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愛》是張愛玲寫的一篇文章。
目錄
原文
這是真的。
有個村莊的小康之家的女孩子,生得美,有許多人來做媒,但都沒有說成。那年她不過十五六歲吧,是春天的晚上,她立在後門口,手扶着桃樹。她記得她穿的是一件月白的衫子。對門住的年青人,同她見過面,可是從來沒有打過招呼的,他走了過來,離得不遠,站定了,輕輕的說了一聲:「噢,你也在這裡嗎?」她沒有說什麼,他也沒有再說什麼,站了會,各自走開了。
就這樣就完了。
後來這女人被親眷拐了,賣到他鄉外縣去作妾,又幾次三番地被轉賣,經過無數的驚險的風波,老了的時候她還記得從前那一回事,常常談起,在那春天的晚上,在後門口的桃樹下,那年青人。
於千人萬人之中遇見你所要遇見的人,於千萬年之中,時間的無涯的荒野里,沒有早一步,也沒有晚一步,剛巧趕上了,那也沒有別的話可說,惟有輕輕的問一聲:「噢,你也在這裡嗎?」
賞析
張愛玲是四十年代初登上文壇的小說家,《愛》選自她的散文集《流言》(上海五洲書報社1944年初版),和她那些情節曲折、描寫細膩的小說不同,這是一篇以少總多、餘味無窮,因而也顯得別具一格的散文。
作品以「愛」為題,顯得寬泛無邊,出人意外,且看作者從何着手,又怎樣一步步吸引讀者。第一段僅一行四字,字數極少而分量極重,其作用是在敘述以前先下一番斬釘截鐵的判斷,不容你不相信。底下,主人公出場了,這是一個生長於某個「村莊的小康之家的女孩子」,誰都知道,普天下的女子均有美醜之分,雅俗之別,這裡突出「村莊」,意在表明與大城市濃妝艷抹的女人無緣,拈出「小康之家」,顯然又無貧乏襤褸之苦,在這樣環境下成長起來的女孩子,當能如「清水出芙蓉」一般,具有自然茁壯的美,於是緊接着「生得美」三個字就有了着落。
《愛》寫到了這個女人接連被人拐賣的不幸命運,但究竟怎樣被拐賣?那些「驚險的風波」的情節如何?作者一概語焉不詳,獨獨在「風波」到來之前突出了一個簡練而生動的畫面:她穿了「一件月白的衫子」,「手扶着桃樹」,和對門的年青人相視而立,欲說還休。「桃之夭夭,灼灼其華。」(《詩經·桃夭》)桃樹經常意味着青春與幸福,用在這裡,既是實寫,又是象徵。「月白的衫子」 則給人一種樸素自然、純潔無瑕之感,更啟人遐想的是年青人的問話中用了一個「也」字,這不就意味着「我」也在這裡,大大縮短了「我」和「你」的空間以至於心理距離嗎?遺憾的是對方只是「站了會」,女孩子也顧不上多想,也許以為來日方長,往後何愁沒有感情積聚、噴薄的時間?誰知接下來便是無情的現實,作者特地另起一段,單獨標出:「就這樣就完了。」
作者將女人的悲慘一生一筆帶過以後,重現了上述那個動人的畫面,但也不是簡單的重複,作者特地用了不同尋常的句式——連用三個逗號把畫面加以切割和強調,而把「年青人」重重地置於段末。
作者最後以富於哲理性的感嘆收束全文,它既表達了對弱女子的同情心:這個弱女子儘管幾次三番地嫁人,卻從來沒有得到過純真的愛情與友好的款待,老了只得反覆咀嚼許多年前那個年青人說過的一句話,從中獲得一絲溫馨,同時這番話也抒發了作者自己那種世事變幻、人生無常的觀念和感情,有助於廣大讀者進一步了解作者的內心世界。[1]
張愛玲的生平簡介
張愛玲,中國現代作家,本名張煐。1920年09月30日出生在上海公共租界西區的麥根路313號的一幢建於清末的仿西式豪宅中。張愛玲的家世顯赫,祖父張佩綸是清末名臣,祖母李菊耦是朝廷重臣李鴻章的長女。
張愛玲一生創作大量文學作品,類型包括小說、散文、電影劇本以及文學論著,她的書信也被人們作為著作的一部分加以研究。
1943至1944年,創作和發表《沉香屑·第一爐香》《沉香屑·第二爐香》《茉莉香片》《傾城之戀》《紅玫瑰與白玫瑰》等小說。
1995年09月08日,張愛玲的房東發現她逝世於加州韋斯特伍德市羅徹斯特大道的公寓,終年75歲,死因為動脈硬化心血管病。[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