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情滿珠江》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情滿珠江》是由王進、袁世紀執導,左翎、巍子、陳銳等領銜主演的愛情劇。

該劇講述的是一群知青幾十年間的酸甜苦辣,七十年代下鄉時的辛酸故事,八十年代返城時遇到的艱辛歷程,改革開放時期創業時的喜怒哀樂。

主要演員

王學圻於小慧王茜華徐永革陳銳

主演

左翎,巍子,陳銳,普超英,王琳,袁枚,池華瓊,張天喜,徐東方

劇情簡介

以南方某電風扇廠從鄉鎮小廠到國際集團為藍本的劃時代巨作,藝術再現中國人與中國經濟痛苦而傲世的銳變歷程。

70年代,廣州青年梁淑貞、林必成、張越美和譚蓉下鄉當知青。梁淑貞受辱,譚蓉甘心賣身,張越美冒險逃港投奔在港的父母,只有林必成在粉碎四人幫後才回城。

80年代,張越美與父親回大陸投資,要在她下鄉的地方興建電風扇廠。在管理工廠的人選上,她拒絕了譚蓉而選中了林必成,使譚蓉懷恨在心。與此同時,全哥和麥堅搞得鄉鎮企業也十分興旺發展起來。他們還聘請了自學成才的梁淑貞當上工程師。不同的人生追求和價值觀使得林必成和梁淑貞的婚姻破裂。張越美和林必成結成了夫妻。而譚蓉為獨占張家財產,與張、林二人展開了一場又一場的明爭暗奪。

梁淑貞勤奮和努力,成為一名企業女強人。而林必成過分的自負,屢遭挫折。在張越良的幫助下,揭穿譚蓉的陰謀,林必成冤情解除,張家擺脫破產的命運。 [1]

幕後製作

改革弄潮縮影

據《情滿珠江》總策劃鄒啟宇回憶,《情滿珠江》策劃初衷源於90年代初,中央領導同志提出宣傳戰線要實施"五個一工程"。1991年3月,廣東省有關領導作出指示,要求組織力量創作一部再現廣東人民波瀾壯闊的奮鬥歷程和珠三角城鄉生活的深刻變化的大型電視連續劇,作為我省"五個一工程"的重點項目之一,並且要求一定要着重反映普通人的悲歡感受和生活變遷上。

以今天的眼光來看,《情滿珠江》醞釀過程,就富有鮮明的"廣東特色":雖然是"奉命之作",卻在國內開創了公開"招標"徵選劇本的先河。早在1984年,廣東第一部反映個體戶生活的國產電影《雅馬哈魚檔》,在全國造成強烈反響,就顯示出廣東對於改革開放題材創作上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情滿珠江》再次印證了這一點。劇本創作期間,主創人員多次在順德實行"撒網圈地"式的採風。該片總製片人董智勇說,劇中人物有錙銖必較的算計,也有棋高一着的智謀,更有古道熱腸的仁義,主要情節全部源自生活,"素材太多了,與其說故事情節是'編'出來,不如說是'壓縮提煉'出來的,真實的生活比藝術創作更驚心動魄"。

值得注意的是,《情滿珠江》開篇就是一段知青集體逃港的敏感情節,這部分戲在央視播出時遭到了削減,這使得94年初在央視播出時比在廣東少了一集。劇中還有女知青為返鄉不惜出賣肉體,民營企業創辦中的明爭暗鬥,感情糾葛導致家庭解體等當時還比較"出格"的話題。對此,董智勇說:"如果沒有廣東領導的開明,坦然承認歷史的態度,這是完全不敢想象的。" 該劇播出後,在北京、上海,人們津津樂道的是片中"海"、"跳槽"等新鮮詞彙;而在廣東,曾有許多不同行業和背景的人士,握着董智勇的手感嘆,整部電視劇看得人心潮澎湃,甚至淚流滿面,"把我們多少年積攢在心裡的話全都掏出來了。從來沒有哪部片子那樣反映過我們的煩惱、苦悶和力不從心!"

