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禮》是魯迅寫的一篇文章。    看報,是有益的,雖然有時也沉悶。例如罷,中國是世界上國恥紀念最多的國家,到這一天,報上照例得有幾塊記載,幾篇文章。但這事真也鬧得太重疊,太長久了,就很容易千篇一律,這一回可用,下一回也可用,去年用過了,明年也許還可用,只要沒有新事情。即使有了,成文恐怕也仍然可以用,因為反正總只能說這幾句話。所以倘不是健忘的人,就會覺再沉悶,看不出新的啟示來。【此段提出自己看報的感受,也就是覺得「沉悶」,並舉例「國恥紀念」的實例做進一步解釋。】

然而我還是看。今天偶然看見北京追悼抗日英雄鄧文②的記事,首先是報告,其次是演講,最末,是「禮成,奏樂散會」。【敘述看報刊登載紀念鄧文的情況,點出「禮成……」,為引出後文的議論做鋪墊。】

原文及解析

我於是得了新的啟示:凡紀念,「禮」而已矣。【點明自己看報所得啟示,認為凡紀念活動,無非是一種「禮」而已。並照應文章題目。】

中國原是「禮義之邦」,關於禮的書,就有三大部③,連在外國也譯出了,我真特別佩服《儀禮》的翻譯者。事君,現在可以不談了;事親,當然要盡孝,但歿後的辦法,則已歸入祭禮中,各有儀,就是現在的拜忌日,做陰壽之類。新的忌日添出來,舊的忌日就淡一點,「新鬼大,故鬼小」④也。我們的紀念日也是對於舊的幾個比較的不起勁,而新的幾個之歸於淡漠,則只好以俟將來,和人家的拜忌辰是一樣的。有人說,中國的國家以家族為基礎,真是有識見。【此段是對上一段觀點「凡紀念,『禮』而已矣」的進一步解釋。首先點明中國「禮」之完備,光有關之書都有「三大部」;其次敘述「禮」的兩部分內容「事君」和「事親」對當時中國社會的影響,「事君」因推翻了帝制而忽略不談,「事親」卻一直延續,主要表現在「祭禮」中,而以國家為主辦方的「紀念」活動也深受其影響。】

中國又原是「禮讓為國」⑤的,既有禮,就必能讓,而愈能讓,禮也就愈繁了。總之,這一節不說也罷。【此段為作者由上文內容所延伸出的觀點,實際上是點出中國傳統文化過度看重「禮」的危害性,因「讓」也是「禮」中重要內容和環節,所以講究寬容忍讓,這種忍讓若施之於個人爭端,也不失為君子風範,但若是外族入侵、國家危亡之際,這種「禮讓」反成了不抵抗、妥協、投降、賣國的藉口或遮羞布,結合當時社會現實來看,面對日本的入侵,國民黨政府節節敗退,喪權辱國,可謂「能讓」矣!而這種「能讓」又導致了更多「國恥紀念」活動的舉行,這就是作者所謂的「而愈能讓,禮也就愈繁了」,此段表達的意思較為隱晦,實際上是對當時國民黨政府的嘲諷。】

古時候,或以黃老治天下,或以孝治天下⑥。現在呢,恐怕是入於以禮治天下的時期了,明乎此,就知道責備民眾的對於紀念日的淡漠是錯的,《禮》曰:「禮不下庶人」⑦;捨不得物質上的什麼東西也是錯的,孔子不云乎:「賜也爾愛其羊,我愛其禮!」⑧【此段是對當時國民黨政府官員大張旗鼓、勞民傷財,大搞各種「紀念」活動的嘲諷。其中暗含兩層意思:一是這種注重「禮」的情況實際上是政府官員、政要和上流人士所致;二是這種注重「禮」的情況導致的唯一結果就是浪費大量人力物力而已。】

「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⑨,靜靜的等着別人的「多行不義,必自斃」⑩,禮也。【此段是對當時社會注重「禮」的總體評價和諷刺,實際上這種「禮」只是一種形式,於國家於時局毫無補益,但政府和社會各界都轟轟烈烈地活動着、倡導着,仿佛「禮」真能成為救國救民的良藥一般,自己打着「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招牌,眼睜睜看着時局糜爛下去,莫非真的以為入侵者會「多行不義,必自斃」?這是對國民黨政府的強烈諷刺和憤慨。】

九月二十日

注釋

① 本篇最初發表於一九三三年九月二十二日《申報·自由談》。

② 鄧文:當時東北軍馬占山部的騎兵師長,一九三三年七月三十一日在張家口被暗殺。一九三三年九月二十日報紙曾載「京各界昨日追悼鄧文」的消息。京,指南京。

③ 三部關於禮的書,指《周禮》《儀禮》《禮記》。《儀禮》有英國斯蒂爾(J.Steel)的英譯本,一九一七年倫敦出版。

④ 「新鬼大,故鬼小」:見《左傳》文公二年:春秋時魯閔公死後,由他的異母兄僖公繼立;僖公死,他的兒子文公繼立,依照世序,在宗廟裡的位次,應該是閔先僖後;但文公二年八月祭太廟時,將他的父親僖公置於閔公之前,說是「新鬼大,故鬼小」。意思是說死去不久的僖公是哥哥,死時年紀又大;而死了多年的閔公是弟弟,死時年紀又小,所以要「先大後小」。

⑤ 「禮讓為國」:語出《論語·里仁》:「子曰:『能以禮讓為國乎,何有?不能以禮讓為國,如禮何?』」

⑥ 以黃老治天下:指以導源於道家而大成於法家的刑名法術治理國家。黃老,指道家奉為宗祖的黃帝和老聃。以孝治天下,指用儒家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倫理思想治理國家。

⑦ 「禮不下庶人」:語見《禮記·曲禮》:「禮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

⑧ 「賜也爾愛其羊,我愛其禮!」:語見《論語·八佾》:「子貢欲去告朔之餼羊。子曰:『賜也,爾愛其羊,我愛其禮!』」據宋代朱熹註:餼羊,即活羊。諸侯每月朔日(初一)告廟聽政,叫做告朔。子貢(端木賜)因見當時魯國的國君已廢去告朔之禮,想把為行禮而準備的羊也一併去掉;但孔丘以為有羊還可以在形式上保留一點禮的虛文,所以這樣說。

⑨ 「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孔丘的話,語見《論語·顏淵》。

⑩ 「多行不義,必自斃」:語見《左傳》隱公元年,原語為春秋時鄭莊公說他弟弟共叔段的話。[1]

魯迅

魯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壽,後改名周樹人,字豫山,後改豫才,「魯迅」是他1918年發表《狂人日記》時所用的筆名,也是他影響最為廣泛的筆名,浙江紹興人。著名文學家、思想家,五四新文化運動的重要參與者,中國現代文學的奠基人。毛澤東曾評價:「魯迅的方向,就是中華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魯迅一生在文學創作、文學批評、思想研究、文學史研究、翻譯、美術理論引進、基礎科學介紹和古籍校勘與研究等多個領域具有重大貢獻。他對於五四運動以後的中國社會思想文化發展具有重大影響,蜚聲世界文壇,尤其在韓國、日本思想文化領域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和影響,被譽為「二十世紀東亞文化地圖上占最大領土的作家」。[2]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