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滂卑故城》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滂卑故城》是朱自清寫的一篇散文。

原文

   滂卑(Pompei)故城在奈波里之南,意大利半島的西南角上。維蘇威火山在它的正東,像一座圍屏。紀元七十九年,維蘇威初次噴火。噴出的熔岩倒沒有什麼;可是那崩裂的灰土,山一般壓下來,到底將一座繁華的滂卑城活活地埋在底下,不透一絲風兒。那時是半夜裡。好在大多數人瞧着兆頭不妙,早卷了細軟走了,剩下的並不多,想來是些窮小子和傻瓜罷。城是埋下去了,年歲一久,誰也忘記了。只存下一個當時叫小勃里尼的人的兩封信,裡面敘述滂卑陷落的情形;但沒有人能指出這座故城的遺址來。直到一七四八年大劇場與別的幾座房子出土,才有了頭緒; 系統的發掘卻遲到一八六○年。到現在這座城大半都出來了;工作還繼續着。

滂卑的文化很高,從道路、建築、壁畫、雕刻、器皿等都可看出。後三樣大部分陳列在奈波里國家博物院中; 去滂卑的人最好先到那裡看看。但是這種文化大體從希臘輸入,羅馬人自己的極少。當時羅馬的將領打過了好些多個勝仗,閒着沒事,便風雅起來,搜羅希臘的美術品,裝飾自己的屋子。這些東西有的是打仗時搶來的,有的是買的。古語說得好:「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 這種美術的嗜好漸漸成了風氣。那時羅馬人有的是錢;希臘人卻窮了,樂得有這班好主顧。「物聚於所好」,滂卑還只是第三等的城市,大戶人家陳設的美術品已經像一所不寒磣的博物院,別的大城可想而知。

滂卑沿海,當時與希臘交通,也是個商業的城市,人民是很富裕的。他們的生活非常奢靡,正合「飽暖思淫慾」一句話。滂卑的淫風似乎甚盛。他們崇拜男根,相信可以給人好運氣,倒不像後世人作不淨想。街上走,常見牆上橫安着黑的男根;器具也常此為飾。有一所大住宅,是兩個姓魏提的單身男子住的,保存得最好;裡面一間小屋子,牆上滿是春畫,據說他們常從外面叫了女人到這裡。院子裡本有一座噴泉,泉水以小石像的男根為出口;這座像現在也藏在那間小屋中。廊下還有一幅壁畫,畫着一架天秤;左盤裡是錢袋,一個人以他的男根放在右盤中,左盤便高起來了。可見滂卑人所重在彼而不在此。另有妓院一所,入門中間是穿堂,兩邊有小屋五間,每間有一張土床,床以外隙地便不多。穿堂牆上是春畫;小屋內牆上間或刻着人名,據說這是遊客的題名保薦,讓他的朋友們看了,也選他的相好。

從來酒色連文,滂卑人在酒上也是極放縱的。只看到處是酒店,人家裡多有藏酒的地窖子便知道了。滂卑的酒店有些像杭州紹興一帶的,酒壚與櫃檯都在門口,裡面沒有多少地方,來者大約都是喝「櫃檯酒」的。現在還可以見許多殘破的酒壚和大大小小的酒甏; 人家地窖里堆着的酒甏也不少。這些酒甏是黃土做的,長頸細腹尖底,樣子靈巧,可是放不穩,不知當時如何安置。

上面說起魏提的住宅,是很講究的。宅子高大,屋子也多;一所空闊的院子,周圍是深深的走廊。廊下懸着石雕的面具;院中也放着許多雕像,中間是噴泉和魚池。屋後還有花園。滂卑中上人家大概都有噴泉,魚池與花園,大小稱家之有無;噴泉與魚池往往是分開的。水從山上用鉛管引下來,辦理得似乎不壞。魏提家的壁畫頗多,牆壁用紅色,粉刷得光潤無比,和大理石差不多。畫也精工美妙。飯廳里畫着些各行手藝,仿佛宋人懋遷圖的味兒。但做手藝的都是帶翅子的小愛神,便不全是寫實了。在紅牆上畫出一條黑帶兒,在這條道兒上面再用鮮明的藍黃等顏色作畫,映照起來最好看;藍色中滲一點粉,用來畫衣裳與愛神的翅膀等,真是飄飄欲舉。這種畫分明仿希臘的壁雕,所以結構亭勻不亂。膳廳中畫最多;黑帶子是在牆下端,上面是一幅幅的並列着,卻沒有甚大的。膳廳中如何布置,已不可知。曾見別兩家的是這樣:中間一座長方的小石灰台子,紅色,這便是桌子。圍着是馬蹄形的座位,也是石灰砌的,顏色相同。近台子那一圈低些闊些,是坐的,後面狹狹的矮矮的四五層斜着上去,像是靠背用的,最上層便又闊了。但那兩家規模小,魏提家當然要闊些。至於地用嵌石鋪,是在意中的。這些屋子裡的銀器銅器玻璃器等與壁畫雕像大部分保存在奈波里; 還有塗上石灰的屍首及已化炭的麵包和穀類,都是城陷時的東西。