正視歷史保留逃港情節

省里提出要拍《情滿珠江》時,我在珠影廠擔任電視部副主任。在我看來,這部電視劇太及時了,它反映了廣東人的心聲。雖然改革開放10多年來,廣東的經濟建設突飛猛進,但祖國內地的群眾對於廣東改革開放的成果不夠了解,廣東也給人一種"經濟的巨人、文化的矮子"印象,人們希望能有一部大容量、高質量、視野寬廣的影視作品,全面介紹和反映廣東日新月異的新氣象。

珠影廠接到有關方面通知,立即組織創作。劇中近十位主要人物形象都是"有根有據"的,所以觀眾看起來才會覺得親切。劇本初稿經過了反覆修改,和最初的模樣差異非常大,對於逃港等情節,剛開始我也擔心通不過,不過後來我聽見一位領導說,沒有貧窮,何來改革?要正視歷史,這才決心保留這個情節。 《大潮》原定於1991年底開始攝製,由於資金、劇本修改等種種問題直到1992年12月才從番禺的一個小村子開始拍攝。演員方面,開始我們考慮男主角"林必成"的扮演者有尤勇、申軍誼、陳寶國等,但當時國內一線男明星的身價已經漲到2000塊一集,甚至最高達到4000元一集。我跟導演說不行,得限制在1000元一集以內,後來才找到巍子,這也是整個劇組報酬最高的明星,其他幾位女主演都是500元一集。

《情滿珠江》劇本原名叫《紅棉樹下》,當時我們也覺得不夠大氣,後來在省裡面領導的建議下,一度改成了《大潮》,包括我們組建劇組、正式投拍時都使用這個名字。時任省委書記的謝非同志,對這部劇非常關心,還題寫了《大潮》的片名。不料,拍好快要播出的時候,上海拍了一部《大潮汐》,而且趕在我們前面在央視上播出,當時大家都一下子呆了,這怎麼辦?得改名!改名也很痛苦啊,這等於說之前我們半年多的宣傳都白費心血了啊!用什麼名字好呢?大家有的說用"珠江人",有的說"青春行",還有"又見紅棉盛開時"等等。結果經過再三討論,我們覺得一定要用"珠江"兩個字,因為一針見血,點名廣東,有人提議說叫"珠江情",後來我們討論決定用"情滿珠江"這個名字。 94年初《情滿珠江》作為央視的開年大戲播出,效果非常好,大家十分欣喜:我們總算在表現主旋律的藝術品上取得了重大成功。當年10月我到北京領第十四屆全國電視劇"飛天獎"時,有一位記者詢問我的感受,我說,我覺得自己再也沒法組建起那樣一個劇組了,因為這個劇組就是當年廣東人為理想開拓進取、不為回報瞻前顧後的縮影啊!

終結境外電視收視神話

從另一個角度來說,《情滿珠江》本身也是廣東電視與境外電視,尤其是與香港電視激烈競爭求生存的極具說服力的例子。1983年,國內開始引進港台電視劇,1986年,廣東電視台購買香港無線台製作的長篇電視連續劇《流氓大亨》,收視率竟高達76%。 在80年代後期到90年代廣東湧現出一系列具有嶺南文化特色而又反映廣東歷史與現實的優秀電視劇。1987年,長篇連續劇《公關小姐》的收視率,最高曾達90.99%,並榮獲"飛天獎"和"金鷹獎"。與此同時,《外來妹》《商界》等作品,為中國影視界第一次引入了"商戰"這個充滿銳氣的理念,高峰時期最多有26家電視台爭相播放《外來妹》。 《情滿珠江》的問世,預示着一個廣東影視界"黃金年代"的到來:隨後,《農民的兒子》、《英雄無悔》、《和平年代》又連續3年獲國家級最高大獎,並創下中央電視台黃金時間段收視率的最高紀錄,震動視壇,從而使廣東電視劇與京滬電視劇成三足鼎立之勢。

