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戲王之王/大馬戲團》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戲王之王》
電影《戲王之王/大馬戲團》
知名於 獲得第25屆奧斯卡最佳影片和最佳電影故事兩項大獎

《戲王之王》[1]The Greatest Show on Earth又名:《大馬戲團》。故事描述一個在財政上出現問題的馬戲團,為了讓團員繼續作一整季的表演,簽下了有著名空中飛人聖巴斯蒂安加盟的演出。這使一心想成名的女演員哈莉大為不滿。蒂安因一次危險動作發生意外,跌斷手而斷送了前途。同時一名十年前失手殺妻的醫生以小丑身份在馬戲團里表演,後因必須及時搶救布萊特,被警察發現。哈莉因此被感動,對布萊特重燃愛火,並負起整頓馬戲團表演的工作……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 大馬戲團
外文名稱 The Greatest Show on Earth
國家/地區 美國
色彩 彩色
上映時間 1952年
更多中文片名: 戲王之王
更多外文片名: Cecil B. DeMille's The Greatest Show on Earth.....(USA) (complete title)
影片類型: 愛情/家庭/劇情
片長: 152 min
對白語言: 英語
混音: 單聲道
級別: Australia:PG/Australia:G/UK:U/Finland:K-16/Sweden:15/USA:Unrated/Canada:PG/Chile:18/Argentina:16
製作成本: 000,000 (estimated)
版權所有: Paramount Pictures Corporation (original), U.S. Copyright LP1842, 1 April 1952
製作周期: 1951年6月 - 1951年8月

1951年1月31日 - 1951年5月26日

劇情簡介

雜技場的圓穹頂下,五光十色的聚光燈照出一位體態經盈的女郎她在空中盪鞦韆,一邊做着驚險的動作,一邊唱起"戲中之王",那麼舒展、優美,全場響起喝采的掌聲。這位女郎名叫波莉,是林格兄弟馬戲團的台拄,原系歌手,後來成為特技明星。劇團經理布賴特暗中愛上了她。布賴特對待工作十分嚴格,為了招徠觀眾,他設計編排了許多精彩的雜技表演節目,融驚險與歌舞於一體,例如彈跳表演就伴以"跳吧,傑克"一歌。他還讓男演員瑟巴斯蒂安跟波莉一起表演空中飛人,哪料兩人日久產生了感情。這在一些演員們中間引起了不和,扮演丑角的伯頓斯從此不再卸妝;一位名叫安姬爾的女演員更是爭風吃醋,原來她曾是瑟巴斯蒂安的倩人,現在波莉跟他形影不離,滿肚子不高興。後來又有一位女伶加入了這場多角戀愛。影片在妙趣橫生地描寫馬戲團成員的錯綜複雜關係的同時,穿插了大量壯觀的馬戲雜技節目,而規模最大的一歡"演出"卻是馬戲團全班人馬乘坐的專車跟一列火車相撞而覆沒。

演職員表

導演:塞西爾·B·戴米爾 Cecil B. DeMille

編劇:

Fredric M. Frank....(story) and

Theodore St. John....(story) and

Frank Cavett....(story)

Fredric M. Frank....and

Barré Lyndon....and

Theodore St. John

主演:

蓓蒂·赫頓 Betty Hutton....Holly

Cornel Wilde....The Great Sebastian

查爾登·海斯頓 Charlton Heston....Brad Braden

縮略圖 James Stewart ....'Buttons' A Clown

Jefferson Pascal ....The Great Sebastian

多蘿西·拉莫爾Dorothy Lamour ....Phyllis

格洛麗亞·格雷厄姆Gloria Grahame ....Angel

Henry Wilcoxon ....FBI Agent Gregory

Lyle Bettger ....Klaus

勞倫斯·蒂爾尼 Lawrence Tierney ....Mr. Henderson

Emmett Kelly ....Himself

製作人:

塞西爾·B·戴米爾 Cecil B. DeMille- producer

亨利·威爾克松 Henry Wilcoxon- associate producer

攝影:喬治·巴恩斯George Barnes- (director of photography)

剪輯:Anne Bauchens

原創音樂:維克多·楊 Victor Young

美術設計:

哈爾·佩雷拉 Hal Pereira

瓦爾特·H·泰勒 Walter H. Tyler- (as Walter Tyler)

服裝設計:

伊迪絲·海德 Edith Head

Dorothy Jeakins

Miles White- (circus costumes)

副導演/助理導演:

Arthur Rosson- unit director

Edward Salven- assistant director

Frank Baur- second assistant director

上映日期

美國USA 1952年1月10日......(New York City, New York) (premiere)

美國USA 1952年2月21日......(Los Angeles, California) (premiere)

菲律賓Philippines 1952年9月22日......(Davao)

瑞典Sweden 1952年12月19日

芬蘭Finland 1952年12月25日

西德West Germany 1952年12月25日

奧地利Austria 1953年9月

丹麥Denmark 1959年1月12日

芬蘭Finland 1962年1月5日

影片評價

史詩片大王塞西爾·B·戴米爾執導的這部影片, 獲得第25屆奧斯卡最佳影片和最佳電影故事兩項大獎。面對電視界的蓬勃發展,飽受威脅的電影界選擇了一部足以壓倒電視氣勢的超級豪華大製作,同時也有照顧老前輩情緒的成分,因而忽視了《正午》等真正經典的作品。本片經常躋身"最不該獲得奧斯卡"的名單。火車出軌的片斷在當時令人大開眼界。

獲獎記錄

奧斯卡金像獎(1953;第25屆)獲獎:2提名:3;獲獎

奧斯卡獎-最佳影片 塞西爾·B·戴米爾 Cecil B. DeMille

奧斯卡獎-最佳編劇(故事)Fredric M. FrankTheodore St. JohnFrank Cavett;提名

奧斯卡獎-最佳導演塞西爾·B·戴米爾 Cecil B. DeMille

奧斯卡獎-最佳服裝設計(彩色)伊迪絲·海德 Edith HeadDorothy JeakinsMiles White

奧斯卡獎-最佳電影剪輯Anne Bauchens

美國金球獎(1953;第10屆)獲獎:3;獲獎

電影類-劇情類最佳影片

電影類-最佳導演塞西爾·B·戴米爾 Cecil B. DeMille

電影類-最佳攝影(彩色)喬治·巴恩斯 George BarnesJ. Peverell Marley

製作發行

製作公司:

派拉蒙影業公司[美國]

發行公司:

CIC Vídeo[巴西] (Brazil) (VHS)

CIC-Taft Home Video[澳大利亞] (Brazil) (VHS)

派拉蒙家庭視頻公司[美國] (laserdisc)

華納家庭視頻公司[美國] (2001) (USA) (VHS)

其他公司:

Brooks Costume Company[美國] circus costumes

Chapman/Leonard Studio Equipment[美國] cranes and dollies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