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字譜錄》主要內容簡介及賞析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簡字譜錄》為《增訂合聲簡字譜》、《重訂合聲簡字譜》、《簡字叢錄》、《京音簡字述略》和 《簡字全譜》五種著述的合輯。勞乃宣(見「等韻一得」條)著。1908年,上海蟫隱廬刊行。1957年文字改革出版社據原刊本影印出版,為 「拼音文字史料叢書」之一種。《增訂合聲簡字譜》和 《重訂合聲簡字譜》有江寧 1906年原刊本,《簡字叢錄》有金陵1906年原刊本,《京音簡字述略》和 《簡字全譜》有金陵1907年原刊本。[1]
本書是作者關於 「合聲簡字」著述的結集。「合聲簡字」 即王照 「合聲字母」 的異稱。因 《官話合聲字母》在南方推行有困難。不適宜拼寫當地方音,作者則在王照方案的基礎上增加南京音、蘇州音或閩廣音的聲母和韻母,而成 「寧音譜」、「吳音譜」和 「閩廣音譜」。本書中的 《增訂合聲簡字譜》就是 「寧音譜」,《重訂合聲簡字譜》就是 「吳音譜」,《簡字全譜》 為「京音」、「寧音」、「吳音」、「閩廣音」四種音譜的合本。此外的《簡字叢錄》,為作者關於簡字的雜論及有關的朋輩論說的文集。其中包括作者的《簡字南北音合表》、《簡字南北音分配古母韻部表》等橫向和縱向的系列比較譜,以及《簡字四等分子母說》、《簡字分配古母列表說》、《簡字分配韻部列表說》等有關簡字與古聲韻關係的論述。《京音簡字述略》,則是關於王照 「官話字母」方案的簡要介紹,並錄《拼音官話報》拼寫文稿以為樣式。
《簡字譜錄》主要內容簡介及賞析
作為在官話字母基礎上增訂的寧音譜、吳音譜和閩廣音譜,其聲韻數目是逐一遞增的。寧音譜較官話字母增加6個聲母、2個韻母和1個入聲符號,吳音譜較寧音譜增加7個聲母、3個韻母和1個濁聲符號,閩廣音譜又較吳音譜增加了20個聲母、3個韻母。(官話字母原方案為50個聲母,12個韻母。)
本書為作者全面研製「合聲簡字」的集大成之作。其著述宗旨,即所謂 「言文一致為教育普及之大原」,「寰宇之通理」,「語言畫一與文字簡易皆為中國今日當務之急」。關於推行方音譜是否有背語言統一的問題,作者申言:「今於官話原譜,別增母韻符號,以合南音,似與語言畫一之道相反。不知此字之長,專在肖聲;先通此字,則無論何等語音,皆能以聲狀出,於學官話至為易易,是相反而適相成也。俟此字本地語音習熟後,即當教以京音,使閱官話各書報,自能收事半功倍之效。」可見作者研製方言譜的目的仍在最後一統於「京音」,只不過「以土音為簡易之階,以官音為統一之的」。(引文均見《簡字譜錄》,文字改革出版社,1957年。)
本書諸 「合聲簡字」方案,雖不脫王照 「官話字母」的體制,但亦有方音簡字的創設。同時,本書在論說內容上,有關聲韻源流及語言文字發展等問題的理論概述,時有精義。本書對研究漢語拼音有參考價值。[2]
參考來源