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無風絮自飛》(林清玄散文)

《無風絮自飛》中國現代作家林清玄寫的散文

目錄

作品欣賞

禪心就是自然之心,沒有經過人生莊嚴地歷練,是無法領會其中真諦的呀!

在我們家鄉有一句話,叫:「菜瓜藤,肉豆須,分不清。」意思是絲瓜的藤蔓與肉豆的莖須一旦糾纏在一起,是無法分辨的。

因此,像兄弟分家的時候,夫妻離婚的時候,有許多細節部分是無法處理的,老一輩的人就會說:「菜瓜藤與肉豆須,分不清呀!」還有,當一個人有很多親戚朋友,社會關係異常複雜的時候,也可以用這一句來形容。以及一個人在過程中糾纏不清,甚至看不清結局之際,也可以用這一句來形容。

住在都市的人很難理解到這九個字的奧妙,因為他們沒有機會看到絲瓜與肉豆藤須纏綿的樣子。鄉下人談到人事難以理清的真實情境,一提到這句話都會不禁莞爾,因為絲瓜與肉豆在鄉間是最平凡的植物,幾乎家家都有種植。我幼年時代,院子的棚架下就種了許多絲瓜和肉豆,看到它們糾結錯綜,常常會令我驚異,真的是肉眼難辨,現在回想起來,感覺到現代人複雜難以理清的人際關係,確實像這兩種植物藤蔓的糾纏,想找到絲瓜與肉豆的根與果是不難的,但要在生長的過程分辨就非常困難了。

有一次我發了笨心,想要徹底地分辨兩者的不同,卻把絲瓜和肉豆的莖葉都扯斷了。父親看見了覺得很好笑,就對我說:「即使你能分辨這兩株植物又有什麼意義呢?你只要在它們的根部澆水施肥,好好地照顧讓它們長大,等到絲瓜和肉豆長出來,摘下來吃就好了,絲瓜和肉豆都是種來食用的,不是種來分辨的呀!」

父親的話給了我很好的啟示,在人生一切關係的對應上也是如此,一個人只要站穩腳跟,努力地向上生長,有時不免和別人糾纏,又有什麼要緊呢?不忘失自己立場與尊嚴,最後就會結出果實來,當果實結成的時候,一切的糾纏就不重要了。

另外一個啟示就是自然,萬事萬物都有其自然的法則,依循這自然的發展,常常回頭看看自己的腳跟,才是生命成長正常的態度。種什麼樣的因會結出什麼樣的果,是必然的,絲瓜雖與肉豆無法分辨,但絲瓜是絲瓜,肉豆是肉豆,這是永遠不會變的,我們能做的就是讓絲瓜長出好的絲瓜,讓肉豆結出肥碩的肉豆!

絲瓜是依自然之序而生長結果,紅花是這樣紅的,綠葉也是這樣綠的,沒有人能斷絕自然而超越地活在世界,所以禪師說:「不雨花猶落,無風絮自飛。」花與絮的飛落不必因為風雨,而是它已進入了生命的時序。

日本的道元禪師到中國習禪歸國後,許多人問他學到了什麼,他說:「我已真正領悟到眼睛是橫着長、鼻子是豎着長的道理,所以我空着手回來。」

聽到的人無不大笑,但是立刻他們的笑聲都凍結了,因為他們之中沒有人知道為何鼻子豎着長而眼睛橫着長,這使我們知道,禪心就是自然之心,沒有經過人生莊嚴地歷練,是無法領會其中真諦的呀![1]

作者簡介

林清玄(LinQingxuan,1953年2月26日-2019年1月23日),中國台灣當代作家、散文家,筆名秦情、林漓、林大悲、林晚啼、俠安、晴軒、遠亭 。

1953年2月26日,出生於台灣省高雄縣旗山鎮。1967年起,住在台南,並在瀛海中學就讀。1970年,在報紙上發表《行游札記十帖》。1972年,考入世界新聞專科學校。1981年,出版散文集《溫一壺月光下酒》。1986年,散文集《紫色菩提》在中國大陸出版。1990年,散文集《紅塵菩提》在中國大陸出版。2008年,散文集《平常茶非常道》在中國大陸出版。2014年,散文集《清歡玄想》在中國大陸出版。2016年,散文集《心有歡喜過生活》在中國大陸出版。2019年1月23日,因心肌梗死,在台灣去世 。

他17歲開始發表作品,20歲出版第一本書之後一發不可收,走上了文學之路,30歲前就已經得遍了台灣所有文學大獎,是獲得各類文學獎最多的一位。作品有報告文學、文藝評論、劇本等,最有成就的是散文創作,被譽為"當代散文八大家"之一。[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