滂卑人是會享福的,他們的浴場造得很好。冷熱浴蒸氣浴都有; 場中存衣櫃,每個浴客一個,他們可以舒舒服服地放心洗澡去。場寬闊高大,牆上和圓頂上滿是畫。屋頂正中開一個大圓窗子,光從這裡下來,雨也從這裡下來;但他們不在乎雨,場裡面反正是濕的。有一處浴場對門便是飯館,洗完澡,就上這兒吃點兒喝點兒,真「美」啊。滂卑城並不算大,卻有三個戲園子。大劇場為最,能容兩萬人,大約不常用,現在還算完好。常用的兩個比較小些,已頹毀不堪;一個據說有頂,是夜晚用的,一個無頂,是白天用的。城中有好幾個市場,是公眾買賣與娛樂的地方;法庭廟宇都在其中;現在卻只見幾片長方的荒場和一些破壇斷柱而已。

街市中除酒店外,別種店鋪的遺蹟也還不少。曾走過一家藥店,架子上還零亂地放着些玻璃瓶兒; 又走過一家餅店,五個烘餅的小磚爐也還好好的。街旁常見水槽; 槽里的水是給馬喝的,上面另有一個管子,行人可以就着喝。喝時須以一隻手按着槽邊,翻過身仰起臉來。這個姿勢也許好看,舒服是並不的。日子多了,槽邊經人按手的地方凹了下去,磨得光滑滑的。街路用大石鋪成,也還平整寬舒;中間常有三大塊或兩大塊橢圓的平石分開放着,是為上下馬車用的。車有兩輪,恰好從石頭空處過去。街道是直的,與後世取曲勢的不同。雖然一望到頭,可是襯着兩旁一排排的距離相似高低相仿的頹垣斷戶,倒仿佛無窮無盡似的。從整齊劃一中見偉大,正是古羅馬人的長處。

賞析

滂卑,今譯成「龐貝」或「龐培」,是意大利那不勒斯附近的古城。故,就是古的意思。大約建於公元前七世紀,距離聞名遐邇的維蘇威火山僅十公里。公元79年8月火山爆發,全城湮沒。自十八世紀中葉起,考古學家斷續地發掘其遺址,至今已完成過半,各種建築物、工藝品以及其他大量遺蹟,為研究古羅馬社會生活和歷史提供了極其珍貴的第一手資料。

朱自清先生是個學者教授,是個文化人。他在歐洲遊歷,少不了去意大利;在意大利,少不了去龐貝;在龐貝,他少不了從文化的角度,去觀察古羅馬人民的生活。所以,朱自清的龐貝遊記,在介紹了龐貝的地理與歷史的概況之後,第一句話就是「滂卑的文化很高,從道路,建築,壁畫,雕刻,器皿等都可看出」。

有趣的是,朱先生在龐貝逛大街的時候,率先映入眼帘的竟是男性生殖器。「街上走,常見牆上橫安着黑的男根; 器具也常以此為飾」。他在一所大住宅的屋子裡,看到牆上滿是「春畫」,院子裡噴泉的泉水「以小石象的男根為出口」。這所住宅的廊下,還有一幅壁畫,「畫着一架天秤,左盤裡是錢袋,一個人以他的男根放在右盤中,左盤便高起來了」。可見,在古羅馬人的眼光里,男性生殖器是力量的象徵,它比金錢還要寶貴!

