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春近》宋詩-王銍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春近》宋詩-王銍

此詩是藉景抒懷之作。前四句寫春近之景,後四句抒懷。[1]

《春近》

山雪銀屏曉 溪梅玉鏡春

東風露消息 萬物有精神

索莫貧遊世 龍鍾老迫身

欲浮蒼海去 風浪闊無津。[2]

作者簡介

王銍(?-1144年)字性之,自號汝陰老民,人稱雪溪先生。出生於世代書香之家,是宋初著名學者王昭素的後裔。其父王萃(字樂道)是歐陽修的學生。

少而博學,善持論,強記聞,塾諳北宋一代史事。然而這位頗有才華的士人,雖也受過宋高宗趙構的賞識,卻又為秦檜所擯斥,晚年避地剡溪山中,日以觴詠自娛。[3]

著述名錄

王銍論詩,言「凡古今之詞人」,取意皆不出前人「遺意」與當時「人情物態」,而後者又優於前者。作詩不止須「善體物」、「能見境」,且應將前人遺意「掃除淨盡」。

著有《默記》一卷、《雜纂續》一卷、《侍兒小名錄》一卷、《國老談苑》二卷、《王公四六話》二卷、《雪溪集》八卷(今存五卷)等。王銍詩,以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雪溪集》為底本。校以原李盛鐸藏清抄本(傳錄吳石倉校本,簡稱李本,藏北京大學圖書館),初渭園藏清抄本(張桐生校本,簡稱初本,藏北京大學圖書館),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兩宋名賢小集·雪溪詩集》(簡稱小集本)。又據李盛鐸本《雪溪詩補遺》及新輯集外詩,編為第六卷。

譯文

雪山像旭日中銀白的屏風晶瑩璀璨,梅花臨溪照影笑臉迎春。[4]

東風吹來了春的消息,萬物抖擻倍增精神。

窮愁潦倒在塵世遊蕩,老態龍鍾晚境將臨。

想要乘桴飄向茫茫大海,風高浪急找不到渡津。

句意

①索莫:枯寂無生氣的樣子。

②「欲浮蒼海去」句:《論語·公冶長》有:「道不行,乘桴浮於海。」有不得志想抽身退步的意思。這兩句即用此意。「風浪闊無津」說渡海亦不可能,連退路也沒有了。津:渡口。

上片

首聯展示一幅春日將臨的畫面。包裹著積雪的山巒,起伏綿延,像一道銀色屏風。妙在一「曉」字,不只使人感受到銀裝素裹的潔白,還強烈感受到那晨曦透射下晶瑩的閃光。靜踞的山巒,眠伏的積雪,頓時都帶上活氣。山雪,自然還顯示著嚴冬的餘威,然而就在這冰環雪繞的環境中,那澗谷中溪邊的寒梅,已經迎寒張開笑臉,對水弄姿,報告著春天的消息,這就把春近之意寫足了。這句妙在一「春」字,不必細描寒梅的情景而其花滿枝頭的倩影自在人們想像之中。以「銀屏」狀積雪的山巒,以「玉鏡」狀清澄的溪水,筆墨都算不得上灑脫,甚至不免有板滯之感,然而有了「曉」字,「春」字,便一似血通脈暢,死者都隨著轉活。「溪梅玉鏡春」已經包涵了「東風露消息」之意,次聯首句偏再一語道破,並非畫蛇添足,它是為了帶出下句:「萬物有精神」。這後一句,使詩境陡然得到展拓和昇華。抉發出春給萬物帶來的那種生機蓬勃的內質。

下片

索莫,是枯寂無生氣的樣子。龍鍾,是步履維艱的老態。貧窮落拓,而又老境將臨,心情自然是抑鬱的。作者在南宋高宗紹興年間,得到常販薦舉,曾為樞密院編修官,後因忤奸相秦檜意,遭到貶斥。在腐敗的政局中,他有賣難伸,自不免潦倒落寞之感。也許是春是的生機太刺激了詩人的索莫身世之感吧,強烈的對照,釀出了濃郁的氣氛。 前一句暗用孔子「道不行,乘桴浮於海」的語意,雖說是顯示出他的從宦海中引退避世的人生態度,但那持道不移、守志不阿的精神仍然激揚其中。不過風橫浪險,惡波無涯,還沒有找到安全的渡口,前途還是渺茫難料的。

賞析

此詩題為《春近》,前半寫春天消息,極為細膩,確使人感到春天已帶著蓬勃生機向人們走來。

詩的後半則寫詩人自己的窮愁潦倒,境況窘迫,全詩前後極不諧調,宛若兩截。

然正是從這種不諧調、不相稱的對比中,我們體察出了詩人的苦悶和牢騷。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