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白沙渡(屬劍州)》唐朝·杜甫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白沙渡(屬劍州)》唐朝·杜甫

《白沙渡(屬劍州)》唐朝·杜甫
圖片來自 孔夫子舊書網

[1]

《白沙渡》是唐代大詩人杜甫的作品。唐乾元二年(759年)冬天,杜甫離開同谷前赴成都。在這次行程中,杜甫寫了十二首紀行詩。此詩為其中之一。

作品名稱 白沙渡

作 者 杜甫

創作年代 盛唐

作品出處 《全唐詩》

文學體裁五言古詩

作品原文

白沙渡

屬劍州

畏途隨長江,渡口下絕岸。

差池上舟楫,杳窕入雲漢。

天寒荒野外,日暮中流半。

我馬向北嘶,山猿飲相喚。

水清石礧礧,沙白灘漫漫。

迥然洗愁辛,多病一疏散。

高壁抵嶔崟,洪濤越凌亂。

臨風獨回首,攬轡復三嘆。

點評鑑賞

《杜詩詳註》:

此記舟中之景。鼓棹中流,日已暮矣。馬鳴猿嘯,此記所聞;水石沙灘,此記所見。對境爽心,故覺愁洗而病散。

《義門讀書記》:

層次無一字不工細。「洗愁辛」反對「畏途」(「迥然」句下)。「攬轡」不漏我馬,「復三嘆」則前途仍可畏也。退之《示張籍詩》,乃規仿此篇,聯為長篇,不露痕跡耳。

《讀杜心解》:

此寫江景極可悅。而首言「畏途」,末言「三嘆」,中以「洗愁辛」三字挑起兩頭,饒有別趣。「天寒荒野」六句入畫。

《杜詩鏡銓》: 六句入畫(「畏途」六句下)。張上若云:一渡分作三層寫,法密心細。此首是晝渡,下首(按指《水會渡》)是夜渡。

作者簡介

杜甫(712~770年),字子美,嘗自稱少陵野老。舉進士不第,曾任檢校工部員外郎,故世稱杜工部。是唐代最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宋以後被尊為「詩聖」,與李白並稱「李杜」。其詩大膽揭露當時社會矛盾,對窮苦人民寄予深切同情,內容深刻。許多優秀作品,顯示了唐代由盛轉衰的歷史過程,因被稱為「詩史」。在藝術上,善於運用各種詩歌形式,尤長於律詩;風格多樣,而以沉鬱為主;語言精煉,具有高度的表達能力。存詩1400多首,有《杜工部集》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