在人類文化發展史上,對大自然的恐懼與對生殖的崇拜,幾乎同時產生了早期的神話與生殖文化。由於同是一個人類,同是生活在一個地球之上,不同的地區,不同的民族,在這一點上是不約而同的。因此,西方文化和東方文化,都產生過各自的生殖文化,即現代所謂的「性文化」,當然「性文化」比「生殖文化」包含有更豐富的內涵。古希臘與古羅馬的文化如此,古印度與古代中國的文化也如此。古代印度的佛教,就有許多裸體男女的雕像。而根據近年來考古學家的發現,古代中國的新疆和雲南,都曾經有過男女交媾的壁畫。數十年之前,有人曾經在福建的建陽地方看到過巨大的男性生殖器石雕。此外,無須我作解釋,聰明的讀者,一定能夠猜出中國民族建築里的「寶塔」,是什麼物體的模擬或演變。

然而,曾幾何時,中世紀的歐洲,由於聖·奧古斯汀確立「性即罪」,性這種感性被視為萬惡之源。在古代中國,由於先秦儒學「男女授受不親」與宋明理學「滅人慾」的說教,加上假道學的渲染與「強化」,令人談「性」色變,禁忌森嚴,直到不久之前還是如此。

可是,儘管人類文化發展史上出現過「異化」現象,生育卻並未停止,人口還在繁衍,人類自身非但沒有滅亡,某些地區如東方的中國與印度甚至還出現了人口過剩的危機。人類的思想家們也沒有噤若寒蟬免開尊口,他們還在喋喋不休、津津樂道。叔本華說:「除生命外,它是所有的衝動中力量最強大、活動最旺盛的;它占據人類黃金時代(青年期)一半的思想和精力。」 弗洛伊德說:「當一個人把欲望降低至最低程度後,生活的多彩多姿也將隨之變得索然無味,而生命本身也將失去其原有的光輝。」

古希臘與古羅馬時代,性活動一直是各種文學藝術表現的重要主題。在當時人看來,性本身就是高度的美,而且是一種肉體與精神、情感與理智達到充分和諧的高尚的美。正因為如此,我們的朱先生,在古羅馬文化的龐貝故城,竟然到處看到 「男根」。由於朱先生本身具有很高的文化素養,他在五六十年前寫這篇遊記文章的時候,便明白無誤地指出:「他們崇拜男根,相信可以給人好運氣,倒不像後世人作不淨想。」

性文化實際上是人類自身最自然的文化,千百年來,各文化內的巫術、宗教、哲學、政治、法律、道德加諸其上的種種相互矛盾的解釋以及數不清的禁忌,使得性文化不斷遭受到打擊、壓抑甚至異化。各民族辭典中最刻毒的詞彙,辱罵中最惡毒的語言,幾乎都與性有關(尤以我們漢民族為甚)。然而,與性有關的另一些詞彙,如洞房花燭、夫婦、母愛、愛情,等等,卻又使人想到人生最美妙的時刻與人類最崇高的情感。清除人類文化內的這種矛盾現象,是現代人認識自身真實存在的先決條件,也是性文化健康發展的先決條件。

朱先生的龐貝遊記,還涉及到古羅馬的酒文化與建築文化,等等,等等。酒文化在中國也有悠久的歷史,古代的《藥性賦》上還特別記載「酒通血脈,少飲壯神」。貴州的茅台,四川瀘州的老窖特曲,山西杏花村的汾酒,安徽毫縣的古井貢酒,……都是早已香飄萬里的名酒佳釀。現今商品經濟的「發達」,更是促使市面上的「名酒」數不勝數,真假不分,偽劣難辨,令人眼花繚亂。不過,朱先生那時在龐貝城裡所見到的酒罈子卻很特別,「這些酒甏是黃土做的,長頸細腹尖底,樣子靈巧,可是放不穩,不知當時如何安置」。

我卻不知道,古羅馬輝煌發達的文化,對於歷來自詡具有燦爛文化傳統的中華民族,是否也有一點什麼啟迪?[1]

朱自清簡介

朱自清(1898年11月22日—1948年8月12日),原名自華,號秋實,後改名自清,字佩弦。中國現代散文家、詩人、學者、民主戰士。

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號秋實。生於江蘇省東海縣,因祖父、父親都定居揚州,故又自稱揚州人。1916年中學畢業後考入北京大學哲學系,1920年畢業後在江蘇、浙江多所中學教書。在大學學習和中學任教時期開始了新詩創作。1923年發表長詩《毀滅》,影響很大。1925年任清華大學教授,開始創作散文並致力於古典文學的研究。1928年出版第一本散文集《背影》,成了著名散文作家。1931年留學英國,1932年回國,仍在清華大學任教併兼任中國文學系主任。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後,南下任西南聯大教授。1946年回北京清華大學舊居,1948年8月12日病逝。[2]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