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春秋》主要內容簡介及賞析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春秋》是春秋魯國國史著作,也是現存最早的編年史。相傳是孔丘依據魯國史官記錄加以刪編整理而成。約成書於魯哀公十四年(前481)。一說以為是魯國官修歷史。《漢書·藝文志》載本書有兩種本子,一為《春秋》古經12篇,一為 《春秋》今文經11卷。或說 《春秋》古經是 《左傳》之經,《春秋》今文經是公羊、穀梁二傳之經。《春秋》古經事止於魯哀公十六年,是年孔丘卒,故顯非孔丘所修。《春秋》今文經事止於魯哀公十四年,是年魯國西狩獲麟。漢以來學者均以為孔丘感於此事而作《春秋》,故一般以為今文經本事出於孔丘。本書以其系孔丘所修而列為儒家經典之一。歷代誦習者極多。戰國以來代有傳注。西漢王朝立為五經博士之一。《漢書 ·藝文志》載傳本書有五家,即《左傳》《公羊傳》《穀梁傳》《夾氏傳》《鄒氏傳》,後二家不傳。後人把前三家連稱為《春秋》三傳。歷代王朝統治者勒刻石經,本書及其三傳均在其列。晉杜預對本書與《左傳》以 「分經之年與傳之年相附,比其義類,各隨而解之」的方法,合而釋之。范寧合編本書與《穀梁傳》注之。唐宋時訓注者又將本書與《公羊傳》及其何休注合編。南宋時欽定十三經,分本書隸於三傳,析為三家,收入 《十三經註疏》。清再以 《十三經註疏》勒於石經,立於太學。阮元合刻《十三經註疏》校勘本。今本本書仍分隸三傳,其公羊、穀梁傳本事止於魯哀公十四年,左傳傳本事止於魯哀公十六年。較為通行的本子是杜預的《春秋經傳集解》,1977年上海人民出版社改書名作《春秋左傳集解》,付梓出版。[1]


  孔丘(前551—479),字仲尼。春秋魯國陬邑(今山東曲阜)人。少時好學,尤重習禮。魯定公時曾為大司寇。因定公受齊女樂,怠於政事,遂去魯周遊列國,先後到宋、衛、陳、蔡、齊、楚等國宣傳自己的政治理想和具體主張,皆不受信用。歸魯從事著述及講學,編訂《詩》、《書》等文獻。其為人好學,敦信仁禮,又敏於施教。相傳有弟子三千,而從業通六藝者七十餘人。春秋時代不少貴族亦常從學。他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中國古代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有記錄他及其弟子的言行的 《論語》傳世。

《春秋》主要內容簡介及賞析

  《漢書·藝文志》著錄本書11卷,又著錄古經12篇。今本分隸「三傳」,《左傳》分本書30卷,《公羊傳》分本書28卷,《穀梁傳》分本書20卷。其述事文字甚簡,每述一事,最少僅一字,最多也不過四十餘字。

  本書是記載春秋魯國12代魯君當政時的歷史的著作。書依十二代魯君的次序,記述魯隱公元年 (前722)至魯哀公十四年(前481)的史事。其記事按年、月、日編排,並以春秋代表四時,初具編年史的體例。本書記史,雖片斷簡略,但因系孔丘所修,後世儒者自孟子以下都認為本書集中地反映了孔丘的歷史觀和政治理想。即孔丘以「正名」、「定名分」、「寓褒貶」等思想著成本書,以揭示其「尊王攘夷」、「大一統」的政治理想。述史追求所謂「微言大義」。但文字過於刪簡,晦澀難讀。

  孔丘撰修本書的目的,是以史抒志。他以「春秋筆法」點評時世,實為抒發其濟世諍政的宏願。他奉周王朝為正朔,編年修史,反映了「從周」的立場。他記事僅記結果或結論,刪除了許多重要事件,卻在取捨之間,體現了他的「微言大義」。「春秋筆法」反映了他以自己的政治理想和倫理標準裁取歷史的觀念。後世奉本書為「經」之圭臬,闡揚的也是孔丘的政治思想和倫理思想。故本書的史學價值反在其經學價值之下。漢代以下,形成專學——「春秋學」,不僅影響歷代統治思想的發展,而且滲透到封建政治和法律之中。

  自戰國以來,代有傳注和研究本書者。《漢書·藝文志》載本書之「傳」有五家,傳世僅三家,這就是《春秋》三傳。《左傳》之書或另有所本,古文經學家力主是傳本書之作。為之作注者有杜預《春秋經傳集解》,孔穎達《春秋左傳正義》。《公羊傳》、《穀梁傳》是流傳下來而可確定為孔門後學解釋本書的專著。《公羊傳》有何休注本,《穀梁傳》有范寧注本。 [2]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