劇集評價

《情滿珠江》是一部具有史詩意味的大製作,它站在歷史的高度,全景式地描繪了一幅幾十年來廣東由封閉走向開放的波瀾壯闊的畫卷。《情》劇播出後,在全國引起了強烈的反響,可以說是好評如潮,這是一部高唱改革開放的讚歌,把主旋律、藝術性、可視性結合得較好的一部電視劇。

主旋律與故事性的很好的結合

《情》的地位和價值,最重要的一點是,它實現了主旋律與通俗劇的接軌。在通俗劇發展的過程中,怎樣表現主旋律,怎樣反映時代精神,塑造時代新人的形象,把它們結合起來,這是一個很大的課題。這部作品最大的成功是實現了這種結合。《情》劇在思想內容上體現了我們的主旋律,在形式上又是通俗的。

解讀南方電視劇文化. 《商界》、《外來妹》、《公關小姐》、《情滿珠江》、《英雄無悔》、《和平年代》,這些片子幾乎每一部出來,都能在國內造成不小的衝擊,而這正深合南方文化的內核--通俗性……

我們力圖探索電視劇的當代性與當代藝術性,雅與俗,當代性、教化性與電視劇不可動搖的可視性關係,從中找到一個最佳結合點。

成功地塑造了一系列藝術形象

《情》使我們看到了一個個栩栩如生的南方文化精靈。《情》以非常細膩的手法塑了幾個鮮靈靈的人物,他們敏感、朝氣蓬勃、堅韌不拔,他們是以嶄新的觀眾與嶄新的姿態在改革大潮中推波助瀾的,將改革的矛盾與個人的情感結合得很好,突出寫了情。林必成、梁淑貞、張越美、譚蓉、阿堅、全哥等許許多多具有代表意義、血肉豐滿、富有人性的人物形象。

該劇的演員陣容非常整齊,男女主角及許多配角演員在對角色的把握,在展現人物心靈世界的變化上,都有不俗的表現與發揮。使該劇的表演從整體上達到流暢、細膩、統一的高度。尤其是劇中着力塑造的淑貞、譚蓉、張越美三個現代女性。

真實地表現了珠江三角洲改革開放的歷史

《情》濃墨重彩抒寫南方文化精神,伴隨着十幾年經濟領域的改革開放,具有深厚歷史積澱的南方文化得到前所未有的發展與張揚,得到充足的體現。

該片不僅通過四個青年人錯綜複雜、糾纏二下年的愛情故事,也通過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前後兩個時期的鮮明對比,並以城市、鄉鎮、農村三個視角也展示珠江三角洲在改革開放中的巨變。它把改革這一時代的變遷放到一個綿延20多年的歷史進程中去展現,放在廣東這一歷史的反映,尤其把改革的艱難曲折與幾個普通人的合命運緊密結合在一起,使這部劇具有了很強的歷史、思想及張力。

《情》首先是非常真實地表現了珠江三角洲改革開放的歷史。廣州的起飛有着特殊性,也是最前沿的,寫了這個歷史的過程,肯定對全國都是有啟示的。

造型上的真實性和多樣性

《情》的一個很重要的特點,就是造型上的真實性和多樣性,比如造型上時代的差異,城鄉的差異,兩種文化差異,兩種經濟形態的差異。這些差異表現得非常好,層次也非常清楚。另外,這個片子之所以感染我們,就是這裡面大量地描寫了真實。知青間的真情,全哥對知青關心的真情、幾家老人關心青年一代婚姻生活的真實,除了競爭,除了商戰,人間還需要真情,人間也確實有真情。

現代精神與價值觀念的張揚和優秀傳統的回歸同時並存

回城的知青在改革的大潮中各試身手,有成功也有失敗,有利慾薰心的算計,也有大智大勇的謀略,更有恩重如山的情義,在改革歷史的滄桑中一步步成熟起來。如果說在改革開放的歷程中,他們的心靈經受了多方位的震撼,各種觀念發生了裂變的話,那麼,他們在倫理道德等領域依然保留着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這一點是不可忽略的,淑貞這一形像的意義即在於此,可以說,在劇中,現代精神與價值觀念的張揚和優秀傳統的回歸是同時並存的。 [2]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