭看人生,感受自己的存在,去成為某個人生命裡的玫瑰,去豢養與被豢養,去學著笑著離別。
如果你愛著一朵盛開在浩瀚星海裡的花,那麼,當你抬頭仰望繁星時,便會感到心滿意足。愛著一朵花與愛著一個人都可能只因一個任性的理由。愛上的同時,我們同時擁有了兩種時空,一個是「我」,一個是「我們」。一眼瞬間裡頭,看到某種恆定如宇宙的長久。
小王子講的是「關係」。與自己的關係,與朋友的關係,與愛人的關係,與萬物的關係,與宇宙的關係。從建立關係開始,能感受自己的存在,能在宇宙間留下微小而巨大的印記。
01. 與自己的關係: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孤單課題。
02. 與自己的關係:你不需要變成你不喜歡的大人。
03. 與愛人的關係:從心甘情願豢養與被豢養開始。
04. 與愛人的關係:因為他是你的玫瑰。
05. 與世界的關係:用「心」去尋覓你笑著的理由。
06. 與世界的關係:分離的時候,學會道別。
感言
大約在75年前的4月,《小王子》問世,還記得許久以前,朋友們爭辯故事究竟講的是愛情抑或友誼,究竟是給大人看還是給小孩子看的?無他,如此觸動心靈的內容,總泛起人們不同思緒與共鳴。
有時候,故事本身自有其生命力,人人感悟各有不同;只是,如果我們細味安東尼.廸.聖(Antoine de Saint-Exupéry)的人生經歷,便會發現,小王子這一角色盛載著作者所受的啟蒙和情義,揉合了非常豐富的人生智慧,背後有其深刻淵源,但由於他在序言中說得略為隱晦,讓部分人堅稱這本書「只」給大人看,甚至強調小孩子根本看不懂《小王子》;這些說法,間接令不少讀者過於認定,安東尼.廸.聖「僅僅」以《小王子》獻給摯友列翁.維爾特(Léon Werth),乃至撫慰保有童心的大人們。
這真是個美麗的誤會,如果安東尼.廸.聖從未想過給小孩子看,便完全沒必要請求他們的「原諒」。作者除了為好友送上一份情之外,確確實實是希望讓小孩子讀後,同樣得著重要智慧,寄望他們長大後仍能保有率真看事的初心,與所愛好好建立關係。
是故,他刻繪的故事比喻生動、匠心獨運、循循善誘,為此花上不少心思。可見背後答案自然是:兩者皆是,它既給特定的大人看,也給所有小孩子看。(小孩子可讀懂,他們的童心也會把《小王子》的故事當作是一回事。)[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